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忽然想聊聊写本书的初衷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

    首先,本人只是写中医文的,不是老中医,这一点可以确定。

    因为老中医每天忙着坐诊,不坐诊的时候,不是在学习,就是过自己的生活,不可能还有闲心思跑网上写网文。

    中医文算是很冷门的一个题材,几年前纯中医网文几乎没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才陆续形成固定的职业题材,跟所谓的传统神医文区分开来。

    之所以决定写本书……

    首先自己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也学了多年中医,没什么太高水平,好在有点积累,基本能看懂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五运六气、医案、用药思路……

    其次,看到一本实体书叫《国医》,受到了启发或者说感动吧。

    作者是该书男主角“陈万举”的媳妇,她是一名作家,一个最初并不相信中医的人,后来自己的不孕症被治愈生了个儿子,然后儿子得了重病又被救活,才终于被公公给折服,被中医折服。

    看完《国医》,我惊叹于一名老中医的人生经历竟然如此丰富多彩,而作者却说公公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中医没什么不同。

    就是一个十八岁拜师学艺,二十岁出头开始坐堂,针药双修,一直干到九十多岁的“普普通通”老中医。

    生命最后的时光,他不看病了,想把治病经验写成医书传给后人,可惜书还没完成,就仙逝了,享年96岁。

    他身体健康,从没动过手术,唯独老了之后得了白内障,不得不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白内障,因为他还想多看几个病人,还想把书完成。

    书里提到,他的一篇文章发表在《长江医话》上。

    我莫名激动起来,因为那本书我多年前有买过。

    前阵子过年回老家,我把那本书从找出来,然后翻遍目录肉眼搜索,终于找到了“陈万举”这个名字。

    瞬间,我整个人就麻了,眼眶一下子涌出了热泪。

    在这目录中,有几百个中医的名字,密密麻麻。

    我过去看的时候,内心毫无波澜。

    更不可能注意到“陈万举”这个名字。

    如果他的媳妇不采访他,不把他的人生经历写出来出版,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名字,背后会藏着那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呢?

    不过,我并不是为了推书才写这篇文字,我可不是托儿。

    陈万举老中医那种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打动了我,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必须做点什么来表达这份感动,于是我想到了写网文。

    写一个针药双修的中医是如何修炼成才的,而且不需要什么系统外挂。

    陈老中医,最初也不过是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乡下孩子,独立行医七十多年,何曾需要外挂?

    我不想把故事背景放在过去,也不想放在现在,而是未来。

    如果……就……

    如果未来国内的中医濒临灭绝,那真正继承中医精神和真谛的人,可否力缆狂澜?

    就是基于这个假设开了这本书,虽然目前成绩惨淡,但我写的过程感觉非常畅快,从来不会卡文——中医可以写的素材实在太多了。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读者,让故事看起来更加轻快,不免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但本书写到现在,自始至终没离开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

    我会努力认真更新,同时,非常谢谢大家的支持!

    p.s:那些吐槽男主角圣母的,请出门右转,慢走不送——

    《神医高手下山,我要祸害108个美女师姐》推荐给你,包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