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人

大队农科队

    毕业第二年,大队调我去大队农科队任队长,配了四个队员,其中三个是同学,只有一个人干农活是把好手,五十多岁,叫鄂显贵。各类农业生产都交给他安排。公社有农科站,县里归农业局管。县里农业局派出

    技术员到公社对各大队农科队人员进行培训,我和黄圣显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杂交稻制种,父本、母本,稻种下田的间隔期,移栽的间隔期。确保父本和母本同时扬花,以便母本授粉。全公社就我大队和公社农技站定下来干。县里的技术员十分负责任,会后随我们一起到我大队进行实地安排。我们领到一份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选了一亩比较好的田由鄂显贵带领另两名队员对其深耕细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我和圣显去公社农科站将化肥、农药、领了回来,山间小路我俩扛回来的。

    其他稻种也要下籽了,我们必须抢在其他稻扬花前结束父本和母本的授粉。我们采用了薄膜育秧,比正常育秧提前了二十天移栽。移栽时大队干部、公社部分干部、公社农技站全体人员、我大队各生产队队长全部参加,县技术员也赶了过来。公社领导主持讲了培育杂交稻的重要意义;大队干部讲了如何落实这项工作;县技术员从技术的角度作了指导性发言;我代表大队农科队作了如何干好的表态发言。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公社干部宣布杂交稻移栽开始

    两人拉着尼龙绳,其他人统统下田栽秧。大家老品种栽习惯了,技术人员来回不停地指导,人多好种田,此话真得不能再真了,一亩田不到一小时就栽完了(公社干部有手表)。收尾工作就是我们的事了,我带领大家到河里洗脚,大家没有在大队吃饭。

    由于杂交稻配种需要专门的人管理,这一块我和圣显负责,还有几亩田,三个人就忙不过来了打绿肥、搭埂、还有一条牛要伺候。为了赶上季节,我向大队请求支援,约定一个时间,召开了是生产队队长会议,这一回妇女队长也参加了,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农科队。茶水早已准备好,我们赶紧将香茶奉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秧栽完了,大队干部宣布散会。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我全天候在试验田转,不敢有半点松懈,田里水深不深,长草没有,田埂漏水没有,有黄鳝洞没有,秧生病没有,长虫没有。每一样要观察到位,控制在萌芽之中。苍天不负有心人,父本开始抽穗了,而且正常。过了两天母本也抽穗了,跟预定的时间吻合农技站和县技术员闻讯赶过来,脸上都笑开了花还真成了。中午我们进行了招待,当然是在我家里,因为没有食堂,没有餐馆。买了两瓶明光白酒,一高兴喝光光。皆大欢喜。

    父本开始扬花了,正常。两天后母本开始扬花,我们几个就忙起来了,中午是扬花最盛的时间,顾不上吃饭,帮助父本授粉。动作要轻,一点点都不能伤到父本和母本。干到下午两点才回去吃饭,我早已和母亲讲好把他们都带了回来,。我们喝了两斤八毛冲子,标准的六十度白酒。

    到了稻子成熟的时候,杂交稻配种结束,就是不太饱满,县里的技术员也找不出是什么原因。到了收割的季节,我们将杂交稻打出来风扬干净用袋子装好,县里的技术员给我们三百块钱将稻子带走了。我们农科队的稻子全部卖了也没有这么多钱,我将钱送到大队,大队干部研究了一下,奖励我们一百块。我欢天喜地拿了回来,集体加餐,剩下的钱平分了,工作是大家做的。我们是拿工分的,天晴天阴都有工分,大家都很满意。

    一斤大米零点一三九元,六十度白酒零点八三元,一斤猪肉零点七三元······

    农科队真长了脸,竟然有政府补助。

    这年我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