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晚唐当神棍

第十九章 多面公主

    “哐当!”

    一整袋银子,被李鹤扔在脚下。

    几个大汉一愣,未料到如此轻易便能得手。

    其中一人蹲下身,去提那钱袋子。

    “啪”

    蹲下去的那汉子,手里瞬间多了一道血痕。

    吃痛之下,手立即缩回。

    “臭娘们,本以为是个花架子,没想到真有两手。”

    为首那壮汉见状,有些意外。

    当即招呼其他三人,合攻李思秋。

    后者毫无惧意。

    “当真以为女子好欺负不成?”

    李思秋再没了方才的俏皮,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杀气。

    “啪啪”

    鞭出如龙,李鹤甚至没看清鞭子是从哪里甩过去的。

    下一刻,为首那壮汉便捂着脸,在地上打滚。

    “啊!”

    一声惨叫,李鹤细看之下,那壮汉指缝间鲜血流出,脸上想必已经皮开肉绽。

    手腕再抖,李思秋的鞭子,像是长了眼,指哪打哪,迅雷不及。

    眨眼间,其余两人前胸后背,尽皆开了花。

    四人见不是对手,挣扎着相互搀扶而起。

    “臭娘们,你等着,有种别走。”为首那壮汉放下一句狠话,带着三人离去。

    本来刚驻足的行人,见好戏这么快便结束,也纷纷离去。

    收起鞭子,李思秋霎时恢复那小姑娘模样。

    见李鹤怔怔站在原地,嘴巴微张,她走过去,捅了一下他的肩膀。

    “发什么呆?”

    合上嘴巴,李鹤咽了口水。

    “本以为姑娘会使鞭,没想到鞭法如此出神入化,失敬失敬。”

    这句话倒是说得真诚。

    李思秋抿嘴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副娇羞模样。

    可下一刻,她再度变脸,美眉竖起,冷喝道:

    “李鹤,莫要以为油嘴滑舌,本姑娘就会放过你,快,背起袋子,跟我走。”

    手中的鞭子,指向李鹤。

    一阵后怕,李鹤赶紧低头看了一眼下面。

    不知为何,隐隐生疼!

    当下,他不敢有丝毫怨言,双手提起那沉重的袋子,扛在肩上继续前行。

    “姑娘,咱们这是要去哪?”

    行得片刻,李鹤体力已然有些不支,无奈开口问道。

    “花钱!”

    “花钱?”李鹤云里雾里。

    须臾,李思秋在一米铺面前停下脚步。

    这米铺李鹤却是认得,名为金丰收,是长安城最大的粮油铺子,足有四家门面。

    “呦,姑娘来了。”

    铺里一伙计见到李思秋,不待她进门,便笑脸迎了上来。

    “老板呢?”

    “在里面,姑娘请。”

    那伙计似乎很熟悉,赶紧接过李鹤肩上的银子。

    “哇,这次这么多!”他惊叹一句。

    李思秋并未作答,径自走进铺子。

    一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汉子立刻出迎。

    “姑娘,又来了。”

    李思秋只是淡淡点头,随后拍着伙计肩上的袋子。

    “两千四百两,照例,换成大米,送到延祚坊。”

    李鹤咋舌。

    延祚坊李鹤是清楚的,前几天刚刚去过,那里是整个长安城贫民聚集之地。

    文宗年间,一斤大米约六文钱。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可以买一百六十六斤。

    两千四百两所换成的大米,足够一千人,吃上一年有余。

    而且吃得很饱。

    莫非这妮子,每次赢来的钱,全部都去救济延祚坊的穷苦百姓?

    想到这个可能,李鹤不禁对李思秋另眼相看。

    “这次这么多?”老板也有些意外。

    “本姑娘要出趟远门,你每月送一次,直至送完。”

    “遵命!”老板笑呵呵拱手回道。

    “银子在这里,你清点一下。”李思秋竟显得有些干练。

    老板连忙拱手:“姑娘说笑了,你每次给的银子有多无少,不必清点。”

    “既如此,先称百斗大米,随我送到延祚坊。”

    彼时大米以斗计重,一斗约十二斤半,百斗便是一千两百五十斤。

    “姑娘要亲自前去?”老板再问。

    “嗯,许久未去,走一遭又何妨。”李思秋双眼望向延祚坊方向,眼中不乏怜悯之色。

    “那下作地方,姑娘高贵之身,何必趟浑水?我让伙计送去便是,放心,绝少不了半斗。”

    那老板以为李思秋担心他缺斤少两,好心出言提醒。

    谁料李思秋美眉一竖,怒道:“什么叫下作地方?贫民聚居的地方便是下作地方?我告诉你,凡我大唐辖下,所有子民都是天朝儿女,无高低贵贱之分。”

    那老板被李思秋吓得一愣,呆在原地不敢回话。

    “磨蹭什么,还不赶紧去装大米?”李思秋瞪了他一眼。

    “是,是!”

    一刻钟过后,五辆推车,在李思秋的带领下,朝延祚坊进发。

    “你赢来的钱,都去接济贫民了?”

    路上,李鹤出言问道。

    瞥了他一眼,李思秋没有回话,算是默认。

    “那输的钱呢?”李鹤再问。

    “难道去抢?当然是我自己掏腰包。”似乎还在气头上,李思秋对李鹤的态度,也是爱理不理。

    “赢的钱给穷人,输的钱却自己出,姑娘可真是个奇人。”李鹤笑着说道。

    虽然嬉皮笑脸,但李鹤依旧对李思秋方才那番话有些吃惊。

    凡大唐辖下,皆我天朝子民!

    何来贵贱?

    虽是公主,但李鹤认为,她的胸襟不亚于其父文宗帝。

    延祚坊还是那般,蛛网结织,一片凄凉。

    房舍木门,在风中来回晃荡,摇摇欲坠。

    偶见几个衣不蔽体的妇人,带着一丝不挂的孩子,趴在地上寻找蛇虫鼠蚁等一切能果腹的东西。

    若非亲眼所见,李鹤始终不敢相信,盛世长安之下,竟然有这样一处地方?

    “来米了,来米了!”

    不知谁喊了一句,破败不堪的房屋里,立刻涌出一群人。

    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既快又慢,来到李鹤等人面前。

    五辆推车,百斗大米。

    奇的是,这些人并没有争抢,而是很自觉地排着长队,等待取米。

    “老规矩,无论大小,每人两斤,过几日还有。”李思秋高声说道。

    看着这些贫民,李鹤暗叹: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不到半个时辰,百斗大米布施完,米铺伙计自推着车返回。

    李思秋似乎还在感慨,双眼怔怔望着天空,若有所思。

    “站住!”

    下一刻,四个衙役拦住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