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123章 困难户

    当天晚上,有关医院医生被有前科惯犯袭击的新闻视频,就在本地警务公众号播出去了。

    视频中,林远志、甘平和武风三人脸上都有打码。

    其中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林远志的胸牌也被打码。

    这个新闻收获了不小的播放量和关注度。

    外边的人不知道和武风谈判的医生是谁,可是广南综合医院内部的医务人员却一清二楚。

    因为当时有人看到了,通过原始的口口相传,很快就闹得众所皆知。

    虽然不知道林远志是怎么办到的,但是警方放他进去和武风面谈,说明他的行为是受警方支持的,最后获得了令所有人的满意结果——武风被逮捕归案,而被挟持的甘平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

    之后,林远志在医院里走动,发现有不少医务人员会盯着自己。

    当然,这种事情以前也有过好几次。

    这一次却截然不同。

    那些医务人员会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而且态度亲切友好——这可是院长级别人物才有的待遇。

    有些自来熟还会主动介绍自己,提出想和他交换联系方式。

    即使下班的时候,林远志和薛玉兰一同离开,这些人的态度依旧不改。

    “好烦,一个个跑来跟我打招呼,我又不想认识他们。我不就是一个普通人嘛,又没三头六臂。”林远志跟薛玉兰抱怨。

    薛玉兰笑道:“传闻这种东西都是越传越离谱的。明明大家都看了视频,可是视频里听不到你说了什么,有人说你一定懂得什么共情谈判技巧,才让歹徒卸下心里防备丢下凶器。大家都信了,还说下次要是碰到医闹,一定要请你过去……”

    “在他们眼里,我成医闹解决专家了?”

    “差不多吧。毕竟,医院需要这种稀缺人才。”

    “……”林远志无语。

    “门口的安检很严格的,外边不可能带凶器进来。没想到那个武风会想到用梳子当武器。院长宣布这几天全院大整顿,要求各个科室门诊把可能当凶器的东西全都收起来,禁止放在病人可以随手拿得到的地方。周五会全面检查。”

    “中医门诊昨天也整顿了,不过我们那边好像没什么能当凶器的东西。中性笔算不算?总不能连笔都不能拿出来吧。”

    -----------------

    这件事还有余波。

    周四下午,林远志被金院长叫到会议室。

    林远志还以为是单独会面,没想到进入会议室看到各科室的主任都在,密密麻麻全是人。

    会议桌周围的座位都坐满了,靠墙又坐了一圈。会议室内起码塞了七八十人。

    不只是正主任,副主任们也都到齐了。

    “这位你们应该都认识了,中医科的实习生林远志。”

    金海沙把林远志叫到身边站着,然后对众人介绍。

    “前天,发生了有前科的精神病人刑满释放后来我们医院行凶的……林远志虽然只是个实习生,但是有责任有担当,挺身而出……要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能像他一样尽职尽责,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

    金院长说了一大堆话,说完,全场爆发掌声。

    林志远这才明白,原来全院大会中间插入了“表彰环节”,而表彰的对象竟然是自己。

    完全没心理准备。

    金院长让他随便说两句话。

    “呃……这种小事,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实际上,没遇到过这种大场面,实在不知该怎么说才合适。

    “年纪轻轻,这么谦虚,难得啊。”

    “精神可嘉,前途无量。”

    “在中医科干浪费了人才了,要不要考虑转来我们康复科?在哪儿实习不都一样嘛。”

    “哎,老许,你不要跟我抢人!”

    “小林,考虑一下我们心脑血管科,我们这边缺人手啊。”

    ……

    这些主任见风转舵的技术满分,就因为林远志被金院长当众表彰,一个个嘴上夸个不停,甚至上演抢人的环节。

    林远志并没有被他们的演技打动,表示暂时没有转科的意愿。

    最后,金海沙给林远志发了一个大红包,说这是医院内部基金,专门奖励为医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林远志从会议室出来,打开红包。

    红包内没有现金,只有一张批条,可以到财务那边领取奖金。

    ——8000元。

    不是想象中的“巨款”,但至少比自己可怜的三千块实习工资强多了。

    -----------------

    除了发生一起袭医事件外,本周相对来说比较平静。

    只有在周五下午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

    一个六十多岁,穿着灰色西服,看起来很有派头的老头。

    他带来了一大堆中医的处方单,都是其他医院中医科开的。

    “这位白先生,我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哎,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行了,实在想不起来了。”徐荣说道。

    “咱们确实见过。”白老头提醒道,“五年前,市委不是搞了一个中医文化宣传活动,请各大医院的中医师去参加嘛。当时就是我主持的会议。咱们市医院没多少中医,我大多都有印象,只是叫不出名字而已。”

    “您主持的会议?”徐荣一脸震惊,顿时如坐针毡。“难道您是市委宣传部的白部长?”

    白老头摇头一笑,道:“对,就是我。不过现在不是部长了,去年退下来了,我现在就是个到处求医问药的病人。”

    林荣扫了一眼电脑上的“问诊单”,发现白锦的主诉症状是“高血压”。

    高血压这种老年病非常常见,现在很少有人会来找中医治高血压,大部分都是靠吃降压药控制。

    林荣看了看白锦带来的一堆中医处方签,问道:“白部长,您挺相信中医的啊。都是去看的中医。”

    白锦叹道:“我年轻的时候,听说家族里好几位上了年纪的亲戚,得了高血压居然被中医治好了,说给外人听人家肯定是不相信的,但都是亲戚,人家没必要骗自己人。等我上了年纪,得了高血压想去找那个会看高血压的中医看,谁知道人家早就全家移民澳洲了。我一直吃降压药控制,可是最近原来的药没效果了,换了好几种其他药吃了都不舒服,我就想到找中医看看。市里几个大医院都看遍了,你们广医是最后一家。要还是看不好,我就只能去首都看了。听说首都的医院如果没熟人,挂号特别难,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也得去看啊。”

    徐荣倍感压力。

    即使白锦是退休的干部,但那股子官威还是残留几分。

    “小林,你过去给白部长先检查一下。”

    林远志之前也没碰到过高血压这种老年病。

    记得以前王教授专门讲过各种老年病,让大家不要相信什么经过统计的有效率高的疗法和药方,中医学术界的论文,不少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而写,可信度不高。

    高血压的病因,大多是因为肝阳上亢或者阴虚火旺。

    但,总有例外的情况,不能先入为主。

    林远志对白锦进行过脉诊、舌诊和手诊后,说:“细微脉,胖红舌薄白苔、掌心颜色发白……属于阳虚症。”

    “阳虚?”徐荣有点意外,“白部长,你血压高的时候,主要是头晕、脸红、口干、身体发抖和头部出虚汗是吗?”

    “对。”

    “还有怕冷,手脚冰凉,胃口不好,有时候腹泻?”

    “对。”

    “那……应该是阳虚证。”徐荣一副不确定的样子。

    “阳虚?那要吃什么药。”

    “我认为,金匮肾气丸比较合适。”林远志说道。

    “等等……我查查。”

    白部长掏出手机百度金匮肾气丸的资料,然后抬起脸,脸色一沉,道:“你们以为我一点都不懂中药吗?桂枝和附子可都是热药,吃了都会升血压的!”

    徐荣大皱眉头,轻声问道:“白部长,您学过中医?”

    “我对中医有点兴趣,之前买了一些书经常看。久病成医嘛。”白部长一副胸中了然的态度,“那些常用的中药,我都知道有什么效果。现代药理学都已经研究够明白了。”

    徐荣和林远志对视一眼,知道遇到“困难户”了。

    这种自学过某方面医学知识,并且已经形成固定认识的病人,就属于医生眼里的“困难户”。

    困难户的特点,就是不会轻易相信医生的诊断和开出来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