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人

中学生搬柴

    三十七章中学生搬柴

    木柴是农村烧饭、烤火的主要原料。灌木丛中的杂树被人们砍了做柴烧,学校与群众提前预买,就是提前定购,差不多时再搬运。七十年代中学生个头都比较大,能做事。星期五下午一般是劳动课,学校就安排几百学生上山搬柴,那个队伍颇为壮观,走在乡间小路上一字长蛇阵,引起沿途做事的人们的惊呼,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因为路弯且上上下下的。路过我生产队田畈时,大家都指指点点,这孩子是哪家的,那孩子是哪家的。这些孩子就是不一样,长大了都是有出息的人。还是要多读书,才能明事理,才能出去闯天下。本已凉下去的读书心又开始热起来,是呀,不读书只能永远在田地里折腾。刚燃起的希望,瞬间就熄灭了,因为家里本来人口多就是缺粮户每学期要缴费四元钱,到哪里去弄四块钱?核心的问题推荐没有我的名额。我望着那弯弯曲曲的队伍,心,除了酸还是酸。

    收工了,回家吃中饭。生产队管理还是人性化的,家庭妇女提前一小时回家烧饭,确保下午准时上工。洗洗手,喝口水,看看饭还有一会,我又出去溜达一圈再说。我不自觉地来到了发小伙伴的大门外,听到里面那种父母的呵护声,只好默默地走了过去。本想去问一问小伙伴中学的生活情况,此刻放弃了,自尊心在作怪那种被父母宠爱的场面。

    我没有心情逛了,不等妹妹们来找我吃饭就自己回去,在湾下石头大门的石鼓上坐了下来,看着对面的大山出神,中学生,我怎么就成不了中学生呢?实在想不明白就不想了,逞中午的空隙去河里摸点鱼。想到摸鱼我精神就上来了。摸鱼首先将鱼赶到石岩里,家门口的两条河里,鱼喜欢往哪里钻我特清楚,一模一个准。赶紧从石鼓上跳了下来。进门第一句话就是问母亲饭熟了没有?母亲说好了。母亲揭开锅盖,用筷子在饭上插了插,熟了。不到五分钟我就吃完了,用饭碗到了一碗茶一口气喝完了。拿起鱼篮就出去了,什么中学生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