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1,从高考落榜开始

第11章 红旗厂赶紧改制

    “那如果今年还考不上,你还要继续复读吗?

    你可别真等我毕业,去跟你上课,很丢脸的,嘻嘻!”

    “放心,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今年我一定能考上!”

    “为什么?这么自信?”

    “时不我待!”

    “可是,你至少要提高两百多分,如果想要上云大,需要提升275分,还从来没有人一年可以提升这么多的!”

    “那是因为我以前没来!”

    “吹牛!”

    “我只吹口琴,不吹牛!”

    狄雨彤开怀一笑,然后,很严肃的跟梁继勇说。

    “如果你是认真的,那真的需要下苦功夫了,一年时间,很快的,云大和一中距离很近,我有时间,就会过去给你补习英语的!”

    “不用耽误你太多时间,我只是语法差,周末有空就行了,别因为我的事,耽误你学习,否则,我就另外找老师了!”

    “大学的课程很轻松的!”狄雨彤不以为然的道。

    梁继勇摇头,“如果你只想在大学混文凭,肯定很轻松,但如果想要学东西,时间也会很紧张。

    你是外语系的,英语专业八级是必须的,然后,你又有俄语优势,以后中俄两国的交往会越来越多,俄语也大有用武之地。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语言学家,不仅仅要学会外语,还得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

    狄雨彤诧异的看着梁继勇,“感觉,好不真实,这真的是你吗?”

    “如假包换,只是以前,你们只看到了我一面,这些也不全是我自己的念头,大部分都是从我大哥和二姐那里搬来的,我这叫拿来主义!”

    “这还差不多,不过,你真的变了好多...到了,进去坐一会吧!”

    “算了,太晚了!”梁继勇摇头。

    “没关系,我爸爸是夜猫子,现在肯定还在工作呢,最近厂里的两条生产线出了问题,他经常加班到十二点!”

    “那都是建厂时的设备了,工作三十年,早该退休了!”梁继勇无语的道。

    “哪有钱啊,你别看咱们红旗厂现在还能维持,但也风光不了多久了。

    哎,要是真走到停产停工那一步,我们比红星厂和国棉厂都好不到哪里去,以后毕业了,还不知道有没有工作呢!”

    狄雨彤也开始担心起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学的这个专业现在很吃香,至少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会被淘汰!”

    “希望吧,进来吧,你喝汽水还是健力宝?”

    “不喝了,今天喝了太多汽水,一肚子气泡,你去收拾东西吧!”

    “好吧,你想喝什么自己拿,我爸爸应该在书房,我在家洗了澡再过去,你可以跟我爸爸去聊聊天,他前两天还问起你呢!”

    “哦!”

    梁继勇对狄雨彤的父亲很熟悉,她的父亲名叫陈维,这是后来改的中文名,原本是叫维克多,至于全名,梁继勇真没记住,老长了。

    狄雨彤刚刚上楼,一楼书房的门就打开了。

    一个身材高大,卷发中年走了出来。

    他明显的混血特征,颇有几分美男子的味道。

    陈维四十出头,微笑的眼神之中,带着沧桑,从他十岁之后,生活的磨砺,就一次次在捶打他。

    “小勇,请进来吧,正要问你一些事情!”陈维说话,总是商量的口气。

    “陈叔,你还没休息啊!”梁继勇走了过去。

    陈维退回书房,书桌上摆放着几张复杂的设计图纸,旁边还有一些标尺和绘图工具。

    “坐吧,喝点什么?”陈维问道。

    “不用了!”

    “西瓜汁吧,我刚刚放进冰箱,现在还不太冷!”

    陈维给梁继勇从冰箱里取出西瓜汁,在透明的水晶杯里,倒了七分满。

    “谢谢陈叔!”

    “下午我去家里,你父亲说,你要去复读,准备考大学!”

    梁继勇点了点头。

    “今年你的成绩是275分吧?”

    陈维对于梁继勇的事情很清楚,因为有一个对梁继勇热情似火的女儿。

    梁继勇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这个成绩太低,流露出太多尴尬。

    “以前的成绩,只属于过去,只要你真的下定决心,我觉得,其他问题,都不是难题。

    当年我高考的时候,连初中的基础都没有,只要你有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我相信,光明就在眼前!”

    梁继勇笑着道谢,陈维的确是一个励志的典型,谁也不会想到,当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居然成为了红旗厂第一个大学生。

    这其中的艰辛,只怕没有人能够体会。

    陈维又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同时,也隐喻,让梁继勇在这一年之中,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或许,也是有和其他人一样的担心,只是没有说出来。

    可能,所有人听说梁继勇要去复读,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又要给苏家的小丫头当护花使者。

    “今天我过去的时候,提到少安,你父亲似乎有话没说,是不是少安遇到什么困难了?”陈维看向梁继勇。

    梁继勇迟疑了一下,也没有说出来,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大哥毕业了,可能是工作上的事情还不太明确!”

    “我晚上和少安通了电话,兵工706所,已经接受了他的档案,不是工作的问题,小勇,我希望你能跟我说实话,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

    显然,从大哥和父亲那里,陈维都没有获得准确的答案!

    梁继勇无奈的挠了下头,思考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我大哥准备出国交流学习两年,费用不太够,不过已经有着落了!”

    “出国学习,即便是公费,额外的生活用度,也需要十万以上,你父亲工作了三十年,连一只扳手都没有往家里拿过,这些钱怎么解决?”

    陈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然,他是技术总工,工资比梁达宏这个后勤处长还高一档。

    但是,他同样没有额外的收入,而且,因为家庭的原因,他还需要去关照继父的几个孩子。

    虽然他和那几个兄弟姐妹,都没有血缘关系,但如果不是继父,他也无法度过那段苦难岁月,更别说考大学,政审就过不去。

    虽然母亲和继父,都相继离世,但他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继父的孩子们。

    因此,他手里的积蓄,也不多,甚至比不上梁家。

    “陈叔,这事我们可以解决,您不用操心!”梁继勇说道。

    “十万块不是小数目,而且在你父亲不同意少萍去岭南工作的情况下,谈何容易。哎,这世道,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却被区区几万元难住,反倒是那些...”

    陈维摇了摇头,或许是生活经历,让他谨言慎行,不愿意提起一些事情。

    梁继勇自然知道,陈维心中所想。

    “这样吧,这件事,我跟孙书记说一说,他对少安印象很好,我们红旗厂出的第一个博士,总不能为了这五斗米折腰!”

    “陈叔,这,不合适吧,我大哥不太可能回红旗厂工作,要是让厂里拿钱,别人会说闲话!”

    梁达宏一辈子都没有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如果红旗厂承担了大哥求学的费用,肯定会有人说闲话。

    从梁继勇的心理出发,为了几万块钱,让老爹一辈子的清名受损,不值得。

    而且,他也已经有了赚钱的思路。

    “少安现在已经是国内很有名气的机械专家,正好,厂里的生产线出了问题,也需要他出点力,明天我跟少安联系一下,然后再决定!”

    “那生产线,还能修吗?”梁继勇有些疑虑。

    陈维叹口气,“按照当初的设计寿命,的确是该淘汰了,但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果更换新的生产线,至少需要投资数亿资金,这钱,现在根本没着落。

    不过这两条生产线,基础都很好,这些年修修补补,如果方案合适,大修一次,还能再维持两三年。

    希望到时候,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吧,否则,我们红旗厂,也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陈叔,我听说一直在喊什么改制,怎么光打雷不下雨啊?”

    “改制牵扯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就算是改,也还有红星厂,国棉厂在前面,咱们红旗厂,还能维持!”

    梁继勇听了这话,知道在绝大多数红旗厂职工心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改制的。

    从国营大厂,成为私营或者合资的股份制企业,他们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

    “陈叔,我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人,对红旗厂有感情。

    可是,我说句不该说的话,感情不能当饭吃。

    咱们红旗厂,现在情况比红星厂、国棉厂还稍微好一点,真要再等一两年,弄到红星厂那种境况,就更不值钱了。

    趁着咱们这船还没沉,赶紧找人合作,购买生产线,技术革新什么的,总之,再拖下去,肯定死翘翘!”

    陈维有些诧异的看着梁继勇,这些话,绝对不是其他人教的。

    而这些话,如果从梁少安口中说出来,他不奇怪,但却是从梁继勇这个小孩子口中说出来,就让他惊奇了。

    “陈叔,下面工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现在厂里的前途很担忧,红星厂国棉厂的例子摆在那。

    咱们红旗厂职工最多,规模最大,真要是拖下去,以后,咱们厂里不知道多少人要没饭吃,多少青工会被逼成社会上的杂皮。

    还有那些女工,都是我们一起长大的姐妹,这话说着不好听,但到时候真发生了,你们这些厂领导,是要被戳断脊梁骨的!”

    梁继勇的话,让陈维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这话,不好听,不好受,但却是真真正正的忠言逆耳。

    他自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但如果红旗厂停产停工,工人没饭吃,厂里的姐妹一批批去做皮肉生意,他陈维走出门,也抬不起头来。

    陈维站起来,来回走着,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可是改制,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也不是几个厂领导坐在一起,说改就能改的。

    他们是国营大厂,现在所属权在省里,改制、怎么改,是需要经过省委常委会才能决定的。

    陈维是技术总工,负责技术,但并不是就不懂管理。

    难,太难了。

    因为他懂技术,更了解红旗厂的现状,知道红旗厂和其他企业的差距。

    如果不是因为行政干涉,只怕他们的销售早就瘫痪了。

    但又能维持多久?

    这一次,设备又出了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再有行政干涉,不合格的产品,别人企业也不会用,总不能赔钱替你兜着吧。

    “难,难如登天啊!”

    陈维无奈的又坐了下去。

    “陈叔,想要等上面的命令下来,估计不拖个四五年,不等咱们红旗厂彻底烂了,是等不到的。

    可是对于那些官老爷来说,咱们就是一个企业,改好了,是自己的政绩,改不好,顶多就是挨个批评。

    但是,红旗厂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工厂,更是家,无论在这个家里,有过多少高兴不高兴的事情发生,这就是我们的家,厂子要是烂了,我们的家也就没了。

    是眼看着我们自己的家烂下去,还是自我救赎,我觉得这是咱们红旗厂每一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了。

    基层工人,只要有口饭吃,什么时候都好说,就是明知道厂里有些领导吃点拿点,也顶多就是发发牢骚。

    可如果下面工人都没饭吃,那肯定会闹事。

    咱们红旗厂工人,比红星厂和国棉厂加起来都多,真闹出事来,谁也兜不住。

    到时候,可能就不是拿一两个没什么背景的领导泄愤能解决的了。

    我就不信,孙书记和陆厂长看不出来这些?或者说,人家那两位,背景深厚,说不定哪一天,就去省里了,但其他人可走不了!”

    这些话,有些出格,很出格。

    陈维错愕的看向梁继勇,似乎有些回过神来。

    “小勇,这些话,是谁让你说的?”陈维感觉,这话,后面这些利弊分析,绝对不是梁继勇自己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