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大逆不道

第四十六章 七月新人季

    李清瑶一曲琵琶版《东风破》可以说是火出圈了,不光是琵琶搜索量、购买量一时大涨,连带着其他民乐热度都高上不少。

    秦艺民乐系几个教授也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中,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影响力。

    本来按照他们想法,秦艺民乐系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出来一个天才琵琶首席,肯定是往国家队方向培养,将来无论是留在秦艺当民乐系教授,还是能进京任职都十分不错。

    但现在他们也见识到李清瑶火了后对整个民族乐器行业影响力,所以想法有了些变动。

    几个人一合计,有了点想法。

    如果李清瑶想往娱乐圈发展,那他们也支持,不过李清瑶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表着民乐的牌面,就这么让她以新人的身份去加盟一家娱乐公司,他们是不愿意的。

    思来想后,干脆前期就用秦艺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先捧着,等到李清瑶在圈内地位高起来后,再以工作室加盟的形式去一家大型娱乐公司,这样接下来发展的资源不缺。

    所以在询问李清瑶意见后,这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

    蓝天出版社余敏娜这两天就过得没有那么轻松了,眼见《明朝那些事儿》在朱元璋驾崩那晚后热度在下降,自己书号都还没批下来,就忍不住想扇自己两巴掌,为什么先要公布出版的消息。

    就在余敏娜急的嘴角长泡的时候,终于在她电话新闻出版署的第三天,收到了信息。

    书号已下发!

    拿到书号的余敏娜来不及高兴,连忙嘱咐手底下人将书籍预定链接发到各大平台上,做好宣传。同时又派了自己手下最能干的人,几乎是住进印刷厂,盯着让他们三班倒出书。

    就在蓝天出版社内部火急火燎的赶工出书,想追上洪武大帝最后一波热度尾巴的时候。

    外面一条信息,几乎是瞬间空降各大新闻热点榜。

    #《明朝那些事儿》被列入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

    点进去一看,赫然是教育部发稿: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以明朝历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全景展示给读者。

    考虑其生动有趣的叙事风格和深入浅出的历史知识,能够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学习传承我国历史文化,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由此教育部门决定将该书列为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

    ...

    网友第一眼还以是新书出版的炒作新闻,点进去一看..

    疯了吧?还是我眼睛花了?

    教育部发文,明朝列入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明朝随时可能出现在中考、高考当中,成为一道十分起步的阅读大题!!

    意味着向来注重教育的华夏家长,能把这本书买爆!

    一本网络小说...

    【我的天!有生之年能看到网络小说竟然列入中小学课外阅读必读。】

    【是我起猛了,不行我再睡会,起来再看人就清醒了。】

    【明朝是网络小说?兄弟别开玩笑了,这书质量真不是那些剑圣魔法师能比的。】

    【明朝也就是在网上首发的,真要按照大家出版那一套,指不定就是经典著作。】

    【公子羽是谁?这一列入,销量起码翻个两三倍,发财了!】

    【还想着他线上全免费会亏了好多钱,没想到这一波全回来了。】

    【两三倍?兄弟你多少有点看不起我们这帮子书友了,不列入也买爆它!!】

    ...

    网络热度一时无两,书迷疯不疯的,反正余敏娜是疯了。

    消息发布的第一时间她就接到通知了,然后拉扯着头发在办公室发疯狂笑着。

    之前被白曼要价要的要死的心都有了,随后又因为经验主义错误,错失了最大一批流量。

    没想到啊,没想到,现在直接一波起飞,还是坐上国家火箭起飞!

    这能卖多少册?

    1000万?2000万?

    余敏娜随便想想感觉就要疯掉了,国内几个顶尖出版社也没几本这么火爆的书吧?现在给她一个地方性出版社就拿了下来。

    “余姐!!爆了,爆了!!京东那边出货....”

    “淘宝也是,太疯狂了,一刷新都是订单,提示声音都没听过。”

    “叮当网这边也是,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发货...”

    “抖音...”

    整个办公室都是一片报喜的声音!!

    “余姐,光我们一个印刷厂根本印不过来啊。现在上线还没有两小时都卖出去十多万本了,我们印刷厂产能跟不上。”蓝天线上负责人老王稍微一统计已售销量,连忙向余敏娜汇报。

    “还有我们这边,几个分销商电话都打爆了!!就问我们什么时候线下铺货...”

    “我这边有地区经销商开口就要三十万册!!可以先付款!”

    “其他各地没合作过的连锁书店也都在问我们什么时候能给线下铺货。”

    几个负责人你一嘴、我一嘴,都在要货源分配。

    线上负责人老王连忙打断道:“余姐,线上利润可都是我们出版社的,肯定要优先给我们先出货。”

    其他几个分销商、书店负责人一听不乐意了。

    “老王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波钱你线上全部吃完,我看以后线下也不用合作了。”

    “就是,你能指望新书出版次次都这么火爆吗?不能就还要靠线下铺货售卖。”

    几个人当着余敏娜面就吵了起来,站在赚钱角度当然是线上利润最高,可长远看来,蓝天出版社还是要依靠线下渠道分销。

    “行了行了!别吵了,五成货给线上售卖,线上这次我们要独家销售;五成分到各个经销商手中去。另外,抓紧时间找空闲的印刷厂,想办法扩充印刷量。”余敏娜被吵的头疼,按着头皮舒服点后才一口气说完。

    印刷产能跟不上也成了烦恼,余敏娜还是第一次碰到。

    而且看王越意思,这才是明朝第一部洪武大帝篇,后面起码还有六七部。

    这次真是血赚!!

    网络上沸沸扬扬,王越自然也是关注到了。

    明朝这本小说在前世历经十几年,还能挤进各大书籍热销榜,现在这点网上销量才哪到哪?

    顶多才算的上是刚起步。

    中午跟李清瑶在饭堂一起吃顿饭,本来王越还有心拉她进星灿的,毕竟他感觉星灿虽然规模不大,但各方面也算完善,老板也都挺好说话。

    不过李清瑶跟他说暂时不考虑签约公司的事情,秦艺会帮她做前期运营,这事也就算了。

    时间一转就来到了6月底。

    作为新人季的最后一月,也将是所有新人歌手的最后狂欢。

    过完这个月,可就没有什么新人保护不保护的说法,新歌榜上各路天王歌后随时发歌。

    神仙打架,埋下的累累白骨都是新人歌手。

    所以趁着最后一股东风,这个月发歌的新人数量尤为的多。

    “我这又收到一首华夏风的曲目,初听感觉还不错。”

    星海音乐办公室内,几个工作人员在聊着新收录的歌曲。

    “我手中都有3首了,下个月新人季估计是华夏风打架了。”

    “是啊,谁能想到华夏风这才两个月,就积累这么多受众了。”

    “王越的质量自然不提,尘光、语艺传媒的也有好几首听起来很不错的。”

    “戏腔也有几首,不过这玩意还是挺吃嗓子的,唱得好才好听。”

    临近星海音乐统一上传歌曲的当晚,几个工作人员一合计华夏风歌曲数量都接近50首去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几乎都占据各大娱乐公司发来总曲目的六分之一。

    除开各大公司,其他散人发来的华夏风歌曲数量更多,不过这部分大多是属于自己玩玩,难出佳品,相应平台给的流量也要低上不少,也没在他们统计当中。

    就在万众期待中,六月最后一晚午夜12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