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争霸巅峰

第26章:工具

    萧骏从豫州离开,路途之中,尽量放慢,同时写了一篇招贤文,用来,拉拢那些因为兵灾。流离失所的人才、百姓。

    “可适,去看看,前面怎么停下了?你去探一探,可是鹏举下的令?”萧骏骑在马上,见到大军停止,不由疑惑。

    “主公,休息片刻,我这就前去。”折可适一抽马鞭,疾驰而去。

    回来之时,折可适眼眶微红,说希望萧骏先去一看。

    萧骏来到一片已是杂草丛生的田野上。

    肉眼可见,到处是死者的遗骸,他们的身上穿的还是春夏之季的单衣。

    萧骏走上前去,上面爬着的虫子,腐烂的尸臭,军中不少人呕了出来。

    岳鹏举,带着他麾下的将士,将这些尸体堆积,开始挖掘一个接一个的深坑。

    萧骏捏住鼻子,叫来众人打扫战场。下令大军后撤,在远处驻扎。

    安排人手,将那些暴露荒原的尸骨进行掩埋,来年的这里,可能长出植被。当然,此地流亡的百姓,可能更希望化作稻粟。

    大军就这样干了两天,军中不少人因此痛哭,他们可能在里面看到相识的人,为之哀痛,以至于伤了身体一天咽不下米水。

    萧骏从地上,捧起一刨土,细看这土还是红的,眼角的泪水不禁下流。

    待风吹起,手便逐渐松下,泥土沙尘顺着风飞了起来,吹到远方去了。

    “愿你们长眠安息,乘着此风,带着灵魂,回到心安故乡去吧。”萧骏,接着又用不同的语言吟了唱了三遍。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萧骏在军中,就获得了极高的尊重,毕竟自己现在的军队几乎都是收编的黄巾军了,在回去的路上,遇到饥饿的他们,还要将他们收编才是,人是救不完的,但能救还是救吧。

    埋葬昔日的战友,望战争早日远离。

    最后实在埋不过来,萧骏只得在自己这里已经成常规的方法,将他们火葬后,再挖再填入土中。

    夕阳西下,众将领开始陆续扎营休息。

    萧骏,看着写着独特字体,第一眼下去,就知道是谁写的了。

    怎么形容呢?人家写字都是一撇一捺看起来井井有条,工整!他的字很是特别,像是小孩拿笔画拼字,断断续续。

    萧骏感叹道:“工匠的技巧,跟艺术家没有什么区别。随着时代的跟进,技艺有很大进步。”

    内容简单明了,是先前吩咐的工匠李定写的:神臂弓已做好,还望速来。

    军器司

    “大人,这是您要的弓弩,在下,已和众兄弟,打造出来了。”李定,双手捧着神臂弓,献给萧骏。

    这神臂弓的结构,与萧骏常见的踏张弩不同。似弓而旋镫。以镫距地而张之。

    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身长三尺三寸,弦长二尺五寸。

    (宋代一尺31.6cm,弓长约1米又4厘米,弓弦是79厘米。)

    听李定做完简单介绍,萧骏也不禁感叹,工匠的精益求精的艺术。

    结合强弓之威,弩机之便。神臂弓,配合上机械巧力,加上脚蹬。萧骏接过来试用一番,很是满意。

    李定说在屋内测试时,他推算有效距离是三百步。

    全力激发,威力之大,在一定距离内,将重型铁片扎甲洞穿,也毫无没有问题。

    萧骏现在手上拿的这支,是他最初发明时的粗制品。以后会做一些强化改进,射程与威力,肯定还能提升一步。

    见李定一副尽在把握,越说越起劲的样子,萧骏也不禁夸赞

    “叔平,为我发明利器,欣喜还来不及,只是你要多加注意,神臂弓现在还在测试阶段,此前我有些操之过急。若非出自你手,暂且不要轻易下令派人制造。”

    “还是多以铠甲,原先弓弩为重,尽量填补上军中空缺。”

    “若因为不合格,发生反弓等危险之事。你们这些人每损失一个,万分心疼都不为过。”萧骏捶胸顿足,嘱托他们多加注意。

    之前招出李定的时候,萧骏的一个想法也在脑中浮现。

    用上10积分点,跟系统,换了一包削好的铅笔。

    “想想,先画一个轮盘,添绳子,手摇旋杆,在绳头加钩子,一个钩子不够,得做双的样式,手摇杆也是一样的。”萧骏在脑海中,构造出东西的样式,通过素描的手法,十分写实的把绞盘画了出来,最后交给李定,让他带师傅帮忙做一批。

    先画完整体的工具三视图,再将各个零件样式,按照一定比例画出,填上名字,添加上李定,看得懂的标注。

    根据系统植入,添上的记忆。

    萧骏知道李定所有的信息,他不是豪族,也不是寒门。

    早年家徒四壁,父母把他卖给了村里的工匠。逐渐大了,上天给了他很高的天分,耳濡目染之下,再配上教导,不到12年时间,师父真传便全部学完。

    原本以为继承了手艺,就可以安稳度日。没想到,碰上兵荒马乱,为了逃难几经周转,来到自己这里,才稍微安定下来。

    自己还拿着《诗经》《尚书》亲自教他识字,知道他是匠人,这个是“木”字,这个是“鐵”字。

    萧骏自己的水平呢,自我估计,当一个教化风俗的博士,这种乡宫,除了召唤人才,应是很少有人,可以在结果和业绩上比过自己。

    若口嗨,说些狂话,萧骏就自称自己是半个大儒。

    自从忙了以后,就很少再讲学了,教化之事,几乎就是给自己弟子,二弟子滕宗谅(字子京),三弟子虞兮(字姬)等一大批人去做,风俗教化的事情,之后交由他们去做了。

    其实并不是,萧骏不想多收弟子,搞到现在,就三个徒弟,继承了自己衣钵。

    萧骏其实也在考虑,要不要抽点时间,写一本类似于工作手册一样的书,但这个时代,不读书识字的人才,是大多数。

    所以这个肯定不能放在第一要务,至少目前不行。

    在此过程中,萧骏听到最多的是两句,第一句是“却”说的,他的能力已经增长到尽头了,不可能再有成长了。他已经到了尽头,学不进去了,你难道要限制,属于他的时间自由?

    “我能教你的都教了,你下山去吧……”

    “第二句话是,学生说的,先生,学业已成,我该走了,还请您不要限制。”

    “下山之后,切记……”

    “能够登堂入室,获取领悟,又能与我同心的弟子,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应该是去兴盛……”

    李定在萧域眼前挥了一下手,再次提高嗓音叫道:“主公,为何发愣?”

    萧域才从回忆思考中惊醒

    连忙振作起来:“刚才交给你的绞盘图,依你的能力预测下,需要多久能够制造出来?”

    做出弩绞盘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希望多一个辅助工具,最好这种东西能装配给全军,碍于条件限制,萧骏并不能保证的每一个招的兵都能开一二石。

    但有了工具辅助,人人都能轻松开一石,甚至是两石。

    李定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也不由得赞叹,其中的技巧配合,说是要用自己的能力,改进一下。

    造出后,可将情况稳定在两石,之后,通过材料或是技巧辅助,争取能获得突破,去开三石弩力。

    李定畅快一笑,像是淘宝物一样。怀着惊奇,指着图片向萧骏打听起来。

    “长弘,你这叫,“涂、化”的东西。怎么这么清晰,还有这纸上的也不是墨渍,怎么做的?还有这笔法,俺也想学学,学了它,俺就能,把读书识字的功夫省下来了……”

    见对方说着起劲,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萧骏赶紧打住,将手一伸道:“停停停,先告诉我,你要多久能做出来。”

    “除去锻造,测试时间,休息时间。我将私下剩余都用上,进行赶工,两天半就成!”李定毫不含糊的回答的

    萧骏眉头一紧:“多省点时间,要不早点起?看看能不能两天做出来?”

    “行!”李定还是一口答应,萧骏一下就知道了,好嘛,低估他了。

    李定盯着萧骏画的素描,一遍又一遍,就像萧骏藏了花一样。

    “长弘,你可不能食言啊,画图之事你一定要教俺。”李定趁着萧骏还没有走出去,高声嚷道,这一下子军器司的大伙都听到了。

    萧骏转身望去,看了半圈,好家伙都在看自己,真的是……有些烦了。

    “大丈夫当光明磊落,如日月皎然。”萧骏心中默念

    萧骏点头答应,无奈笑道:“好好好,等你做完了,我就教你。”

    最后转身,走的时候,萧骏将手摸向李定的口袋,绿皮黑芯,2B铅笔。

    “手挺快的,但这次就给你留着了,可别乱摸索,用完了。不然到了两天后,去学的时候没工具用。”萧骏反将一军,告诫一声含笑离去。

    李定见萧骏离去,也回到了工作的状态,有一股认真的样子,跟刚才截然相反。

    破损的刀枪剑戟,在他手中被打的通红,修回原样,重获新生。

    新造的弩,李定仔细的用更细的墨线,为其,印上刻度痕。

    乒乒乓乓,炉子的燥热,挥洒着汗水,一切又回到了井然有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