北宋:神童开局

第33章 残句

    王平接过纸张,随即辨认起了纸张上的内容。

    当王平看清纸张上的内容后不禁想到:‘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与‘蓦见墙角别样域。孤兰独放,岑寂无人驻。’颇为相似。‘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与‘纵使艳花香满路,初心不改执幽素。’颇为相似。想来这两首诗词应该是同一人所。

    此时,王平还没有完全相信《伤仲永》和《卖油翁》是蔡伯俙所作,他又谨慎的想到:此事若有伪,那便是欺君之罪,我得慎之又慎。

    王平想罢便先对蔡伯俙拱手夸赞道:“好一个‘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校书郎气节凛然,在下甚是佩服。”

    “邦君谬赞,伯俙惭愧。”蔡伯俙谦虚的回礼说道。

    王平随即又感慨的说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入秋后草木摧败零落,凄切悲凉,校书郎能否以悲秋为题,作一篇文章?”

    蔡伯俙闻言便想到了欧阳修的《秋声赋》,不过他假装思考一会儿后便沮丧的对王平拱手说道:“请邦君恕罪,伯俙实在想不出。”

    蔡伯俙不敢写出《秋声赋》,因为《秋声赋》与《伤仲永》和《卖油翁》不同,《伤仲永》和《卖油翁》是散文,不押韵、不重排偶,而《秋声赋》是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

    如果蔡伯俙现在写出《秋声赋》,那么便会将文笔底子铺的太高,将来他又该怎么办?

    同时蔡伯俙还为了避免让人觉得他如方仲永一般可以“指物作诗立就”,都来让他做命题作文。

    王平闻言便露出了失望的神情,不过随即他便释然的想到:蔡伯俙毕竟才三岁,哪里来的‘悲寂寥’?况且作文章本就需要有所感悟,哪里是说作就能作出的?

    王平虽然觉得蔡伯俙作不出关于悲秋的文章也是情有可原,不过他还是有些疑虑。

    蔡伯俙看出了王平的疑虑,于是便故作惊喜的说道:“邦君,伯俙突然想到几句残句,再借纸笔一用。”

    王平闻言颇感意外,随即抬手说道:“校书郎请便。”

    蔡伯俙又握笔写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蔡伯俙所写是辛弃疾所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上阙,下阙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蔡伯俙之所以只写上阙,是因为如果他写出下阙便会露馅。

    “好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王平看了蔡伯俙所写后当即拍手叫好道。

    此时王平心中疑虑尽消,他已经深信《伤仲永》和《卖油翁》是蔡伯俙所作。

    随后,王平设宴款待了蔡龟从、蔡伯俙父子,席间觥筹交错,主宾尽欢。

    王平本想留蔡龟从和蔡伯俙在府中小住几日,不过却被蔡伯俙以学业为由拒绝了。

    蔡龟从和蔡伯俙一离开州廨,王平便将蔡伯俙作《伤仲永》、《卖油翁》、《破晓凭栏遥望目》、《寒菊》、《残句》之事写入了奏书,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将奏书送往东京。

    蔡龟从带着蔡伯俙出了州廨后便登上了马车,蔡龟从一坐下便对吴二吩咐道:“吴二,去还珠门。”

    “诺。”吴二应下后便驾驶着马车朝还珠门而去。

    蔡伯俙听到蔡龟从说还珠门便想到:还珠门我知道,还珠门之名取自‘汉孟尝守合浦,德政所感,去珠复还’。

    “大郎,我有一故友住在还珠门附近,现在我们去拜访他。”蔡龟从对蔡伯俙说道。

    “哦。”蔡伯俙应道。

    吴二驾驶马车到还珠门后,蔡龟从便指引吴二将马车驾驶到了故友家门前。

    蔡伯俙随蔡龟从下车后,便看见眼前是一座大宅,门屏上的牌匾写着“刘府”二字,蔡伯俙不禁想到:原来我爹这个故友姓刘,也是有钱人。

    蔡龟从敲开刘府大门后并没有递名帖,刘府门房一看是蔡龟从便行礼道:“蔡郎君。”

    蔡龟从回礼后问道:“敢问马门房,刘三郎可在家?”

    “三郎君在家,蔡郎君里边请。”马门房侧身抬手说道。

    这时马门房看向了蔡伯俙,蔡龟从随即介绍道:“这是犬子伯俙。”

    “见过小蔡郎君。”马门房向蔡伯俙行礼道。

    蔡伯俙微笑着向马门房回了一礼。

    马门房将蔡龟从和蔡伯俙带到了客厅后,便对蔡龟从和蔡伯俙拱手说道:“蔡郎君、小蔡郎君稍坐,我这就去请三郎君。”

    “有劳马门房。”蔡龟从客气的说道。

    马门房离开客厅后,便有仆人端来了茶水。

    不一会儿便有一名弱冠少年快步走进了客厅,弱冠少年一看到蔡龟从便热情的招呼道:“我说今日清晨怎么有喜鹊在我窗外鸣叫,原来是因伯吉要来。”

    “那敬轩怎么不捉两只喜鹊养着?”蔡龟从玩笑道。

    “我也想呀,可是捉不到啊。”弱冠少年摊手说道。

    弱冠少年见蔡伯俙站在蔡龟从身旁,于是便向蔡龟从问道:“元吉,这是伯俙吧,伯俙都这么大了呀。”

    “正是。”蔡龟从点头应道,然后又对蔡伯俙介绍道:“大郎,这位是爹爹的挚友,你就叫世伯吧。”

    “伯俙见过世伯。”蔡伯俙随即向弱冠少年行礼道。

    弱冠少年名叫刘昶,字敬轩,行三,其父乃是粮商。

    随后,刘昶和蔡龟从聊了聊近况,蔡龟从也将蔡伯俙以神童授官,以及蔡伯俙最近作的诗词文章全部告诉了刘昶。

    刘昶听后差点惊掉了下巴,他甚至有些不太相信《伤仲永》、《卖油翁》、《寒菊》等作品是蔡伯俙所作。

    蔡龟从见刘昶面露疑色,于是佯怒道:“莫非敬轩不相信我?”

    刘昶想了想,然后坚定的点头说道:“我相信元吉不会骗我。”

    “这就对了嘛,敬轩若是不相信我,那我就要考虑是不是要和敬轩割袍断义了。”蔡龟从满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