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在原始时代

第二十二章 必先利其器

    明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必须在年底前就得准备妥当。

    除了那几把骨耜之外,还要做一些木质或者石质的耒耜,虽然没有骨耜那么坚固耐用,但胜在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

    捋清思路以后,李先登打算先做些砍伐切削工具出来,比如石斧,石刀。

    那种用手握的手斧直接跳过去,要做就做带木柄的石斧。

    他回到山洞里,翻出来一块粗糙的梭形石矛仔细观察。

    石矛的质地坚硬,应该是硅质类岩石,这种石头非常容易获取,河边的鹅卵石就是。

    制作一件石器,其实对材质的要求很高,石头不但要有脆性,而且还要质地均匀。

    如果石头不脆,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砸不下一渣半点,加工起来就很困难。

    质地若不均匀,很有可能敲到一半,石头嘎嘣就断了。

    坚硬的鹅卵石破碎开后,会产生锋利的断口,是做石器的理想材料。

    从后世出土的石器可知,这类石材是很受原始人的青睐。

    李先登找到首领老爹,告诉他自己需要几个人手,等会儿要去河中摸鹅卵石。

    大勇必须得带上,这家伙在部落中是属于脑子比较好使的那一批人了。

    ……

    湿漉漉的鹅卵石从河里摸出来,它们大小不一,颜色五花八门。

    李先登见收集的石头数量差不多了,便让几人上岸。

    他带着大勇开始挑选那些适合打造石器的鹅卵石。那些表面宽大,厚度略薄的鹅卵石被挑出来。

    等下把石头打磨加工后,薄的可以做石刀,厚重的就做石斧,那些狭长的石头,则制成石矛。

    作为部落狩猎队的资深一员,大勇对打造石器再熟悉不过了,这算是他们的基本功了。

    大勇先是挑选了一块母石,这块母石的是用来敲打其他石块的。

    他左手握住母石,右手抓起一块长条状石头,开始用母石朝着长条石头的边缘猛烈的敲击。

    经过几次精准的敲打,长条形鹅卵石的边缘被敲下一块碎片。

    随着他继续敲击,鹅卵石的一侧不断被磕碎,豁口边缘慢慢变大,锋利的刃部逐渐突显。

    半个小时后,一柄两刃的石矛做了出来,大勇将石矛递给神之子。

    “啧啧,可以啊,有两把刷子。”

    站在一旁的李先登观察了整个石矛的制作过程,由衷的佩服道。

    翻看着手中新鲜出炉的石矛,尽管工艺粗糙了些,但是锋锐不减。

    制作时看起来挺简单的,无非就是敲敲打打,实际却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技巧,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经过这把石矛的制作,李先登觉得大鹏的水平很不错,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打造石斧的事,就交给大勇吧。

    他可不是为了偷懒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他们的技巧才是硬道理。

    李先登蹲下身,从石头中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块餐碟大的扁圆石头。

    这块石头中间厚,四周略薄,厚度大概在四公分左右。

    他用带来的木炭,在鹅卵石上细细描绘着石斧的轮廓,斧面宽大,斧背细小,大致呈现“凸”形。

    “大勇,等下你按照我标记的痕迹,敲掉多余的部分就行了。”

    李先登把石头交给大勇,又仔细的交代了一些细节。

    大勇接过石头后,迅速行动起来,噼里啪啦的敲击声不绝,石头碎片一层层剥落。

    李先登蹲在旁边认真的观看着,石斧的雏形一点点显现。

    忽然,李先登眼角一抽,因为石料从中间直接裂开了。

    大鹏捧着裂成两瓣的石头,苦着脸望着他。

    “没事,材质不行开裂很正常,重新选块石头就是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李先登安慰着大勇,也是在安慰自己。

    毕竟,在制造过程就开裂了,那么在实际使用时,断裂的风险自然更高。

    他接着在另一块备用的石头上,用木炭描好石斧轮廓后,让大勇继续打造石斧。

    噼里啪啦的敲打声继续响起,半个小时后,石斧的轮廓基本成型了。

    “咔~”

    一道清脆的开裂声传入几人耳中,众人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石头废了。

    “我你麻,怎么老是碎啊,这比毒奶粉强化装备的概率都要低了。”

    李先登内心一阵吐槽。

    看着大勇更苦的面孔,李先登撑起笑容。

    “没事没事,开裂挺正常嘛,再选块继续。”

    他故作轻松笑道,接着又画起石斧的轮廓。

    不一会儿,噼里啪啦的敲击声又响起。

    看着神之子严肃紧张的表情,大勇有些束手束脚,差点砸到自己的手了。

    终于,经过前两次的难产,石斧顺利诞生了。

    “真不容易。”

    摸着粗糙的石斧,李先登忍不住感慨一声。

    石斧的刃部呈弧形,因为制作时保留了石材的边缘,斧背是敲击后留下的狭长石条。

    刃部很厚,等下需要给它打磨开刃。

    李先登选了一块粗糙的石头来做磨刀石,先用河水把石头淋湿,调整好石斧的角度后,他重推轻拉着。

    石斧的刃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往复摩擦后,变成了了一条细线,扯住一把草,用石斧一试,野草瞬间被切断了。

    非常的锋利,比石矛敲击出来的刃部锋利得多。

    斧类工具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借力进行劈砍,刃部锋利,就更容易劈入木头中。

    开刃之后,石斧还差一根斧,李先登带起石斧,在树林里转悠起来。

    山林中的灌木杂树很多,做斧柄都不合适。

    突然几棵枫树映入眼帘。

    “好,就是你了。”

    李先登走向前,其中一棵笔直的枫树被他看中了。

    在农村,枫树经常用做农具的木柄,它的硬度很高,而且还耐磨。

    挑选的这棵枫树直径不算大,做来做斧柄再合适不过。

    李先登握住石斧,使劲儿朝着树干砍去,枫树被石斧凿出一道痕迹,他就这么一点点地围绕树干劈砍着。

    经过一番猛凿,枫树被砍断了,接着他从树干上截下一段半米长的木头。

    拿着这截木头,李先登跟几人朝山洞走去。

    在路过皮子浸泡池时,他顺手将皮子搅拌翻了一遍。

    ……

    回到山洞中,李先登径直走到火堆旁。

    后世的铁斧留有洞眼用于安装斧柄,石斧则不同,需要在木柄上打孔,把石斧嵌进去。

    给木头打孔其实很容易,比在骨头上钻孔轻松得多。

    坐在火堆旁,李先登将木头伸进火里,刚砍下来的树木质潮湿,用火烤一下,能快速收干水分。

    但是要注意,别把木材给烧焦了。

    等木棍干得差不多之后,李先登夹起一块通红的木炭,将木炭放在需要打孔的位置。

    木炭一接触到木头,立马就有白烟冒出,接触的地方也开始变黑。

    一手拿石矛抵住木炭,他朝燃烧的木炭用力吹气,木头被木炭缓缓灼烧着。

    几分钟后,木炭燃烧殆尽了,在枫树木上烫出一块漆黑的疤痕。

    李先登握住石矛,用矛尖将碳化的木头一点点剔除掉,木棍随之产生了一个小坑。

    刮干净后,李先登继续重复着之前的步骤。

    李先登把腮帮子吹得酸痛之际,木头终于烧穿了,只是烧出来的孔还不够大。

    他拿着石斧,一边比划,一边继续扩孔。

    等小孔大小跟石斧背部石条差不多大后,李先登将石斧背面对准小孔,用力朝洞眼里嵌去。

    之后,李先登拿起石斧,朝木柴上挥砍了几下,石斧和木柄被牢牢组装在一起。

    史上第一柄石斧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