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福

第24章 伐木

    紫梅崖附近的几座山峰全部空无一人。

    其中一座山峰,在靠近山巅的地方,有一块形似靠椅的缺口,一块长宽十余丈的平缓空地,背靠大山,正面朝阳,不远处还有一条山溪。

    空地上布满乱石,石缝间钻出十几棵碗口粗的树木,还有一丛丛荆棘杂草。

    丁寿昌站在一块石头上,眺望远处。

    “师姐觉得这里怎么样?”

    狐兔没有离开,一直在紫梅崖下等候,在丁寿昌下山后又继续跟在旁边。

    “你想在这里开辟洞府?”

    “对。”

    她缓缓摇头道:“栖真山不缺房间,不如我们一起回去,和我家小姐商议之后,再做打算。”

    丁寿昌笑着摇了摇头。

    栖真山再好,俞鹰瞵再器重他,过去也是寄人篱下。

    在树干上借力生长的藤蔓,很难长成参天巨物,想要成材,只能自己扎根,自己成长。

    双极岭是一块很适合扎根的沃土,他作为听雷座下的大弟子,留在双极岭,大有可为。

    “有斧子吗?”

    狐兔取出一把双头斧。

    “要斧子做什么?”

    丁寿昌接过斧子。

    斧长三尺,斧刃犹如满月,日光下闪烁着刺目寒光。

    “好斧。”

    他掂量两下分量,抡起斧子,重重地劈出去,旁边一棵碗口粗的树木瞬间齐根而断。

    “别!”

    狐兔神色一惊,略带慌乱地扫过天空,见丁寿昌还要抡斧,赶忙阻拦道:“别砍!”

    丁寿昌疑惑地看过去。

    “怎么了?”

    狐兔摇头道:“我不清楚双极岭的规矩,不过你们这里肯定有一条,不许随便砍伐树木。”

    “开辟洞府也不能砍?”

    “不能。各山开辟洞府,大多是找山主商议,与附近邻里协商后,才可以破土动工。”

    丁寿昌蹙起眉头,思索片刻后,看向狐兔。

    “师姐,你不该告诉我这个规矩。”

    说完笑了笑,道:“不过我可以装作没有听到。”

    丁寿昌再次抡起斧子,劈倒一棵怪树。

    这件事别人不可以做,他可以。

    他刚加入双极岭,什么都不知道,又没有师父管教,就算有人追究,也可以推给听雷。

    狐兔神色担忧,做贼一般四面环顾,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出来阻拦这才逐渐放松。

    “师弟,你太鲁莽了,没有宗门和双极岭的许可,就算把树砍光了,也没有人敢过来盖房。”

    “他们不来我就自己盖。”

    ……

    双极岭以眠虎洞、羽龙峰的实力最强,双极这个名字也是因它们而来。

    眠虎洞外,一个金眉金目的中年人,施展出“揽阳天视法”,借日光窥探数里之外的场景。

    阳光在空中幻化出一幅场景:

    乱石上,一个年轻人抡起斧子、锤子、长剑等,清理山上的乱石、树木、杂草。

    旁边还有一个貌美女修,铺设地毯,支起茶炉。

    “听雷子,终于忍不住了吗?”

    中年人是眠虎洞正烈真人,也是眠虎洞一脉的当今脉主。

    当家人需知柴米贵。

    正烈身为脉主,除了修行之外,还负责调和双极岭各个山峰的灵气,代管双极岭的各种财产,包括山上种植的草药,宗门外各处灵地送回来的天珍地奇。

    此外,还负责一件关乎各脉修行的大事——

    分药饵。

    双极岭的药饵由正烈和羽龙峰一脉的脉主分派。

    虽然听雷实力不俗,根底超凡,但是一直超然于外,不参与双极岭的事务,也不拿药饵。

    “哎。”

    正烈叹了口气,预感到了一场纷争即将袭来。

    座下大弟子刚入门就触犯山上的规矩,正烈怀疑这是听雷的手笔,他认为听雷在投石问路。

    “庆禾。”

    “师父,什么事?”

    “你去观察一下这个……”

    他指着阳光中的人影,问道:“听雷子的徒弟叫什么?”

    “听说叫丁寿昌。”

    “你去盯住他,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

    ……

    经过大半天的休整后,山上看起来更乱了,树叶、树枝、断木等横七竖八地倒在乱石上。

    仅有的一片空地上,丁寿昌坐在地毯上,神色愉悦。

    狐兔坐在长几后,递过一杯茶水。

    “你在开心什么?”

    丁寿昌接过茶杯,笑着道:“我的房子成了。”

    狐兔看向乱糟糟的石堆,十分疑惑。

    “房子呢?”

    丁寿昌喝下一口茶,笑着道:“我一整天都呆在山上,师父肯定知道,他老人家没有撵我,难道不是默认我可以留下?”

    盖房最大的困难不是盖房,而是不能盖。

    他等了一天,一直担心听雷赶他。或者双极岭的其他人出来赶人,而听雷却不阻拦。

    万幸两种情形都没有出现。

    狐兔摇了摇头,问道:“然后呢?房子盖好了,你准备一个人住在这里修行?”

    丁寿昌眨了下眼,笑着道:“紫梅崖近在咫尺,双极岭中也不缺师长同门,山外还有鹰瞵师叔可以请教,我可不是一个人。”

    “我问的不是这个,而是……”

    狐兔忽然停下,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摇头道:“有些东西你不懂,有时间和我回一趟栖真山。”

    她问的是财、侣、法、地,尤其是财。

    修士,虽然追求自然之道、清静为先,但是同样需要外物辅佐,需要修行资粮。

    丁寿昌知道她的意思,不过没有点破。

    时机未到。

    他现在只是一棵小树,最重要的是扎根,而不是和大树争夺阳光。

    天色渐晚,狐兔起身告辞。

    “我先回去了,明天早上再过来。你需要什么东西,我明天一起带来。”

    丁寿昌想了一下。

    “我缺凿子、锯子、绳索……”

    说了一大堆盖房要用的东西,又道:“还缺水桶、锅灶、碗筷、被褥……”

    ……

    明月当空,万里无星,一轮硕大的银盆悬在天上,洒下柔和银光,照得山上犹如白昼。

    丁寿昌盘坐在石头上,运行《仓廪入气功》。

    大约一炷香后,他感到心神疲惫,缓缓停下法门,睁开双眼,看过月亮的方位后,眼中闪过一抹欣喜神色。

    “一炷香吗?”

    炼灵养元,十分耗费心神,一般人可以修行一刻钟左右。

    而他足足修行了一炷香,而且还没有到极限。

    书上说的,心神不宁、气血躁动等迹象从未出现,他只感受到了天地的安宁,以及自己在天地之中的渺茫。

    “这么算的话,修行速度可以比普通人快一倍。”

    丁寿昌回顾修行时的心境,隐约知道了缘由。

    修行是效法自然,越契合自然,修行越顺利。

    自然包括一切所有,日升月起,四季更替,亿万生灵,饮食劳作等。

    今天劳作一天,在劳作的过程中,顺应本心,不自觉间融入了自然。

    若是坐享其成,住美舍,享珍馐,凡事都由他人代劳,看似节省心力,其实反而离自然越远了。

    “自然之道,行之为上,不行则不至……”

    直至此时,丁寿昌才明白当初在千尺山上学到的一些云里雾里的道理,究竟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