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78章高射机枪测试

    “哒哒哒~~”

    一名士兵坐在高射机枪尾部,双脚踩着铁架。

    高射机枪底部是撑开的三脚架,随着开火,打出一个点射之后,便直接开启了自动模式,炙热的烈火好似火舌一般不断从枪口喷出,泼洒出一发发汹涌的14.5mm枪弹,瞬间便击穿了冰冷而稠密的大气,扑向远处的一辆报废汽车。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辆报废汽车便顷刻间被扑过来的14.5mm弹雨打成了稀巴烂。

    几个专家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只是看的时候,觉得这枪看起来很好看。

    可是当真正测试的时候,这款高射机枪的威力,让他们都感到震惊。

    这还仅仅只是普通子弹,没有使用钨芯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

    他们丝毫不怀疑,要是在战场的时候,这高射机枪会成为步兵的噩梦,只要有这么一两把高射机枪,来再多的步兵都难以攻占要地。

    平射方式进行一系列测试,一项项测试数据都被记录下来。

    而另一挺高射机枪,则是在进行对空射击。

    自然,这种不会真的用飞机或者直升机进行测试,测试采用的是气球。

    一颗颗气球在弹雨中被击破。

    专家组越是进行测试,越是觉得震惊。

    因为这款高射机枪,比54式高射机枪性能提升太多了。

    射程真的达到2500米,比54式高射机枪提升了将近1000米,这个提升幅度太惊人了。

    还有弹箱容量,54式高射机枪弹箱容量只有70发,而这款高射机枪的弹箱容量高达150发,弹箱容量提升了三倍。

    而且这款高射机枪既可以装配上轮子,到战场上再拆卸掉轮子改装上三脚架,方便战场移动,也可以直接拆卸成几块,两三个战士便可以搬运一挺高射机枪,再到阵地立刻组装。

    当然,时间紧的话,三个战士就可以扛着完整的高射机枪前往阵地。

    他们不明白,大家在54式高射机枪累死累活进行改进研究,全国上下不知道多少研发人员绞尽脑汁,研究成果却远远比不上刘韬。

    莫非这就是天才的作用!?

    莫非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这话是错的!?

    专家组一個个专家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之中。

    此时,刘韬带着王铁柱正在逛着盘山机械厂,跟王铁柱介绍着盘山机械厂的一些改变。

    与之前厂区在一块不同,此时盘山机械厂在偌大的辖区内,建立了四个生产区。

    不过现在两个生产区正在建设中,两个刚刚建成的生产区在逐步启用。

    “等生产区全部建成,仅仅是78式手枪年产量将达到20万支。”刘韬介绍着,“78式自动步枪年产量则能达到50万支!”

    手枪、步枪的年产量规模是最吓人的。

    这两种武器,是部队中需求量最大的。

    特别是自动步枪,已经很明确要作为部队列装制式武器。

    至于轻机枪、重机枪、重狙枪之类的武器,反而数量大幅度下降。

    轻机枪还好,可以装备到班,一个班要是能装备一挺轻机枪,数量应该可以达到二三十万挺轻机枪。

    可是重机枪这玩意,所有的采购量加起来,估计也就是二三万挺。

    至于重狙枪,到现在部队都是抠抠搜搜的,撑死估计都不会超过一千挺。

    这还是刘韬时不时接济部队,赠送一些重狙枪!

    当然了,武器威力越大,制造工艺越复杂,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

    “现在盘山机械厂,已经当之无愧云省最大的军工厂!”王铁柱感慨不已。

    这才一年时间,盘山机械厂已经是鸟枪换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当初,盘山机械厂甚至连工资都无法及时发放,得拖欠个把月工资,他时不时地得跟王保国哭穷,争取一些经费,以维持盘山机械厂的运转。

    而自从刘韬到了盘山机械厂,一切都变了。

    仅仅安排生产78式自动步枪的近期人数,都达到了万人规模,可想而知现在都建设完,达到全部产能,盘山机械厂恐怕会有五六万人了。

    这还仅仅是这一边,不包括刘韬正在筹划的建设另外两个兵工厂。

    王铁柱说道:“想来五机部的工作组来到盘山机械厂,也会被盘山机械厂给震惊到!要是这样盘山机械厂都无法升格到大型军工厂,恐怕全国也没有几个军工厂能够称得上大型军工厂了。”

    盘山机械厂的发展,可不仅仅是盘山机械厂自身的事,而是涉及到云省的其他配套厂。

    因为盘山机械厂的快速发展,云省很多工厂发展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也让云省的三线厂,不像隔壁省那样一下子都陷入困境。

    “刘韬同志,盘山机械厂还能再并入两三个厂么?”王铁柱问道:“你也知道,我们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管辖的三线厂,还有三个陷入困境,几乎没有什么生产指标。”

    这事也让王铁柱发愁。

    毕竟这些三线厂都是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管辖的,相当于是云省国防管理办公室的孩子。

    作为家长,总不能看着孩子挨饿吧。

    “唉,主任,我们才并下三个厂,可还得好好消化消化,现在真的没办法消化这么多工人!”刘韬露出苦笑之色,“最起码得等到过完年,才能再接收人!”

    这段时间,盘山机械厂人事部门都是在对并过来的三个厂的工人进行培训、消化,让他们融入盘山机械厂,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可是这仅仅是第一步!

    要知道还是有很多工人,住在帐篷里面!

    很多人的家人,都还在原来的厂区那边,没有到盘山机械厂,不然的话盘山机械厂都得炸掉。

    按照预计,起码到了春节,这三个厂的工人才能全部有住处,对于他们的家人才能安置到位。

    更不要说,这段时间忙着开始为医院的事忙碌着,眼看着医院都快建好了,但是医护人员却不见人影,这事可让刘韬急着。

    医护人员、教师等,他可是尽量都招女性,特别是单身女性。

    实在是现在盘山机械厂,适婚的男人太多了。

    婚姻是终身大事,要是太多光棍,对于盘山机械厂都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作为厂长,刘韬特别的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