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亩荒地开始的农业帝国

第68章 这老两口……

    经过大半夜的闹腾,姜小淳一家子终于消停下来,一场‘假男朋友’的闹剧也收场了。

    姜小淳的‘城市人家’团队,正式进军金城家装市场,一个多星期,就接到了15个订单,还都是高云庆那种真正的有钱人家。

    陈建斌明白,那天晚上的‘闹剧’,除了让黄女士赌气提前回沪上,反而成了一大契机,在姜老师的运筹帷幄下,为姜小淳迅速打开了财富之门。

    看,这就是文化人的厉害之处。

    事后,姜老师提了一盒咖啡豆,专程拜访了陈建斌,两个人在黄河边聊了很久,彼此之间,也还算愉快。

    “小陈,谢谢你。”

    姜老师说话声音好听,醇厚而干净,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小淳是个任性的孩子,心地善良,当然也很固执,从小到大,我一向都尊重她自己的意愿;

    就比如这次,她不想回到沪上去上班,而是想在金城做生意发大财,我没有明确表态,但其实也等于是默许和支持。”

    姜老师开诚公布的说了一些家里的琐事,娓娓道来,就像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中年大叔,给陈建斌的感官很好。

    他愿意跟这种人交往,所以,说话的态度也比较端正。

    “姜叔叔,听小淳说过,您认为房地产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内最大的风口浪尖?”陈建斌问道。

    姜老师点头:“不仅房地产会成为风口浪尖,互联网,软件技术,芯片,电脑电子产品,都会成为风口产业,只要不瞎整,不乱整,一般都能挣到大钱。”

    “我之所以不反对小淳的事情,原因也是这个,今后一二十年,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市场前景很广阔。”

    “因为,我知道她肯定能挣到钱,挣很多钱……对了小陈,谢谢你这段日子对小淳的关心和支持,能拿出几万块钱入股,我听了很欣慰。”

    陈建斌心里不好意思了0.2秒:“姜叔您都说的我不好意思了。”

    姜老师递过来一根华子,淡淡笑道:“不过,你小子脚踩几只船,就不怕扯到蛋?”

    咳咳咳!

    陈建斌刚吸一口烟,差点呛得休克过去。

    吗的,跟文化人说话,一不小心,差点就让人给带沟里去了。

    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怎么,敢做,还不敢当?”姜老师继续补刀,“等你自己有了闺女,当了父亲,她若遇到你这种渣男,还会很文雅的陪他看黄河、谈天说地?”

    陈建斌嘿嘿笑着:“我若有了闺女,遇到我这种大魂淡,我绝对让他吃不了兜着吃!”

    姜老师意味深长的瞅着陈建斌:“哦?何解?”

    陈建斌:“送他10个亿,让他赶紧领着我闺女滚蛋!”

    “真是的,这片天地如此广阔,小小年纪不学好,不抓紧时间去干大事、挣大钱,叽叽歪歪的谈什么恋爱啊……”

    姜老师刚要递给这货一根软华子,听了这一番混账话,又默默收了回去,‘叭’的一声,给他自己点上了。

    果然,是个大魂淡……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20天就过去了。

    金城的春天,终于来了。

    黄河的水开始变得浑浊起来,两岸的柳树绿了,软了,柔了,在和煦的春风里,也变得有些飘了。

    人人农场里,几百亩试验田的庄稼生长得很好,绿油油的,一片一片的,宛如镶嵌大地之上的翡翠,在几片桑林、竹林、白杨林和两个池塘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第一批‘精准客户’陆续入驻。

    将近两百亩的一大片向阳坡地上,17个小小院落的木栅栏,在魏小波、林燕如等11名美术系姑娘的设计下,涂上了鲜艳的色彩,与菜园、花圃、果树和穴居小木屋相映成趣。

    除了陈建斌他们自用的一套小木屋,另外16家主人,都算是精准客户,每一家都花了不少钱。

    零零总总算下来,这一个多月时间,陈建斌收到的现金为169万。

    其中,姜小淳的是免费赠送,鱼正萍、安然两位老姐的花钱最少,其他人的,在鱼正萍的运作下,每一家掏了12万。

    169万现金,刨去一部分成本,纯利润应该在120万左右吧。

    对此,就连陈建斌自己都觉得有些离谱,在他原本的规划里,想要达到这一数字,至少得两个月左右。

    由此可见,这人啊,运气才是最重要的硬实力之一。

    手里有了钱,腰杆子自然就硬朗起来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总结和沉淀,陈建斌终于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农场了。

    当然,在正式投入工作前,有一件小事必须得尽快解决:许万山老爷子与李若华阿姨的感情,好像快要破裂了。

    真是的,老了老了,这还闹上别扭了……

    “师娘,我师父呢?”

    这一日中午,趁着午休时间,陈建斌来到新邻居李若华阿姨家的小木屋,一进门就嚷嚷:“哎呀师娘,做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李若华教授很端庄,很严厉,有点老学究的那一股子刻板劲儿,让她的学生都有些缩手缩脚放不开,总感觉有些拘谨。

    唯有陈建斌是个混账玩意儿,什么话都敢说,什么玩笑都敢开,你要骂他……

    好吧,这货根本就无所谓,你骂得越凶,他只会越兴奋,那一声声的‘师娘’,每次都能让李若华教授怦然心动,都会羞红了脸。

    所以,经过几次‘较量’后,李若华教授终于放弃治疗了。

    最好的办法就不理睬这熊玩意儿……

    “师娘,问您话呢,我师父呢?”陈建斌进屋后,快手快脚的帮着拖地板、擦玻璃,嘴上废话不断,“我师父轻易不动感情,这都当40年老光棍了,师娘您可要对他好一些。”

    李若华教授在厨房忙着擀面条,懒得理睬。

    陈建斌也无所谓,三下五除二干完家务活儿,自己给自己泡了一杯茉莉花茶,点了一根烟:“师娘,多下几碗面,我是专门过来蹭饭的。”

    李若华教授闻见烟味儿,终于走出厨房:“屋子里不准吸烟!”

    陈建斌几大口咂完一根烟,将烟屁股往烟灰缸里一摁,这才咧嘴笑道:“师娘您这样是不行的,得改。”

    李若华教授冷着脸,十分严肃的说道:“你在别人家吸烟还有理了?我就闻不得烟草味儿,怎么了?”

    陈建斌叹一口气:“师娘,您看过《神雕侠侣》吗?就古天乐那一版的,95年上映,建议您看看。”

    李若华教授:“没看过,脏不拉几的一群戏子,有什么可看的。”

    陈建斌哈哈大笑。

    这才是正宗的农大老学究,大半辈子生活在校园里,田野上,果园里,整天跟庄稼、牲口和土壤打交道,对外界的变化很迟钝,差不多有点苦行僧的意思了。

    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但一般来说很不好相处,往往一句话怼的你喘不过气来,那也是常见之事。

    “师娘,回头我给你配一台电脑,有时间就看看电影电视剧什么的,挺好。”陈建斌很认真的说道。

    “不要,不看,没时间,没兴趣,”李若华教授清淡说道,“对了,中午和的面太少,不留,请回。”

    陈建斌站起身,看一眼李若华教授,摇头,叹一口气:“好吧,师娘…呃不对,李阿姨、不,李教授,那您忙,我走了。”

    临出门,再看一眼,摇头,叹一口气。

    出门后,再回首,摇头,叹一口气。

    凸出就一个字:欲言又止……

    果不其然,等到他快要走出院落时,身后传来师娘的斥责:“陈建斌,你给我站住!”

    “你师父这都三天没来了,他是不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