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争霸巅峰

第24章:洛阳决定

    离狐、濮阳……四地防线,骤然崩塌,远远只见得,项羽带着数万军队在后面追,前面赶着有数倍于他的兵力,与乡下,农夫拿着家伙赶一群鸭子一般。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士兵弃甲投戈,向西溃败。

    卢植怒上心头,刚才他询问各部情况,简单的做了个估计,兵力一下子少了六万,什么概念?要知道,他当时带兵出征讨贼的时候就带了12万,事件发生之时,战场前排可都是精锐,跟黄巢互相拉锯的时候,也没这么大损失。

    这让向来爱兵如子的卢植暴跳如雷,他那身如洪钟的嗓音,再配上脸色通红,吹着胡子,怒瞪眼睛的表情,怒如霹雳,恼怒至极不得不发。场面好似雷公降世。震得周围的人纷纷远离,不敢轻易招惹。

    但刘敖是皇亲国戚,卢植没资格对他定罪,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立下极刑。让其就地正法。

    要不是,卢植被众人拦在身后,刘敖保住了性命,其实还是身份原因。

    造成这样的失误,王允也有责任,在离开军队之前,没有安排好负责人。酿成这种事情,必然遭罪,甚至要祸及皇甫嵩等人头上,被有心之人,安个管教不严的罪名。

    刘敖,虽说可以通过身份,摆脱了责罚,但主责的名头刘敖是逃不掉的。

    王允,为什么会离开?

    担任豫州刺史的王允,那天说起,某天,在带领军队扫荡城池,命令民夫帮忙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中常待张让的宾客,和黄巾军密信的联络的证据。

    王允,二话不说,直接派人把信件送了上去。还自己写了一封实名书信,弹劾张让等宦官与黄巾军联络,泄露大军布防地点,这种内部军事机密。

    实在是想的太美了。

    这封信,要是王允亲自去送,情况还好些。要知道,汉灵帝刘宏,信任的人不是宦官,就是外戚、亲信。

    像那些没有污点,又家世显赫的清流大夫。遭皇帝嫉恨,是常有的事。

    像之前的发生事情,北部战场的朱儁围而不攻,本来是想等个一两个月,趁机围点打援。等待内部黄巾军,马瘦人饥,到时候自己一鼓作气端了他们。

    也不知道是刘宏还是张让提出的,派了好多宦官去前线视察军情。

    也不知道是不懂,还是故意为之?直接直接用笔墨,颠倒事实,举报朱儁怠慢军机,应该给他处分。

    听说后的,朱儁又是害怕,又是怒火翻涌,他本来就脾气就暴躁,但害怕宦官借助皇帝权威,毁了他的名誉,让他晚节不保。

    朱儁将肚子里的怒气咽下,从一路从底层爬上来的他,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磕晕了头,耽误的是自己的前路。

    捏鼻子认栽,将此前朝廷发给他的奖赏,分了一大部分给宦官,帮忙说好话,至少别捣乱。

    而之前豫州的皇甫嵩就没有什么幸运了,之前浮桥之事,皇甫嵩细细调查,居然是原本负责架桥的将军,加上他本来就贪财,被宦官许权利,不仅任务没有完成,还去一起去劫掠了乡里。

    皇甫嵩先前听说了朱儁的遭遇伏击之事,加强了军纪监督,不得人心之下,就是这样子引来了项羽。

    当然,这两件事情,就算他们俩上报,张让也会凭借权力压下来,十常待,简直就是皇帝手上的双刃剑,而且你这把双刃剑的剑头还毫无察觉的被别人收服了。

    宦官假借皇权,煽风点火,大点的前路被断,小一点的破财免灾,张让这个宦官之首,怎么会被你个王允一封小信件,干掉,铁证又如何?

    皇帝在宫内听到的消息,除了上朝,所有信息都是要经过宦官之手,就是上朝之后已经决定的事。张让也可以通过言语技巧,引导皇帝的想法。

    张让看到王允居然壮起熊胆,实名举报自己,那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直接凭借在宫内多年的掌权经验。直接让这封信物理销毁。

    这个时候,汉家的监察机构。大谁何传来战报,前线发生溃败,汉家军队折损六万。

    “前线溃败,天助我也!”张让看到消息,眉目之间多了些喜色。便直接将信件压下,颠倒是非,找了个会模仿字迹的小宦官。把刘敖的名字抹了去。

    王允跟卢植关系深厚,要报复王允,就先剪除他的党羽,把战场的势力推给卢植、袁术,刘敖所做的事情全部抹去,再检查一遍,防止错漏。

    刘宏听到战报,就跟当时看到三军最强的皇甫嵩,被项羽一战击溃损失数万的表情差不多。

    不敢置信,但现在又有了一种不得不信的感觉,刘宏也搞不清楚,明明都已经占优势了,为何还是打不过?

    这个时候张让跟他说,卢植战事不利,三处战场就他战功最小,必然是能力不行,我们可以另派一个人去顶替卢植指挥。

    刘宏,听了之后,眉头皱起,虽然说“事实”是这样的。这可不是个好方法呀。

    实话实说,他刘宏对卢植、皇甫嵩等人,可没有太大好感,毕竟这些大家族出身的人,名气一个比一个大,他的名声是一天比一天坏。

    他们能在前线打仗,还不是我在后方全力支持?在刘宏眼里,三将跟自己是猎人跟猎狗的关系,狗干事不利,名气旺的都快强盛过主人了。

    皇帝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侵害,能力强的皇帝是这样,能力一般的皇帝更要是这样,那些沉迷酒色,只图享乐的一样也重视权利,用权力可以给满足自己指天指地,无尽的欲望。

    可毕竟刘宏,也知道临阵换帅兵家大忌啊,但也不可能不信他阿爸的话。

    秦让见到,皇帝摇摆不定,拿出备用方案,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折中之法。

    太监嗓子高声道:“陛下,不如这样,我们可以像之前一样,派一个人去前线视察,先看看情况,带他回来,如实上报。我观卢植是朝中清廉之士,必定忠心耿耿,若相反,我们及时止损,既能打消陛下疑虑,还不用大动干戈,此两全之策也!”

    刘宏拍手叫好,毕竟这个方法,用的多,每一次用都能给他好心情:“就依,阿爸之言,莫非阿爸亲自前去?”

    “陛下,派我前去不是大动干戈?先前派我去给雁门太守秦温之子秦昊封冠军侯,我带圣旨前去,可是引起了大的动荡呀,陛下需时刻注意才是。”秦让面色忧虑,一顿劝言。

    灵帝轻轻点头:“阿爸,不愧是我之心腹,所言甚是!带朕的旨意前去,顺便慰劳将士,早日打破黄巾,速速安排。”

    张让口中称是,连忙退下,出了朝堂,贼眉鼠眼的左右张望,喊来小黄门左丰。

    “带上圣旨,先慰劳士卒,走时,就私下去向卢植,索要金银,中郎将卢植,两袖清风,到时候你就把这些的罪状上报给皇帝。”说完之后,张上依旧是一副尽在掌握的表情。

    “那如果是他交了怎么办?大人可有预备之案。”左丰询问道

    “愚钝!”

    张让听后,一个巴掌甩在他脑门上,给他长长记性,凌厉道:“若他给了,那我还可以给他添一个贿赂朝廷命官的罪名。”

    左丰听后,知道公公发怒,哪还敢多言,匆匆离去,直接去办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