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63章神圣庄严

    这一天。

    刘韬前往京城饭店。

    此次参会的人员,都被统一安排在京城饭店,待遇挺好的,毕竟这是整个京城排名前三的饭店。

    明天就是颁奖仪式,所有人都被统一登记、安排,哪怕获奖者在京城有家,也必须在今天抵达这里,不然的话明天出什么纰漏,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晚上组织大家聚餐,三十三位获得者再加上一些领导,刚好四桌。

    有数学家,有生物学家,有昆虫学家,有水利工作者,有医学领域的。

    刘韬看了一下,他全场最年轻的,在四五十岁的人群中,他显得是那么鹤立鸡群。

    三十三位获得者,只有四位是女性,其他都是男人!

    而刘韬只认识三人。

    袁隆平,现在差不多50岁,华夏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华夏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华罗庚,年近70岁,闻名全国的数学家。

    吴文俊,同样也年近60岁,全国著名数学家,与华罗庚一样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至于其他人,都是刘韬不认识的,甚至几乎没有听过他们的事迹,属于默默无闻、无私风险的人。

    过去十来年,这个奖项可是再也没有评过了。

    以至于像这三位闻名全国的科学家,都才评上这个荣誉。

    从中也可以看到,此次评选‘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的竞争是有多么激烈,含金量有多高。

    “小伙子,你是在哪个单位工作?”一个中年女性问道。

    旁边的领导笑着介绍:“这位是五机部推荐的,来自兵器工业系统,他研制了世界领先的枪械,让我们的战士可以装备先进的枪械保卫祖国。”

    其他人纷纷看向刘韬,面露惊奇之色。

    现在新闻传播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大家了解新闻的途径有限。

    哪怕在之前已经有关于刘韬的报道,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刘韬。

    “小伙子真是年少有为,果然是少年出英雄!”那位大姐夸赞道。

    同一桌的华老笑道:“伟人不是说了么,这個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年轻才俊辈出,说明祖国发展后继有人。”

    “华老您谬赞了!”刘韬显得惶恐,毕竟他还年轻着呢,而华老已经是世界出名的数学家了。

    随着聚餐,大家聊了起来,渐渐也了解其他人工作的领域。

    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来自大学的,三分之一是来自各大科研机构,剩下三分之一则是来自生产领域。

    至于兵器工业领域,就只有刘韬一个。

    这天晚上,他们就住在京城饭店,每个人都安排了一间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一起吃早餐,每一个都穿着整整齐齐的,只是这个时代的衣服就那样,说不上好看,都是很朴素的。

    吃完早餐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大家上了车,然后出发前往会议地点。

    颁奖典礼,是在大会堂举行。

    此时的大会堂充满着神圣,乐曲奏响着。

    “咔嚓,咔嚓!”

    刘韬从领导手中接过证书,媒体记者疯狂拍照。

    此时的颁奖典礼都比较传统,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会场采访,被允许进来的媒体也不多。

    只有在结束的时候,人人日报的记者随便采访了两句:“刘韬同志,你此次获奖有什么想对全国人民说的?”

    刘涛微笑道:“感谢XXX,感谢XXX,我以后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科研成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规中矩,大家都一样。

    中午的时候举行国宴,国宴极具东方式的古典与庄严。

    这也是刘韬第一次见识到,真正意义上的满汉全席。

    五花八门的彩色,各菜系分门别类,每道菜各有各的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八大菜系全部具备,色香味俱全。

    酒,则是茅台酒。

    此时的茅台酒,一瓶7元!

    刘韬慢慢品尝着,哪怕他不怎么喝酒,也觉得这酒好喝。

    在酒这一块,茅台确实有独到之处,哪怕今后几十年,也广受中国人的喜爱。

    “现在一瓶酒才7块钱,我是不是买一些珍藏起来?”刘韬心中暗自嘀咕起来。

    藏个三四十年,起码价值四五万块,这可就增值了六千倍!

    更重要的是,到时候想买有钱都没得买。

    关键时候拿出一瓶喝,那就备有面子。

    傍晚回到家里,他就迫不及待地骑着自行车,前往供销社,前前后后买了一百瓶。

    他也不需要检查,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有假酒这个问题。

    “买那么多酒干嘛?又喝不完!”陈芳没好气地说道。

    刘韬说道:“藏着,这可不能喝,我要藏个三四十年!”

    “藏三四十年,还不都坏掉了!”陈芳白了一眼刘韬。

    “妈,这白酒不怕藏,藏得越久越香!”刘韬说道:“记得别让我爸把酒给喝了,想喝自己去买。”

    “知道啦,拿个证书回来,就不做正经事了!有时间赶紧谈个对象,早让我和你爸抱孙子。”陈芳催促着,“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刘韬一听催婚,就不由得有些头疼。

    每次回来都免不了被母亲催着找对象,好似再不找他就要成为大龄剩男。

    可问题他才24岁,刚工作满一年呢。

    “妈,我工作单位你又不是不知道,狼多肉少啊,男女比例达到夸张的7:3,我都在头疼着找其他单位联谊呢。”刘韬揉了揉脑袋,“你可别再催,再催我下次都不敢回来了。”

    “你们单位单身的得解决,你这个当领导自己的也要解决!”陈芳瞪着刘韬,“革命不是一代人可以干得完的,也要有接班人。”

    “你这个领导的终身大事都没解决,你哪里能解决得了其他人的事,当初你就应该留在京城,现在伱们学校不是想聘请你当老师么,你最好借此机会回来。”陈芳说着说着眼眶红了起来,眼泪一滴一滴掉下来:“你大姐去了北大荒,你二姐跑去云省,十年都没回来,你也在云省,一年能回来几趟......”

    刘韬看到母亲这样,只好起来给母亲一个拥抱。

    儿子在外,哪有当母亲的不担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