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福

第46章 邀请各方

    朱笔山,山上弟子众人。

    一个眼神清亮的圆脸年轻人匆匆下山,远远看到一个魁梧身影,举起胳膊招呼。

    “寿昌哥。”

    丁寿昌笑着回应。

    “二蛟。”

    吴蛟快步穿过人群,笑着道:“寿昌哥,找我有什么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吗?”

    “不是,我以为……”

    吴蛟赶忙解释。

    丁寿昌笑着摇了摇头,带着吴蛟走到附近一个凉亭坐下。

    “最近学到什么东西了?”

    吴蛟神色沮丧,叹了口气,摇头道:“我还是不会画符,师叔说等我画成一张金剑符时收为弟子,我画了好多次都没有画成。”

    “我记得去年你就说过,马上就可能拜师了。”

    “那次是,那次……”吴蛟脸上的愁色更浓,“那次执金师兄推荐了他的书童,我才没被选上的。”

    丁寿昌听完后,心中少了一些顾虑。

    俞家的符师,和朱笔山的符师相比一定有所差距,若是吴蛟有机会拜师,他也不好误人前程。

    几次拜师不成,表面上各有原因,其实背后只有一个真相——根本没有人想收吴蛟。

    否则不至于被书童替换,也不至于没有人指点画符。

    “要不跟我一起下山吧。有位栖真山的师叔要下山开辟道观,我去帮她,你要去的话,师叔会帮你介绍一个符师。”

    “要离开谷神宗吗?”

    吴蛟有些不情愿。

    在他心里,好不容易才进了谷神宗,不想就这么离开,哪怕只在山上当一个杂役。

    丁寿昌摇头道:“不离开,道观也是谷神宗的道观。不出差错的话,去了道观以后,你也是谷神宗弟子。”

    吴蛟十分惊喜。

    “真的?”

    “嗯。”

    “你也去道观吗?”

    “对。”

    吴蛟立马变了想法,点头道:“寿昌哥,我跟你去。”

    “好,这件事先不要告诉别人。我回去告诉鹰瞵师叔,她安排你离开朱笔山。”

    “我知道了。”

    ……

    夜晚,丁寿昌盘坐在床榻上。

    《仓廪入气功》运起后,滚滚灵气,回转不休,产生一缕缕元气,融入周天之中。

    一炷香后,他睁开双眼,细细体会。

    “周天未满,还差三成左右。”

    气满周天,讲求元气从丹田流出,外达皮毛,内至骨髓,最后又返回丹田。

    首尾相连,绵绵不绝。

    经过四年修行,元气最先覆盖脏腑,接着又随着血液流向全身,浸入血肉、骨骼。

    如今尚有一部分骨骼和血肉没有纳入周天。

    休息片刻,丁寿昌起身披上一件轻柔白袍,走到书房,坐在桌后。

    “柯兴业,此人眼光毒辣,心机深沉。若是可以招揽到此人,肯定是一大助力。”

    当初在康水城,柯兴业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丁寿昌提笔写下一封信,再次拿起笔。

    “章老四、沈真火。”

    这两人中,他对沈真火更有兴趣。

    沈真火的纸人纸兽,看起来有些玄妙,但是沈真火小有家业,丁寿昌没有把握招揽到此人。

    三封信全部写好。

    丁寿昌提着笔,看着空白纸张,半天想不出一个可以邀请的人。

    “哎,人到用时方恨少。”

    他放下笔,起身走出木屋,看着笼罩在夜色中的茫茫群山。

    “双极岭,无人可请……师尊门下,法王也不会下山……”

    想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丁寿昌双眼微亮,心中暗道:“周旭早已成为修士,可以去请他。”

    ……

    第二天,丁寿昌驾云腾空,飞向群山以东。

    深山有大片田地,耕种灵谷、栽植灵果。

    丁寿昌按下云头,找到一个耕种修士,询问道:“请问农山的明辉师兄在哪里?”

    明辉,周旭的道号。

    杂役弟子也可以拜入修行,只要在养剑山锻打一柄宝剑,放入剑池中一年不朽,就可以拜山寻找师尊。

    只不过一般山头不会招收杂役弟子,他们大多数都加入了农山,各自开垦一块地种田。

    丁寿昌拜师之前,周旭就拜入了农山。

    问过几人,翻过几个山头,丁寿昌顺着山路,穿过大片金灿灿的麦田,走到一个位于山腰的水池旁。

    水池是蓄水池,池边有水车,还有灌溉竹管。

    一个赤膊汉子正在躺在水车旁边的阴凉下面休息。

    丁寿昌喊道:“周师兄?”

    赤膊汉子没有动静,过了半息忽然抬起头,看见丁寿昌后,眼神中闪过一抹疑惑神色。

    “你是丁……”

    话说出口时,周旭便认出了丁寿昌,只是以前从其他杂役口中听说,丁寿昌拜入了双极岭,因此他迟迟不敢叫出“师弟”。

    “是我。”

    丁寿昌笑着走过去。

    数年不见,周旭沧桑了许多,面皮泛黑,半寸长的胡须好似一丛钢针。

    “你怎么来了?”

    丁寿昌直接说道:“一位师叔邀请我下山开辟道观,观中缺人,你想不想去?”

    周旭看向自己的田地。

    农山的弟子,地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周旭下意识就要拒绝,可是顾忌丁寿昌的身份,没有直接开口回绝。

    “什么道观?”

    “镇压妖魔的道观,就是相当于领了一道悬赏,常年在外面行动。”

    周旭看了一眼丁寿昌神色,摇了摇头,憨笑着说道:“我的地在这里,离不开人。”

    丁寿昌眨了下眼,听出了周旭的意思。

    他走到田边,揪下一个稻穗。

    穗子长约六寸,比手掌还长,一颗颗稻粒异常饱满,像滚圆的小珍珠。

    “该收了。”

    “嗯,快了,让它们再晒晒太阳,补半个月的阳气。”

    丁寿昌想到了留仙镇的麦子,叹息道:“我刚出去了一趟,外面闹灾,庄稼收成很差。”

    周旭也听说了。

    杂役弟子们的消息十分灵通,上至掌门、山主,下至山外琐事,他们几乎无所不谈。

    和吴蛟不一样,周旭在杂役弟子中很有威望。

    “这两年有师叔去山外培育新苗,好像说什么是为了应对大劫。”

    “对,外面不太安生。”

    丁寿昌丢下稻穗,拍了拍手,最后道:“宗门里面未必一直太平,以后想出去了,记得来找我。”

    俞鹰瞵说过,大劫之下,无人可躲。

    听雷和法王是例外,他不相信农山的人也是例外,迟早有一天会波及到他们。

    周旭没有察觉出危机,笑着应下。

    “哪天要是出去种地,我第一个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