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剑

舍僧

    大同十二年,梁朝国都建康。

    寒冬刚过,春色已近。昨日刚下过一场春雨,万物滋润在如油的雨水下,褪去了一身寒意。

    国都外围的城墙,在经过多年战火的摧残,已经斑驳破旧。瓢泼的雨水也无法清洗掉它满身的伤痕。

    与这年久失修的城墙相对应的是,城内耸立着几百座新修的气魄恢宏的庙宇。

    对于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景,后世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建康城内有一鸡笼山,山的东面玄武湖旁有一座古寺,始建于西晋,名曰鸡鸣寺。

    鸡鸣寺内黄墙黛瓦,静谧而神圣,寺外樱花烂漫,灿若云霞,有“南朝第一寺”的美誉。

    鸡鸣寺现任住持宗诚大师,近些年来心情一直不太好。因为“南朝第一寺”已经不是鸡鸣寺了,而是同泰寺。

    同泰寺是梁武帝在大通元年下旨修建的。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与宫城隔路相对,规模宏大,金碧辉煌。

    同泰寺修成后,梁武帝就在此寺与天竺来的高僧,达摩祖师论禅。

    此后的十多年里,梁武帝两次在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大臣们只能将大笔的金钱捐入同泰寺,把皇帝赎回来。

    有了梁武帝的大力扶持,同泰寺已经成为当时南方的佛教中心。

    清晨,阳光破晓,照耀着被春雨洗刷过的鸡鸣寺。庙宇黛瓦上积存的少许残水泛出青光,沿着飞檐滴落到砖石上。

    整夜的雨水带走了地上的泥沙。晨光下,道路显得白净了许多,映衬着寺内的黄墙越发的耀眼。

    鸡鸣寺依山而建,山路的最深处是住持的禅房。房内朴素简洁,陈旧的木质桌椅靠墙摆放,宗诚大师盘坐在蒲团上,身旁铜质香炉袅绕着几许青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檀香,很是沁人心脾。

    他枯瘦的脸颊上布满道道皱褶,两簇白眉耷拉在虚闭的眼皮上方,下颌的白须随着嘴巴不断念出的经文而上下颤动。108颗木质念珠在他手指的拨动下,表面流淌着一种温润的光泽。

    这静谧的景象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所打破,伴随着敲门声,有人急声问道。

    “住持,您在吗,我有急事找您。”

    宗诚大师停下念经,双目张开闪过一丝精光,脸上显露出不悦的神情,但很快又恢复成平和之色。他将眼皮半耷下来,一双精眸也变得浑浊。

    “进来吧。”

    只见房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身穿褐色僧袍的小沙弥。大概十五六岁的模样,呼吸有些急促,未脱幼稚的脸上带着一股焦急的神色。

    “清风,不要急,有什么事慢慢道来。”

    在清风开口之前,宗诚大师温和的提醒,让他先平复一下情绪。

    清风缓了缓,又吞了吞口水,才说道。

    “住持,刚刚宫中传来消息,圣上又在同泰寺舍身为僧了。”

    宗诚大师听后,立马从蒲团上跳了起来,手中的念珠被捏的粉碎,柔软的串绳竟也一同被捏断,绳上的念珠撒落了一地。

    宗诚大师顾不上这些,一把抓住清风的肩头,厉声道。

    “你说的是真的吗,消息可靠否。”

    清风被捏的呲牙咧嘴,夹杂着喊疼声,急忙解释道。

    “住持,疼,疼。这个消息绝对可靠。听说圣上还把宫内的人,以及全国的土地都舍给了同泰寺。”

    宗诚大师被这句话惊得愣在原地,慢慢松开了抓着清风的手。清风乘机后退两步,施礼道一声“小僧告退”,关上房门揉着肩膀快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