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争霸巅峰

第51章:平杨(上)

    岳飞携大军,出沅临,入洞庭之地。

    稳扎稳打,先派熟悉水务的李宝准备船具,因为此前都是陆战,武陵水军建设刚组成不久,先要熟悉当地形水势。

    让军中章楶,率领探子,行军中监察与刺探之事,又让吴喜独领一军,去安抚地方,再次,严明军纪,防止兵将行盗匪之事。

    既然,杨幺劫掠当地,搜刮金银财宝。那肯定结了很多仇人。

    便再遣李浩、郭成、折可适,看看能不能在当地,能不能再争取一些力量。

    岳飞的性格,喜欢亲力亲为,对于杨幺水寨的情况,之前在武陵,在当地老乡们的描述,有点不好判断。

    自己兵少但强,但在水上,很多人先前都没有战斗经验。

    尤其是原先的武陵旧部,还有在黄巾之乱中锻炼出来的荆州军,都被徐勣带去了前线战场。

    有劣势,但也有优势。岳飞的目的,是为了打赢这一仗,优秀的统帅,不仅要想着赢,还要想着,怎么依靠自己的能力,把损失降低。

    所以,战前的情报收集异常重要。武陵府库中的地图,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了,千闻不如一见,出了差错,迷路是小,被敌人埋伏就糟了。

    于是岳飞决定亲自带队,去查看一番。一见到水寨布置,感叹其中门道。

    当地老乡们的描述太过朴素,没法形容,这座营寨的险要。岳飞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自己兵少强攻怕是不行,若想速胜,唯有出奇谋。

    待岳飞回去时,部队已经安营扎寨。大为满意。

    “质夫多劳了,你才带兵没多久,对于征战之事,就已轻车熟路,倒不像个平常的书生。我离开良久,可有情况汇报。”

    岳飞回来时,先绕着走了一圈。见营中大小事物,已经安排妥当,总的来说大差不差。

    再加上章楶第一次带兵,平时在府中,不显山不漏水的,能展现出这样的实力,确实令人惊奇。

    “鹏举,哪里的话。在你走之前,吴喜、可适、李浩都已经各自带队离去,李宝,在整顿船只,搭好水寨后,便一直在操练水军。”

    岳飞暗暗点头,这一切都很顺利,这个时候,章楶又拿出一封信件,递于自己。

    “新任的荆州刺史王睿,琅琊王氏,不愧是名望大族。才刚来不久,就能集结数万大军,没有当地势力支持,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号召力。”

    岳飞仅从信中提到的信息,就得出了自己的论断。

    原来章楶,派出的探子,收回的情报中。荆州刺史王睿,从江陵发兵,携大军前来平杨幺之乱。

    “质夫,觉得如何?难道你是想,我们两军合力,共灭叛贼?”岳飞想请教一下章楶的意见。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讨灭叛乱,王睿打出的旗号跟自己相同,如今,大军刚刚驻扎不久,不管是水军,还是情况都还没熟悉,不可贸然开战。

    “鹏举,你想的太过简单了。荆州刺史王睿,之所以能短时间集结大军,不仅是因为出生名门,杨幺身为一方大贼,若成功,便可借助此事立威。”章质夫将情报又读了一遍,缓缓放下。

    “而此前,王睿并没有带过兵,不知道杨幺的厉害,定然被其所败。如今我们需要休整,不如静观其变,派去探子刺探军情,也好看看,对方的军力如何?”

    岳飞也是这样想的,短时间内,自己和杨幺不能交战,而王睿行军太过于着急,损失在所难免。

    随后又让两员偏将,各带1000人,秘密跟随王睿的大军,他的大军过于张扬,大张旗鼓,只要稍微离得远些,便不会被发现。

    王睿到了洞庭,若立马开战,让二人注意杨幺阵势,与军队船只情况。

    若大败,最好,需尽快收拢一些对方的军阵,然后速速回来禀报。

    说完,二人应诺而去,各点了1000人马向着王睿军的脚步,追了上去。

    洞庭水寨

    王睿正如二人所料,大军完成扎营后,得知杨幺水寨坚固的情况,于是开始拆附近房屋,以做舟船。

    王睿身为一方主帅,没有严格的约束下属,趁着拆屋,进去搜刮别人家的财产。

    致使周围百姓恐惧,尽可能的携带家中财产,逃离兵匪之情。

    附近人去屋空,大军行为也更加,肆无忌惮。

    这些百姓逃离引发的慌乱,很快就通过耳目,传入杨幺的寨内。

    杨幺从金椅以上起身,抽出底下佩刀,带上披挂,点上兵马船三军,嘲笑一声,应对敌方攻势。

    王睿携大军而来,自然轻视敌方,于是派遣造好的舰船,直接进攻对方。

    杨幺跟对方打了一阵,发现敌方攻势太猛,于是佯装败退。

    王睿便催促令使,命人追击。

    随着追击过深,杨幺亲自诱敌,把这些舰船引到了水浅之处。导致王睿派出的水军船舰,纷纷搁浅。

    麾下刘洗、严奇二将,从湖中隐蔽之处,乘小艇包围了战舰。

    船上众人见进退不得,知道大势已去,船舰,船夫,水军纷纷成了杨幺此战的俘虏和战利品。

    王睿因为纵容士兵,更是不得民心,当地百姓没人愿意效力充当向导,反而作壁上观,多加刁难。

    王睿急切的想要胜利,容不得败阵,于是再派人,领军交战,这次放慢进攻,一步一步的推进。

    杨幺见招拆招,想到一条奇策。周伦、全琮二将,见对方竟看准时机,想趁着水势降低,携大军而来,派遣一些空船顺流而下。

    对方见船上无人,又是纷纷抢夺占领,夸耀武功。

    带一部分人上来后,埋伏在船舱内的杨幺军,趁着这个机会杀出。

    以多打少,将登上战船的士兵统统斩杀。再次化解敌方攻势,击破敌军。

    杨幺连战连胜,王睿一时计无所出,本应该是压倒性的胜利,却被打的连连后退,已经不是敲鼓,斩杀逃兵可以控制的。

    王睿见杨幺竟敢有胆出战,大喜。下令战鼓一敲,押上全部的军队,便是与其决战。

    这个时候,王睿的军队刚输了几阵,调动频繁,被折腾的疲惫不堪,两军厮杀,竟一时受挫,占不了上风。

    而杨幺却能临危不乱,一直凭借水军的精锐,以自身长处,配合全力进行回击。

    或出巧计,让应对倦怠,以小股部队与敌周旋,而后方的主力部队,一直没有大损失。

    待到两军厮杀之时。

    杨幺,便知时机已到,也开启了自己的小技能,让全军的武力提了高了一点。战将尽出,全军进攻。

    杨幺一只脚踏在舰船之上,挥动旗子,凭借自身统帅,微操军队。

    “这小儿真是狂妄无比,儿郎们,扬起船帆,莫要放跑一个!”

    话音刚落,杨幺一直留在后方的大船,借着水势冲撞而来,把对方船只,在水中撞得不停摇摆,仿佛下一秒就要翻船。

    将优势一点点拉大,最后,凭借猛攻,奠定了胜局。

    王睿匆忙组建起来的军队,即使装备精良,也抵不过轮番的消耗,再加上军队素质不行,种种因素相加,终于支撑不住。

    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

    王睿在慌乱之间,还被一只流矢射中了手臂,抢了一匹快马顾不上形势飞速撤离,今日战败,只得另寻打算。

    被岳飞安排过来的二将,将战况写好,开始尽最大可能的收拢溃军,同时亲自出面,安抚当地百姓。

    在百姓的帮助下,一些迷失在山林之中的溃军,也被二将收回,归岳飞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