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升级改造计划

0004 拉孙承宗进群

    又是一天早朝时。

    今天早朝的主旋律便是弹劾,主要是东林党弹劾魏党。

    东林党人多势众,把魏党压的根本抬不起头。

    但魏党也不是躺平等死,也是发动了犀利的反击。

    都说大明的官员,一言不合就动手,以前都是听说,这一回黄明却是看了个真切加过瘾。

    场面混乱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总之就是很精彩,非常精彩,灰常灰常精彩!

    看着地上红色蓝色各种布片越来越多,有些个年纪较大的老臣甚至都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而且时候也不早了,黄明甚至觉得有点饿了。

    “住手!尔等在朝堂之上大大出手,成何体统!”

    “来人啊!把他们都拉开!”

    早就等候在外面的一众重甲剑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迅速的把一众纠缠在一起的大臣们一个一个的分开。

    “来人,把薛凤翔,黄立极押进天牢,革除两人全部官身,抄家查办!”

    薛凤翔是昨天就想好的,黄立极是今天临时起意。

    黄立极是东林党人,是今天跳的最欢,也是第一个动手的。

    刚好一边一个,不偏不倚,要是可着魏党祸祸,到时候魏党死完了,东林党就不好处理了。

    黄明默默的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退朝!”

    回到御书房,硬弓已经研究完成。

    点开军械所界面,已经可以消耗木材牛筋牛角等制造硬弓。

    看了一眼自己的库存,好歹是皇帝,内帑还是有些存货的,虽然不多,但造个一百来把硬弓的材料还是够的。

    军械所制造武器盔甲等不仅需要研究相关科技,还需要人,并不能像有些游戏那样点一下就自己开始造了。

    但系统的军械所也有其强大的地方,那就是只要是个人,进入军械所之后就能瞬间掌握各种生产技能。

    但是一旦离开军械所,掌握的技能又会立马忘记。

    让王承恩安排了十个太监进入军械所之后,硬弓就开始制造了起来,一把硬弓一个人需要一个小时,问100把硬弓,10个人需要几小时。

    点开锦衣卫聊天群,许显纯和田尔耕的工作展开的不错。

    群里有很多他们监察到的官员的违法犯罪事件,大多都是收受贿赂,或者对家奴施以私刑,或者家中子弟强抢民女等一些狗屁倒灶的事。

    黄明想管一时间也管不过来。

    但这些记录早晚会成为这些官员蛀虫被抄家灭族的理由。

    黄明点了点田尔耕,私聊了他,也只有皇帝能够跟别人私聊,其他人只能在群里发消息。

    “田爱卿,带几个得力干将,去山西走一趟,注意不要暴露行踪,这一次是暗中调查。”

    田尔耕(锦衣卫指挥使):臣遵旨,只是不知皇爷让微臣调查什么。

    大明皇帝:调查山西的一些比较大的商人,看他们是否私通建奴,是否走私粮食武器等。

    这是他在翻看奏折的时候,看到去年的商税统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明末八大晋商,妥妥的卖国贼,可以说是遗臭万年,要不然黄明也不会知道他们的存在。

    在清朝入关后,满清更是封他们为八大皇商,顺治还亲自宴请过他们。

    可惜黄明并不记得是哪八家,只能让田尔耕走一趟,去调查一下。

    八大晋商可是富可敌国,要是把他们全部抄家了,那得有多少银子!

    想想都美。

    美滋滋!

    再翻开一本奏折,是辽东来的。

    辽东时不时会受到建奴的袭扰,然而辽东的军费却已经拖欠很久,军心不稳。

    这本奏折就是辽东总兵官向黄明要军饷的。

    军饷,朕也得有啊!

    不过抄完薛凤翔和黄立极的家应该就能有点了!

    但辽东的问题远远不是军饷可以解决的。

    思考了一会儿,没什么头绪,实在是这大明朝的一切几乎都烂到骨子里了。

    怕是一切推倒重来都要比修修补补来的简单的多。

    而且这满朝文武,竟没有什么能用的人。

    继续翻看着奏折。

    咦?

    一份举荐的奏折引起了黄明的注意。

    孙承宗。

    这个名字黄明有点印象,是明末少数的几个有能力的人之一。

    明末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就是孙承宗一手规划,并构建。

    直到明朝灭亡,这个防线都没有被建奴攻破。

    说起孙承宗,那就还有一个袁崇焕。

    原本历史中,袁崇焕上来就忽悠崇祯三年可平辽,之后行事也有点不把崇祯放在眼里的意思,在史书上也是褒贬不一,但要说能力,袁崇焕还是有的。

    奈何历史上的崇祯是个猜忌心极重,又小心眼,关键能力也有限的人。

    最后袁崇焕落了一个凌迟的凄惨死法。

    点开聊天界面,私聊王承恩。

    大明皇帝:去给朕把孙承宗和袁崇焕找来。

    王承恩:奴才这就去。

    可惜聊天群必须当面才能给人拉进群,要不然直接把孙承宗袁崇焕拉进群,然后让他们过来就完事了,效率能提高n多倍。

    不过隔空拉的话,搞不好会给他们吓出什么病来。

    孙承宗是保定府人,傍晚时分接到皇帝传召,不敢有丝毫迟疑,直接连夜赶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便已经来到京城,等候在了宫门外。

    太和殿,早朝。

    相比于昨天的热闹,今天的早朝要沉默很多。

    昨天的早朝,顺利的搞掉了工部尚书薛凤翔,意味着又有一部主官的位置空了出来,有不少人都可以往上挪一挪了。

    照理说,东林党应该是高兴的,但他们中也有黄立极被抄了家,难免有些兔死狐悲。

    而且也怕引火烧身,一时间都沉寂了下来。

    黄明打破了沉默:“众爱卿要是无事的话,朕倒是有一事,来人,宣孙承宗。”

    王承恩上前一步扯着嗓子:“宣孙承宗觐见!”

    孙承宗年纪已经不小,有六十多岁了。

    但整个人看上去依旧很精神,走起路来也是龙行虎步,气势不凡。

    “臣孙承宗参加万岁!”

    “孙爱卿免礼。”

    “谢万岁。”

    “来人,赐坐。”

    一众大臣懵逼的看着这一切,完全搞不明白当今圣上到底是怎么个心思,孙承宗是上任皇帝,天启皇帝的老师,跟现在的皇帝可没什么交情。

    孙承宗也算是东林党人,莫非~~~

    有些东林党官员眼神一亮。

    但也有人眉头微皱,例如温体仁,周延儒等。

    王承恩拿出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孙承宗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入内阁,主持内阁政务。”

    众大臣以及孙承宗都是心中一阵惊讶。

    这是让他当内阁首辅?

    来不及多想,孙承宗立即站起来叩拜:“臣拜谢天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些大臣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孙承宗可是一代帝师,不管是资历还是曾经的功劳,当内阁首辅都是足够的,在座的基本没什么人能够比过他的。

    大臣们:“万岁圣明!”

    早朝结束,众大臣各回各家。

    而黄明则在乾清宫再次召见了孙承宗。

    “孙爱卿,来坐,就你我君臣二人,不用拘束。”

    孙承宗面无表情:“谢万岁。”

    “孙爱卿一定很疑惑朕召你来何事。”

    “但凡万岁有所差遣,老臣必当竭尽所能!”

    “哎~~~”黄明重重的叹了口气:“如今的大明已经危在旦夕了!”

    孙承宗闻言,脸色一变,连忙跪下:“臣有罪!”

    “孙爱卿你这是干什么,坐坐坐,不要动不动就跪,这也不是在朝堂之上,不准再跪了。”

    “臣遵旨。”

    孙承宗小心翼翼的把屁股靠在椅子上,听黄明继续说道:“如今的大明什么情况,相信孙爱卿要比朕这个深宫中的皇帝更清楚,危在旦夕可不是朕杞人忧天。”

    孙承宗十分诧异,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黄明,这位年轻皇帝的眼见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现在是天启七年,朱由检只有17岁)

    “万岁,当今大明,虽然有些地方天灾不断,北边也有建奴不断骚扰,但这些只是癣疥之疾,无需多虑。”

    “孙爱卿,你说的这些,你自己信吗。”

    “臣~~臣有罪!”说着便要再次跪下去。

    “孙爱卿,朕说了,不要动不动就跪!而且朕找你来不是让你跟朕说你有罪的,朕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臣~~~”看着黄明坚毅的眼神,孙承宗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恐怕真的是人中之龙,一个词突然浮现心头,中兴之主!

    “臣以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是边军粮饷的问题,尤其是辽东。

    另外,辽东也需要选用有能力的人坐镇。”

    “边军粮饷的事,朕已经有办法了,至于坐镇辽东,孙爱卿以为谁最合适。”

    “回万岁,臣以为,可让袁崇焕担任辽东督师,坐镇辽东,整饬军防。”

    “嗯,老成谋国之见,朕已经让人去传召袁崇焕入京了。”

    孙承宗一脸懵逼,万岁你这都已经安排好了,还把老头子我找来干啥?

    更让孙承宗懵逼的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半透明光幕。

    你已加入聊天群大明,聊天群内阁,聊天群兵部。

    你已被任命为大明兵部尚书,获得兵部尚书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