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福

第5章 合元

    “咚、咚……”

    清晨,天光未亮,千尺山上响起一声声钟声。

    “起床!快起床!”

    杂役弟子们打开房门,把新入门的众弟子们全都叫起。

    丁寿昌不紧不慢地穿衣裳。

    下穿长裤,上穿白色中衣,外面套一件米白色的道袍,脚上穿棉袜,蹬一双双脸云履鞋。

    满头乱发用力扭成一团,拿木簪插紧。

    他穿戴完毕,旁边陆弘在一遍遍的盘头发,另一个室友则在翻找东西。

    一番折腾,太阳完全升起时,众人终于汇聚在青石广场上。

    山主再次站在石塔外。

    “从明天开始,每天日出之前,所有人必须抵达广场,否则罚没当天的‘金脂粥’,听到了吗?”

    “听到了。”

    “上粥。”

    杂役们抬着粥桶,拿着碗筷上来,给丁寿昌等人盛粥。

    还没有轮到丁寿昌,但是他已经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芳香,忍不住流出口水,舌头上的伤口传来阵阵刺痛。

    “大名鼎鼎的金脂粥,总算喝到了!”

    “真香。”

    陆弘站在旁边,探出脖子看向粥桶,小声道:“寿昌,你听过金脂粥吗?”

    “没有,你知道?”

    “嗯,金脂粥只有我们宗门才有。我爹说进了谷神宗,就算学不到真传,喝几年金脂粥也不亏。”

    丁寿昌咽了咽口水,问道:“有什么用?”

    “不知道,我爹没说。”

    很快,粥桶走到两人跟前。

    丁寿昌捧着碗,看着一勺米粥落入碗中,不禁眼睛一亮。

    米粥像一勺金色的蜂蜜,米粒和粥水融在一起,晨光下表面泛着一层略显耀眼的金光。

    他吃下一勺,顿时满口生香、生津。

    不需要专门吞咽,米粥像水一样,顺着喉咙流淌下去,经过的地方全部染上一层暖意,十分舒爽。

    巴掌大的小碗,仅十多勺就吃的一干二净。

    丁寿昌吃完后,拿着勺子把空碗又刮了一遍才作罢。

    “好香啊。”

    金脂粥喝完了,可是唇齿之间的香味久久不散,其中有米香、稻草香、花香等。

    肚子里暖烘烘的,像揣着一个暖炉。

    陆弘拿着空碗,询问回收碗勺的杂役弟子。

    “只有一碗吗?”

    “对。”

    杂役接过饭碗,见丁寿昌的碗里刮得一干二净,连一层米糊也没剩,顿时心生不满。

    金脂粥是新入门弟子的福利,千尺山杂役们的福利就是刷锅涮碗的“粥水”,他们称之为“黄粥”。

    丁寿昌这种弟子是杂役们最讨厌的。

    可是双方地位悬殊,即便心中厌恶,杂役弟子也不敢表露出不满,一言不发地带走碗勺。

    吃过早饭。

    山主走出石塔,凌空站在丈半空中。

    “修行之始是从后天凡胎中淬炼精元,引入脐下三寸,重新打开丹田,补足先天一气。”

    “淬炼之法不止千万,今日我传你们一道《合元六十四式》。”

    “拳法包含三部分,呼吸吐纳、拳脚招式、导气运行。我们先学招呼,接下来我打一招,你们学一招。”

    “第一式,双分掌。”

    山主双足分开,双手虚拢,略显松垮地抬至胸前。

    丁寿昌照样学样。

    “第二式,龟踩背。”

    山主抬起左腿,十分缓慢地迈出去,动作神似老龟伸腿。

    “第三式,托云手……”

    仅仅几个动作,排列整齐的队伍很快就开始散乱。一招一式全部打完,三十余人已经乱成一团。

    丁寿昌跟着打完一遍,暗暗蹙起眉头。

    刚才余光瞥过其他人,发觉不少人的拳法很熟练,动作舒展,招式精准,远比他强。

    就连陆弘,打得也比他好。

    他小声问道:“陆弘,你学过这套拳法?”

    “没有。”

    “那你怎么打得这么好?”

    陆弘笑着道:“我学过《童阳拳》、《小飞天步》、《揽月手》,有些招式很像,我就照着做。”

    丁寿昌心中暗惊。

    场中三十余人同时入门,看似起点相同,可是有些人已经领先一步。

    若不快点追上,以后差距必然越来越大。

    “双分掌。”

    山主开始第二遍拳法。

    丁寿昌不敢再乱想,收敛心神,仰头看去,认真学习山主的一举一动。

    ……

    上午练习动功。

    下午学习静功。

    午后,三十多人坐在学堂内,每人一张窄几,上面放着刚发下来的《万字书》、《仙藏御览》、《地象》等。

    还有一本《合元六十四式》的招式图谱、呼吸诀窍和行气路线。

    讲台上一个年迈夫子对着书本,讲道:

    “天地构精,阴阳布化,分灵道一,人受其生。”

    “此句讲,天是阳、地是阴,在天地交感,阴阳变化之中,产生了先天一气,它就是人的根源。”

    “人始受身,构气凝精,一月血凝,二月兆胚……”

    夫子一句句的解释。

    讲的东西乏味、无趣,开始还有很多人耐着性子听,后来走神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丁寿昌听得兴趣盎然。

    他见识少。

    第一次接触修行,夫子繁琐的讲述让他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先天一气,以及为什么要先学拳法。

    先天一气生于天地阴阳,乃是人的根本。

    和陆弘说的不一样,人体内的大部分先天一气,在母胎中演变成胎胞、五脏、皮肉等。

    修行《合元六十四式》就是从肉身中淬炼出精元,重新滋养先天一气。

    第一堂课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等到结束时,仍然坚持听讲的只剩下寥寥三五人。

    夫子对此毫不在意,合上书本,面无表情离开房间。

    沉寂了一个时辰的学堂立即热闹起来。

    陆弘抱着书,找到丁寿昌。

    “寿昌,我们也去拜山吧?”

    “什么是拜山?”

    “就是拜访各山的师叔,让师叔留下我们当道童。”

    丁寿昌有些疑惑,问道:“为什么要去当道童?”

    千尺山的课程很少,早上、下午各一节课,其余时间自己安排,他本打算回去练习《合元六十四式》。

    “有好处。”

    陆弘也说不清楚什么好处,蹙起眉头道:“反正我爹说,让我去拜访‘三山四岭’。”

    丁寿昌意识到了,其中必然有蹊跷,挪开地方,让陆弘坐在旁边。

    “什么三山四岭?”

    “三山是长昼山、金泥山、解剑山,四岭是双极岭、黄龙岭、翠云岭、五峰岭。”

    二人说话间,俞鹿灵带着一个同龄少女走到旁边。

    “你们去解剑山吗?我姑姑带我去拜访一位师叔,我带你们一起去。”

    “好。”

    一行四人离开学堂,立即朝山下走去。

    路上时,丁寿昌又问了一遍才知道。

    千尺山的弟子,养出气根后需要前往各山拜师,由各自的师长传授炼灵养元之法。

    拜师时,既是弟子选师父,也是师父选弟子。

    众多山峰中,以三山四岭的修士实力最强大,拜师机会渺茫。

    趁着年纪小给师叔师伯当道童,是一条拜师的捷径。

    ……

    一个多时辰后,一抹剑光落在千尺山的山脚,现出一大一小两个人影。

    “小师弟,我不方便上去,你自己上山吧。”

    “辛苦师姐送我回来。”

    丁寿昌站在山脚,目送陌生师姐离去,心中十分落寞。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次机会主动送到手边,可惜他没有抓住。

    方才在解剑山上,一位师叔考校他们的剑法,四人中只有他不会用剑,一个回合便被淘汰。

    一步步朝山上走去。

    看着蜿蜒曲折、不见尽头的台阶,丁寿昌心中第一次产生动摇。

    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养出气根,能不能追上别人的脚步,能不能修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