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易

第四十九章 阴阳之理

    “轰隆”一声,远方一座七万里高峰整个连根拔起,越变越小,直直没入他手中,只听元阳上帝道:“却是一块混沌顽石,这东西算不得宝贝,但这么大个,当真稀奇的紧,混沌中也是难得一见,且收着,以后当地基吧!”

    “混沌顽石?”大鹏目瞪口呆,“这么大个的混沌顽石,谁说混沌顽石就不是宝贝了?鸿钧不就拿来当做分宝崖吗?”那块有多大,大鹏不知,但要说六七万里方圆,大鹏是绝逼不信的,做地基?真亏老东西想得出来。

    “按照之前协议,这顽石朕当分汝一半……”

    “谢陛上,但不必了!”大鹏连忙打断。

    “嗯?”元阳上帝微觉诧异,这小鸟莫非不知此顽石之妙处?虽说此物在他眼中的确不算宝贝,但这么大个……

    却听大鹏又道:“陛上,且收着吧!以后之物非与臣密切相关者,我一律不取,之前之物亦是如此,我有三尺足矣!”

    “哦?”元阳上帝盯着大鹏,好半晌,方才点头赞赏道,“善!”他之前想要测试大鹏心性,总觉得还未尽全功,如今也不过之前延续罢了,没想到这小鸟倒是知进退,求宝而不贪宝,万物立之而不争。如此,这小鸟可堪造就,却不知大鹏此刻心中也是百转千回,他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方才有此一说,反正元阳上帝取了这些宝材,无非是要炼制皇庭,能用多少?自己用到再找他要就是,不给就挖它的墙脚。

    “嗯,就这么办!”再则,随着不断炼化三尺,大鹏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灵宝可镇压气运,却也需要气运来供养,大鹏目前已然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也亏得大鹏不凡,一般生灵莫说地仙,便是天仙也是供养不起一件普通下品先天灵宝的,更何况大鹏这三尺件件皆是不凡。换成一般人,拥有这等重宝,不是被抢便是被劫,自身也要化作灰灰,这便是气运不足之故了。

    元阳上帝所收之物件件不凡,虽非灵宝,却比灵宝还要强,有些甚至堪比上品、极品先天灵宝,大鹏此刻哪里肯沾惹;再则,他也没有合适的储物之宝,拿到手总不能背着吧,那也要看他背不背的动。

    就在大鹏下定决心抛开一切,全力祭炼三尺之时,他心中似乎突然解开了什么枷锁,与三尺之间的沟通更加圆润如玉,祭炼的速度不知不觉加快了许多。对阴阳之领悟亦有所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阴阳,阴阳,有阴方有阳,道行竟也因此略略上涨。

    “善!”元阳上帝赞叹一声,收起混沌顽石,继续大步向前。

    如是一年,元阳上帝忽的一招手,“来!”

    这次却非是什么大物件,只是一块残缺鱼鳞状玉片而已。那玉片虽残,却有无穷玄奥,道纹条条流露出浓郁的炎火之力,此为造化玉碟之残片。开天之后,玉碟主动分裂,三千大道各自承载一片玉碟,分落洪荒各地,以镇压、完善洪荒之天地法则。

    “朕手中这一块,正是记载那火之道的玉片,与汝修行阳之道大有裨益。”元阳上帝似乎试上瘾了,不厌其烦对大鹏解释道。他之前因大鹏一言而解开心中之结,如今却是再无顾忌,行事洒脱随意的紧,他为盘古元阳上帝,正当如此。这玉碟碎片,一旦收取,洪荒必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神魔并起,天地反覆。

    “哦?”大鹏却不接这茬,只问道,“陛上!阳尺有元阳、少阳、三阳,阴尺有六阴、九阴、太阴,那正德尺亦有九把,当何如?”

    “咦?”元阳上帝满意点了点头,心有惊雷而面不改色,此子大善!“既然想问,那朕便为汝解惑。正德者,中正平和,德庸居上,故九尺皆为正德尺。”

    “多谢陛上,臣悟了!”

    “汝悟了?”元阳上帝眨了眨眼,“朕说啥了?汝就悟了?”元阳上帝很是诧异,他观大鹏所悟很明显,不是九灵正德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却不知所悟为何?

    却听大鹏道:“阴阳者,上下有别,左右有序,乾坤有分,南北有立,吾修阴阳,非左非右,不偏不倚,亦上亦下,可南可北,居中而持正,为庸而不骄……”

    元阳上帝眨了眨眼,“朕是这个意思吗?嗯,是的!”这一刻的大鹏在他看来,身上道气盎然,虽修为境界仍未提升,但道心愈发澄澈透明,而那道行也大大前进一步,已然跨过天仙初期,直入天仙中期。

    “或有一日,小鸟会有一个蜕变,届时或如他自家所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至此,隔不几日,元阳上帝便收获一桩宝材,大鹏却只是闭目盘坐于元阳上帝肩上,不闻不问。忽一日,元阳上帝再次一招手,又是一块造化玉碟碎片,其上依旧道韵盎然,似能勾动大鹏自身所修之道,此碎片所蕴正是那两仪大道。元阳上帝再次对大鹏道:“此物……”

    话未出口,便被大鹏打断,只听他道:“陛上,阳有元阳、少阳等诸阳,阴有三阴、六阴等诸阴,不知此何解?”

    “哦……”元阳上帝略略沉吟道:“此皆为阴阳之状态,譬如那先天五态。”

    “谢陛上!臣悟了!”

    “嗯?又悟了?悟了啥?朕说的?”

    “正是!元阴、元阳者,为无,为零,有阴阳之概念,却无阴阳之实,亦无形;少阴少阳者,为一,为首,阴阳初分,有阴阳之实,而无其形;三阴三阳者,阴阳可化万物,有实而有形,可观可查亦可知,譬如三阳开泰,三阴聚焦也!六阴六阳者,阳胜而阴涨,阳居上,阴为下,阴阳有形亦有神,六阳魁首,对下阴六葵;九阴九阳,阳之极,阴之端,可分阴阳两面,天地莫不为阴阳,万物莫不入两仪;太阴太阳,此为对,亦为统,阴阳已到极致,不可分,不可离。故有阳必有阴,有太阴则有太阳,是故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故吾修阴阳,不为元,不为少,与吾之本源亦无关,只求阴阳之实,太极之形,两仪之神。故吾道为阴阳,阴阳为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