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意志

第二十四章 蟑螂

    网络上的弹幕比原来更疯了。

    “这一届政府可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干啥啥不行,甩脸第一名!”

    “我宣布,这句话一定会火,‘明天该干嘛干嘛,其它的无可奉告’!”

    “号召大家人肉这个姓辛的,人民官员就是这样当的吗?纳税人养着你们就是让你们这样服务我们的吗?”

    “我送你四个字,失!望!透!顶!”

    “只有我对明天就要回去上班更失望吗?”

    正在梁辰烟也想发表一些言论分析这场闹剧和声讨这位官员时,姜愈说:“甫森,我好像认识他。”

    梁甫森眼睛亮了一下,看着姜愈问她:“你想起来了?”

    姜愈:“所以,我是真的认识他?”

    梁甫森点头:“记得多少?”

    姜愈似乎很努力地想了几分钟,说:“很少,我们是不是同事?或者,同学?”

    梁甫森:“都是。”

    电视里辛市长甩手离去以后两个主持人开始了一轮反讽的互动,把网络上的骂战又掀起了一轮新的高潮。这两位主持人应该就此一战成名了。

    这位市长也是多年不鸣,一鸣惊人。

    梁甫森告诉姜愈,那位市长全名叫辛怀恩,是他们在S大的同学,跟姜愈是一届的,那时他们俩关系还不错。后来两个人都留校了,还曾是一个实验室的同事。

    “咦,那这些年怎么都没见你们来往呢?”梁辰烟好奇道。

    梁甫森:“道不同不相为谋吧,他后来升官了,这些年专心从政,我们做科研,也没有多少共同话题。”

    “哦,那后来呢?后来怎样?老爸你和老妈是大学同学,那是不是在大学就谈恋爱了?你们俩谁追的谁?”梁辰烟的注意力很快就跑偏了,尤其讲到老爸老妈年轻时候的浪漫爱情故事,她更是想要刨根问底。

    梁甫森笑着说:“自然是我追的你妈。上次不是问过了吗?”梁甫森指的是那晚他们相认的时候聊天两人讲到过这些。

    “哦哦,我一激动就讲话不过脑子了。那么,是怎么追到的,都发生了什么,我妈是什么时候答应你的,真的是因为那句诗吗?第一次牵手又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吻呢……”

    她没说完,头上吃了姜愈一记爆栗,她带着笑容责备她:“你还问这个呢,你怎么不问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哈哈哈,如果可以说的话,我也不介意知道哈哈哈……”

    这一家人的话题,要不是姜愈时常拉一拉,总是会跳到不知道世界的什么角落里去。

    “后来辛怀恩跟我还有交集吗?应该不止这么简单吧?”姜愈问梁甫森。

    梁甫森点头:“他也想追求你来着,但因为有我,他知难而退了。”

    本来已经停止了笑的梁辰烟又开始了捧腹:“哈哈哈,还有狗血三角恋啊,老爸你快说!”

    姜愈给了父女俩各一个白眼,正色道:“说正事。”

    梁甫森给了母女俩一个爱莫能助的微笑和耸肩:“关于辛怀恩,我就知道这些。”梁辰烟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黯淡了下来,好像听不到八卦是什么终身憾事一样。

    但姜愈脑子里思考了好些天的思路突然在这一刻清晰了起来,也许是越来越多不相关的事情渐渐有了联系,也许是梁甫森的回归让她心情愉悦,头脑灵活,她说:“我好像记起了一些其它的事情。”

    她的眼睛开始炯炯有神起来:“我之前在实验室里发现过什么对吗?小曹说的‘不死酶’是辛怀恩还跟我是同事的时候就发现了的对吗?”

    梁甫森点头:“你来说吧,你不记得的我来补充。”

    姜愈开始娓娓道来。

    辛怀恩和姜愈都在S大读完了博士,并且留在了学校任教。

    再后来,辛怀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交技能就开挂了,在姜愈还醉心于教学和研究的时候,他已经长袖善舞地成为了系主任的备选人,并且是他们一起做的一个科研项目组的组长。

    梁甫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具体是做的什么科研项目,因为专业有所交集,他们夫妻俩有时也会交换一些学术意见,但是所谓隔行如隔山,如果遇到很细节的问题,他们互相就不太能提供什么真正有用的建议了。

    但有一天,姜愈突然下班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找梁甫森交流,可惜梁甫森那天在公司加班。于是她只好跟梁辰烟两个人吃了饭,辅导完作业,安置她去睡觉,然后才给梁甫森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姜愈很少这么连续打电话追问梁甫森的行踪,他便意识到了可能有事,便急匆匆地想要结束了加班赶回来。

    但姜愈出人意料地让他别回来,说自己去找他。梁甫森便焦急地站在公司门口等到了姜愈。

    两个人简单拥抱了一下,梁甫森问:“怎么了,好像很着急找我,没出什么事吧?”

    姜愈笑着摇头,一脸按捺不住的兴奋,却故意用平静无波地语气说:“是好消息。”

    梁甫森挑眉:“说说看。”

    一开始是他拉着姜愈往公司走,但姜愈显得很兴奋,最后变成了她拉着梁甫森往实验室走。她以前也来过梁甫森公司,熟门熟路。

    走进了实验室,姜愈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个载玻片,放在了一个显微镜下,示意梁甫森去看。

    梁甫森低头,一只眼睛凑近那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会。

    从形态上来看,那东西好像是一种酶,有着螺旋形的分子结构,但对于生物学和药学博士来说,他们看过的酶实在是太多,基本都能认得常见的酶,可是这个酶又跟常见的那些不太一样。它的多肽链旋转并不长,在分散的螺旋结构中间裹着一团圆形的东西,表面不平整。

    梁甫森仔细看了看那物质,又看看姜愈,探寻着问:“那中间的是它的活性中心吗?”

    姜愈笑了,她知道梁甫森跟她猜测一样:“我觉得是的!”她兴奋地说,然后虽然很激动地想要分享更多信息,却又想等着梁甫森问更多的问题。

    “好好,如果它的活性中心特别大的话,说明它的催化能力特别强。”

    姜愈继续点头,这在医学生眼里是常识,她兴奋地说:“是的,你绝对想不到它能消化掉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姜愈卖了个关子:“你再好好看看。”

    梁甫森继续观察:“所以这是一种新发现的酶吗?我不认得。”

    姜愈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和喜悦了,频频用力点头,看得梁甫森忍不住去摸她的头,自己老婆几十岁了怎么还是这么可爱。

    “你发现了一种新的酶!你怎么发现的?你怎么这么厉害!”

    终于说出来了!姜愈开心地跳起来,跳进了梁甫森的怀抱里,幸好梁甫森了解她经常在高兴的时候做出其不意的动作,立马伸出双臂来接住了她。

    “我是不是很厉害?”

    “超级厉害的。快给我讲讲怎么发现的。”

    “不,不重要,有个问题更加重要。”

    “是什么?”

    “其实,它也不算是酶,它跟酶的分子式很像,可是众所周知,酶是人类身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对人体百利而无一害,可是我担心这种‘酶’可能在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一些有害的物质,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想让你帮我看看怎么能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它会释放有害物质?你接触了?你没事吧?”梁甫森一下抓住了重点。

    姜愈点点头,又摇头:“我也不知道。等下跟你细说,你先看看。”

    “你真的要我看吗?”

    “不行?”

    “你们项目组也很厉害的,你为什么不上报这个发现,然后跟你同事一起研究?”

    “也不是不行,可是我今天才发现的,我想第一个跟你分享。然后,对于毒副作用的研究,我还是觉得你厉害一点,我想自己有了更多数据以后再上报,甫森,我其实有点担心这不过是一个早已被科学家发现过的东西,你说我怎么可能那么厉害嘛,或者,我怎么可能那么幸运嘛?”

    梁甫森虽然很信任自己妻子的学术能力,但也不是盲目地信任,于是两个人决定稳妥起见,细细研究一下这个从未见过的类似“酶”的物质,并多查一下国内外的文献。

    那晚两个人在实验室里待了整整一个通宵,差点没赶上第二天给梁辰烟做早饭。

    但是做研究哪里可能那么顺利,他们一起研究了好几个星期,唯一确定的是这个酶真的没有在任何文献上出现过,也就是说,姜愈真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未被人类认识的酶。

    他们暂且称这个物质叫做“酶”,因为它的分子式和形态跟酶非常类似,至于它为什么不跟其它酶一样做个百分百好酶而是一把双刃剑甚至还会祸害人类,他们也不懂,只能继续研究。

    而它的毒副作用什么的,他们用梁甫森的小白鼠做了几轮血液注射实验,也只是确认了会有让动物头晕无力,或者短暂意识模糊的成分,可是到底是酶里面释放了什么成分,却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成分,就没办法对症下药找出抑制这些毒副作用的办法。

    “好好,你到底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你会一开始就知道它有怎样的毒副作用?”梁甫森再一次追问这件事。

    姜愈告诉他,前一阵子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她在实验室楼下垃圾桶边上看见一只蟑螂。

    她想也没想就一脚踩了下去,可是抬起脚的时候发现脚底有些蓝色的粘液,非常奇怪,普通的蟑螂都是跟他们身体颜色接近的粘液,她从没有见过身上有蓝色血液的蟑螂。

    于是她就忍着恶心把那蟑螂的尸体捡了起来,回到实验室,夹去了显微镜下看。

    这一看,她发现这只蟑螂其实也不是常见的蟑螂,跟她所知道的品种都不太一样。

    这只蟑螂,大多数结构像美洲大蠊,但又有些构造比美洲大蠊更高级一些。姜愈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她觉得这只蟑螂是进化了的美洲大蠊。

    于是姜愈花了很多时间细细探究这只几乎被自己踩烂的蟑螂,更令她惊奇的是,她发现这只蟑螂体内有一种非常有活性的物质,姜愈花了一些时间提取出来了这种物质,并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

    恰好那几天她看了不少关于塑料垃圾无法处理严重污染环境的新闻,脑子里本来就一直在想有没有东西尤其是生物制剂可以处理塑料。

    她在某一次实验中惊奇地发现,这种从蟑螂体内提取的酶不仅可以分解消化普通的有机物,真的还可以溶化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