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福

第68章 入道

    简陋木屋内,丁寿昌盘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闭目修行,体内传出一道道水流声。

    元气运行时卷动气流。

    一股风穿过一根根柱子,穿过屏风缝隙,在房间内反复回荡。

    数日之后,水流声忽然停下。

    房间内的气流仿佛凝固了一般,没有一丝风。

    丁寿昌看着悬在丹田内的一滴液珠,心头升起一抹淡淡欣喜。

    气沉凝汞。

    七年滋养命根,六年养元,十三年的心血凝出了一滴小小的液珠。

    休息片刻,略微平复心绪后,他取出玉简,凑在眉心,查觉凝练道基的秘法。

    “气,生天、生地、生五行、生人物已,上无复祖。”

    “道之在人,如气之在天地。惟人也,孕万物之理,显一己之性,故曰惟多宝树。”

    “权舆大道基,五行起会合。”

    “水居五行先,一能生万物……”

    一道道信息灌入神魂。

    丁寿昌体会许久,眼神逐渐清明。

    这道秘法表面上可以囊括万千真元,实际上是以“五行相生”为根基,在外衍化人身宝树,容纳风雨、雷电等。

    “水居五行先……”

    他再次回忆法门,开始一字一句的细细参悟。

    法门由“水”开始,先凝聚一枚水行天符,再按照五行相生,依次凝聚木、火、土、金。

    形成一道五行相生后,接着凝聚第二枚水行天符。

    反复相生三十六道,使得五行循环,四时不停,此时才开始凝聚源自人身的宝树天符。

    一遍遍看过后,法门完全烂熟于心,他开始尝试修炼。

    神与人合。

    意识沉入丹田,念头稍动,悬在丹田中的元气液珠微微颤动,内部浮出一丝褶皱。

    丁寿昌心中清楚,变化的不是元气,而是气根。

    气根吞噬了一丝元气,开始凝聚天符。

    犹如提笔写字一般,气根中出现了一点“墨迹”,后续十分缓慢的落笔。

    “额呵……”

    他忽然听到了一声细微呻吟,与此同时,感觉到了筋骨的震颤,双肾的抽动,舌头传来一股咸涩……

    秘法中的介绍浮入心头。

    五行通五脏。

    五行定五味。

    五行生五音。

    这些感觉全部与水有关,凝练第一枚水行天符的同时,体内源于水的各个部分陆续被触动。

    天符一点点浮现。

    丁寿昌渐渐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滩水,一滩裹着各种“污秽”的人形水流。

    仿佛才一眨眼的功夫,元气全部耗尽,气根中多了一丁点十分细微的黑点。

    神与人分。

    意识重新返回肉身,丁寿昌恍惚了片刻,低下头,抬手按在丹田位置。

    “道基……”

    ……

    凝练道基是水磨的功夫。

    一次耗尽元气后,凝练出的天符会缓缓消散,间隔太久甚至会完全消散,只能持之以恒地勤奋修行。

    相当于是在大风天拾沙累山。

    每天进一点,退半点,半点半点的积累。

    丁寿昌留在山门内,每天修行不辍,修行之余,去各个山头拜访往日的旧友。

    除了千尺山更热闹外,各个山头都变得十分清净。

    米炉山,大片麦田依旧长满了草药、灵谷,不过在山间忙碌的弟子们稀疏了很多。

    丁寿昌和一个垂垂老者坐在田边。

    他看着明善,心绪有些繁杂,这才一下山一上山的功夫,明善竟然苍老到了如此地步。

    从一个眉眼慈祥的白须老者,变成了身形枯瘦的憔悴小老头。

    “没想到你这么快可以凝练道基了,算起来好像是我听说的第四个。”

    明善的眼神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温厚。

    丁寿昌笑着问道:“第一个是谁?”

    明善看向天上的太阳。

    丁寿昌心头立即浮出了一个名字——长昼山居高易。

    “我就知道是他。”

    居高易一直很优秀,优秀到让后面人看不到差距有多少,当初就是他第一个离开千尺山。

    那时候,掌门还未下令各山弟子必须收徒,他直接拜入了一位真人门下。

    丁寿昌心中有些好奇。

    “居高易现在在哪里?”

    “也下山了。上次听说,好像是找到了一伙魔道贼子,捣毁他们的巢穴。”

    “六大圣魔?”

    “什么圣魔,就是一群耽溺逸欲的末流之辈。”

    明善对魔道之人十分鄙夷,丁寿昌知道那些人远没有明善所说的那么简单,不过没有反驳。

    两人静静地坐了许久,天边太阳落山。

    丁寿昌起身准备回去修行。

    明善拄着拐杖,和他一起起身,歇了一口气,问道:“还记得鼓牛吗?”

    “自然记得,当年鼓牛师兄很关照我。”

    “他跟人去道馆了,际遇不好,继续耗下去修行就完了,你能不能帮他一把?”

    丁寿昌没有犹豫,直接应下。

    “弟子在凤出观执掌一院,院中可以招收弟子,鼓牛师兄可以在院中安身。师叔觉得如何?”

    “好,好……”

    明善举起拐杖,看样子准备拱手道谢。

    丁寿昌赶忙欠身拦下。

    “师叔不必如此,若非师叔关照,天齐不会有今日造化,应该我谢师叔才对。”

    明善垂下胳膊,欣慰地叹了口气,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三寸小剑。

    “这是我温养了百余年的飞剑,本想送去养剑山,你拿去试试。要是不趁手,你去交给养剑山,换一柄趁手的飞剑。”

    丁寿昌受宠若惊,不敢接过。

    “师叔,太贵重了。”

    明善缓缓咧开嘴角,笑着道:“没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它和一块顽铁无异。”

    说着把飞剑递向丁寿昌。

    丁寿昌领会了明善的托“孤”之意,心头轻叹,接过飞剑后,拱手道谢。

    “多谢师叔赐宝,弟子一定好好温养此剑。”

    “好,好……”

    ……

    一个半月后,丁寿昌站在房中,静心体会身上的变化。

    第一枚天符终于凝成。

    仅一枚水行天符,可是带来的变化却让人惊奇。

    水通肾,肾是命门,也是藏精之所,天符一成,双肾变得强壮有力,仿佛变成了两眼水泉。

    水主智,头脑也时刻清醒,仿佛睡了一个好觉。

    水性阴,他可以隐约感觉到风中有一股略显阴凉的水汽。

    他心中有所明悟,暗自道:“这不止是成道之基,也是入道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