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升级改造计划

0058 银行开业

    崇祯元年六月初一。

    今天的陕西西安府,那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整个陕西境内所有府城都已经建立了大明皇家银行分行。

    而今天正是银行开业的日子。

    一大早,天才蒙蒙亮,陕西各府城的银行门口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

    有穿着华丽的商人,也有穿着粗布麻衣,甚至还赤着脚的贫苦百姓。

    要说人们为何对银行如此热衷。

    当然不是因为银行本身,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员士绅,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没搞明白银行是个什么东西。

    他们只知道,这个名为大明皇家银行的地方是官府新开办的,类似于钱庄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这个银行会在今天发卖原本属于秦王的土地。

    能被秦王兼并的土地自然都是上等的肥沃土地,价值不菲。

    而如今官府公布的土地发卖价格只有正常价格的一半。

    光这一条就能让无数士绅豪族趋之若鹜。

    而对于穷苦百姓来说,可以先借贷买田,然后分十年慢慢还这一点,让他们找不出任何不来的理由。

    卯时,位于西安府黄金地段的大明皇家银行的大门缓缓的打开。

    走进大门之后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大厅一侧有着十个柜台,柜台之间有隔断,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人站着,穿着统一的官差服饰。

    开门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空旷的大厅已经人满为患。

    人与人拥挤着,推搡着,谁也不让谁,毕竟按照官府告示,发卖的田地是有限的,卖完就没了。

    银行第一天开门,毕自严自然是亲自坐镇,只是这火爆的场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赶紧安排官府衙役,甚至调动了一百多城防军维持秩序,这才控制住了局面。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毕自严看到了一个熟人。

    西安府第一大富商,程铭。

    在西安府推行新的税法的时候可没少跟这个程铭打交道。

    这程铭作为西安府第一大富商,拥有的田地自然不在少数,为了不交税,他可是用尽了各种办法。

    不过最后都被毕自严一一识破,最后只能乖乖交税。

    但这个程铭不甘心,还买通了御史参了毕自严几本,不过皇帝对此当然是不会理会的,参了也是白参,反倒是上书的御史被锦衣卫调查了。

    只见程铭带着一群家丁正在大厅排队。

    在他前方是一个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老农。

    柜台后面的差役正耐心的给老农解释着:“大爷,这些是朝廷给予你的凭证,你拿着这些凭证就可以去官府换田契和粮食种子,你一定要拿好了!一旦遗失,我们是不补的。”

    “好好,我知道了。”老农郑重的将一叠七八张纸币塞进胸口衣服的隔层里。

    没错,这老农拿到的其实不是什么凭证,而是新推出的纸币,只不过现在的百姓人均文盲,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纸币太过麻烦,甚至可能根本解释不通。

    纸币也还没有开始流通起来。跟农民们说这纸就是钱,鬼才信你呢,这个时代,官府的公信力可是相当堪忧。

    对于纸币的推行,黄明不准备利用官府来强制推行,那样做的话,一定是阻力重重的。

    他准备先将纸币当作大明皇家银行的存储凭证。

    比如,存一万银子,那就给你一百张面额一百的纸币。

    作为存储凭证,这是不记名的,而且是见票即付。

    也就是说,谁拿了这一百两的纸币都能到银行兑换一百两银子。

    那么对于商人,尤其是做大生意的商人,在付款的时候是抬出几千几万两的银子方便还是用相应面额的纸币来的方便?

    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的优越性是非常显著的,要不了多久,上到富商,下到百姓,就会逐渐的,自然而然的接受纸币。

    老农走后,终于轮到了程铭。

    “给我兑换一百万银子的明元。”明元是纸币的名称,只不过因为纸币还没有推行天下,这名称也只有少数人知道。

    但程铭却已经知道,可见他背后必有朝廷高官。

    “一百万?!”差役一脸震惊:“您确定是一百万,是一百万两银子!”

    “没错,我确定!”程铭虽然已经是西安府第一富商,但他年纪其实不大,现在也就二十多岁而已,也正因为才二十多岁,有着年轻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魄力和冲劲。

    “这位老爷,我得跟您说明一下,一个人最多只能购买一百亩地,您要是想买一百亩地的话,只要兑换一万两银子就可以了。”

    “我知道,但我就是要兑换一百万两银子,能兑换吗?”

    差役僵硬的点了点头,他这半辈子,别说见到一百万两银子了,听都没听过啊,是真的没听过,根本就没人会跟他说一百万银子怎么样怎么样的。

    “可以兑换,但是这银子兑换之后要至少一年之后才能取出来。”

    “嗯?”程铭疑惑:“不是说在其他省可以随时兑换吗?”

    “是的,是有这个规定,但在陕西范围内必须一年之后才能兑换。”

    这是毕自严后来想出来的办法,跨省可以任何时候兑换银子,这样更有利于明元的推行。

    比如在西安府兑换了一百两银子,买一百亩地要不了这么多银子,剩余的明元在陕西境内必须等一年才能再兑换成银子,这样的话,手中有明元的人自然而然会想着把这钱用出去,推动了明元的推广。

    而想要立即兑换银子的话,得跑到其他省去才行,非常不方便,不是急用的话没必要跑一趟。

    但对于商人来说,可以去其他省消费,其他省的商人拿到那些明元要是不能即时兑换的话,恐怕不会收。

    但现在是可以在其他省即时兑换的,那商人自然不会拒收,这明元不就流通起来了。

    程铭有些不耐烦:“我知道,我都知道,赶紧给我兑换。”

    “好的”,差役赶紧忙碌了起来:“你的银子呢?”

    “在我家里,数量太多,不太好运出来,不是说大额的你们可以派人上门取吗?”

    “这位老爷您稍等,我这就安排人去您府上取,敢问您是~~~”

    “我姓程,程铭。”

    “原来是程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