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升级改造计划

0051 汤若望的火枪

    随着黄明熟练的压入子弹,瞄准,扣动扳机,砰的一声。

    枪口烟雾缭绕,一枚铁质子弹瞬间飞跃了三十步距离,击穿了靶子中心。

    再次压入一颗子弹,黄明瞄准了位于五十步距离的靶子。

    砰~~~

    子弹在靶子中心略微偏下的位置留下了一个孔洞。

    黄明再次射击,这一次瞄准的是一百步的靶子。

    弹丸撞击在了靶子下方,偏离了中心差不多四十厘米。

    靶子同样被击穿,但子弹就落在靶子后方三四米的位置。

    也就是说这火枪的有效射程差不多一百步,也就是一百七十米的样子,再远的话,精度已经不行了,而且威力也已经大大减弱,恐怕难以击穿甲胄,造成伤害。

    而且没有弹夹和弹仓的设计,一次只能放入一颗子弹,射击之后才能再次放入子弹。

    总结来说,孔贞运他们设计的这款火枪,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相对于燧发枪来说,这绝对是高科技产品,降维打击算不上,但说一句老子打儿子没有任何问题。

    “这枪还不错,只是,孔爱卿,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在枪管内部刻画上螺旋的线条,让子弹旋转起来,有没有可能会打的更远,威力更大。”

    “另外,这一次只能装一颗子弹,有没有办法能一次多装几颗,做到连续射击。”

    就在黄明指导孔贞运他们如何改进火枪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徐光启的信息。

    徐光启(大明工部尚书):臣有一来自西洋的好友,名为汤若望,现在在京城,他给万岁带了几把新式火枪,操作方便,而且威力巨大。

    对于汤若望,黄明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个传教士,哪国来的都不太清楚。

    倒是可以见见他,从他那里了解一下如今整个世界的格局,欧洲各国大航海航的怎么样了。

    大明皇帝:朕现在在京营校场,徐爱卿带他过来吧。

    很快,徐光启便带着汤若望来到了京营校场。

    汤若望留着一脸的大胡子,胡须垂到胸口,但年纪其实并不大,估计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正值壮年。

    汤若望单膝下跪,以手抚胸:“外臣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汤先生请起。”黄明伸手虚扶了一下:“汤先生是哪国人?”

    “外臣~~~”汤若望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外臣是神圣罗马帝国人。”

    “神圣罗马帝国吗?”黄明想起前前世有一句话,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因为这个国家既得不到教会的认可,也没有继承罗马法统,一盘散沙更不像是一个帝国。

    “据朕所知,你们帝国的皇帝似乎是大家一起选出来的?”

    汤若望一阵尴尬,相比于大明帝国的高度统一,他们的帝国确实跟开玩笑似的。

    “大明皇帝陛下的学识让外臣钦佩。”

    “听徐爱卿说,汤先生带来了先进的火枪,能让朕见识一下吗。”

    “当然。”汤若望有些骄傲的吩咐随从从一个精美的木质盒子中拿出了两把把长长的火枪。

    “大明皇帝陛下,这是我们国家最先进的火枪,它发射时不需要点燃火绳,只需要扣动扳机就行。”

    徐光启虽然不怎么研究火枪,但也知道大明的火铳是个什么德行,顿时大喜,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把火枪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道未,能演示一下吗?”道未是汤若望的字,另外说明一下,汤若望是个中文名字,他本名是JohannAdamSchallvonBell,翻译成中文是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

    “当然。”汤若望拿起一把火枪,熟练的从枪口倒入火药,将火药压实,然后放入铁质弹丸。

    端起火枪,瞄准八十步处的靶子,一声枪响,子弹准确命中,击穿靶子。

    “大明皇帝陛下,您觉的这枪怎么样。”

    “很不错,我们大明也有自己的火枪,汤先生不妨见识一下,指教一二。”

    徐光启脸色微变,一时间都顾不上君臣礼仪,走上前悄悄拉了一下黄明的袖子,小声说道:“万岁,我们的火铳可不怎么样!”

    黄明微微一笑:“徐爱卿稍安勿躁,来人,给汤先生看看我们的火枪。”

    孔贞运立即亲自跑过去拿出那把后膛式火枪。

    “汤先生请看。”说着,黄明接过孔贞运递过来的子弹,压入,上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子弹准确命中一百步处靶子,将其击穿。

    弹壳退堂,压入子弹,上膛,射击,一套动作不过十来秒钟,随着又一声枪响,子弹再次命中一百步靶子。

    黄明其实想打远一点,但一百步的靶子已经是最远的了,谁叫那些个火铳连一百步其实都打不准。

    汤若望眼睛瞪的老大,这是个什么枪啊?!

    怎么从后面加子弹?

    射击还那么迅速?!

    而且威力和射程也一点不比他带来的火枪弱!

    “尊敬打大明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枪?”

    “让汤先生见笑了,这是我们大明皇家学院新研制的火枪,作为初代产品,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啊。”

    汤若望有些怀疑人生,这还叫不足?那他拿来的那几把火枪岂不是烧火棍?!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大明的火枪真是让外臣大开眼界!”

    “对了,汤先生,朕听徐爱卿说,你非常擅长铸造火炮?”

    汤若望本想骄傲的说一句,是的,没错!

    但一想到那先进的火枪,立即把那话咽了回去:“徐大人谬赞了,外臣对于铸炮只是略懂,略懂。”

    “汤先生谦虚了,刚好我们要测试一下新造的火炮,汤先生看看,指点一二。”

    “外臣不胜荣幸。”

    “孙元化,准备好了吗?”

    “回万岁,臣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

    孙元化这一次打造的火炮,从外形上来看,与上一次的区别不大。

    炮闩也还是螺旋式的,只不过螺纹更密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汤若望皱着眉头看着,这炮竟然跟枪一样是从后面加炮弹的,可是这不会炸膛吗?后面的盖子不会崩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