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而来
中游山,其山高可量天,绵延近几百里,乃是秦蜀天然地理分界。
南北有江、河过之,雾笼林深,遮天蔽日,自古人迹罕至,非高鸟极兽不可过。
这一日,中游山外围,几名猎户兼药农正结伴在附近山林里找些山药,猎些野味,忽听远处山腰林内传来缥缈声音。
“所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茹芝英以御饥兮,饮玉醴以解渴。排阊阖以窥天庭兮,骑骍騩以踟蹰。载羡门与俪游兮,永览周乎八极……”
声音朗逸,言辞雅致,穿吟山川。
几名猎户站起身,顺着声音方向望去。
很快,一个头挽道髻,用红木削制的簪子簪起来,身穿粗布褐衣,脚蹬麻草鞋的年轻人手持一根木杖,不时攀扶着树木藤蔓走下山来。
看清来人长相,猎户们放下戒备,其中一约摸十五六岁男子更是一脸开心。
“仙长,您下山了?”
来人正是穿越到此界的江舟年,他穿越前本就喜静,自高中起便不慕旁人喜欢,偏好黄老之说。
等到上了大学,虽然不得名师指点,但翻阅的道经宝典多了,也让他慢慢摸索到一些基础吐纳养生之法,内心愈发澄净。
可惜自己本来的世界灵气衰微,十不存一,即便是潜心修行,也只不过是稍微润泽一下机体。
如此天地大势之下,任你身魂如何卓绝,也不过像涸辙之鱼,较其他鱼儿多喘几口气罢了。
想到识海中那柄玉圭,时至今日,江舟年仍觉得心神激荡。
这玉圭也不知什么来头,不仅能赐予修行真法,还能如小说情节一样带他穿梭世界,江舟年怎么不欣喜若狂?
这方天地灵气浓郁,明神见性,于是江舟年就地在这中游山伏窟潜修。
不过因功法还不得辟谷,也做不到古仙人朝饮坠露,夕餐落英境界,江舟年只能隔段时间下山,用山中药草换些衣食。
江舟年笑着跟几人打招呼,几次下山易货换钱,一来二去,他也跟山下村民们熟络了起来。
眼前几人都是山下的猎户,老话说靠山吃山,中游山天地灵秀,万物依此而活,山民们靠着中游山抓些小兽,采些药材艰难为生。
别过众人,江舟年继续向着山下走去。
“刘大哥,这人是谁?”
看着江舟年远去的背影和同伴尊敬的举动,其中一人好奇的问道。
“二郎,这位就是江神医!”
“这么年轻?”
被叫做二郎的年轻人一脸惊奇,他刚从外县回来,听得村民说起刘大哥的妻子,他们二人本来恩爱有加,没想到刘大哥妻子突发恶疾,延请的大夫皆说回天乏力。
刘家本来已不抱希望,没想到恰好这位仙人下山。
也就是有人随口一说,仙人不施符水,只是渡了几日法力,刘大哥的妻子竟然奇迹般活了过来,如今已经能下田干活。
这等手段如何不让村民们呼为仙人。
可惜,江舟年早已飘然而过,没有听到几人的话语。
自跨界而来,玉圭赐予他一卷修行之法,唤作《南华摄神养性真经》。
乃是方士炼气一脉法门,经过这几月的潜心修行,每日吐纳灵气,法行不辍,已有真气团团,覆满识海穴关,眼见着即将液化成水。
凡人身如漏斗,若无修行法,只出不进,随着年岁增长,神衰体重,精败髓枯,早晚一口气重散天地。
便是江舟年这等法力之下,渡些灵气给凡人,于凡人而言,真如久旱逢甘霖。
气随脉走,遍及周身及病灶,润泽其处,加上天材地宝奇药辅佐,自然身轻体健,和常人无异。
难得此山中物华天宝,制作金石玉药的丹砂云母随处可见,仙芝桂草寻常可得。
古人说“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
生在宝山,可惜江舟年没有服饵之法,如果只靠着记忆中前世翻阅过那些多是后人托名编撰,真假难辨的服饵术操练,估计不出几天自己就噶了。
还是先修行服气导引的《南华摄神养性真经》,轻易别尝试外丹服饵之法。
到了山下,江舟年换了些必需品,和众人随便聊了些,便踏上返程。
山野乡民无知,不晓世间朝廷大事,不过经过多次交谈,江舟年隐约判断出这方世界应是平行世界,约摸是南北朝后期,不过俗世的离乱分合与他又有何干。
由于年代尚久,山川湖泊还未达到后世那样开发程度,仍保持原始风貌,江舟年背着换来的东西,循着小径,一路听着风吹叶摇,鸟鸣山涧,向自己隐居的石室走去。
江舟年穿越到这方世界的落脚点便是脚下的中游山,偶然发现半山腰有面垂直悬崖。
在其凌空四五丈高处有处避风石室,下以险峻台阶铺就,显然这里层有人在此居住。
好在江舟年修行有些成果,身轻体捷,沿着石阶小心翼翼登上这处常人以及山中猛兽难以到达的石室。
石室里明显有人开凿雕琢痕迹,石台石床,以及存放竹简帛书的石匣,可惜匣中竹简腐朽,帛书风化,不能辨别其中由来。
自先秦方士流传修行之法以来,又有汉朝黄老道以及后期五斗米教兴起,时至南北朝时期天师教、灵宝、上清等道门,虽几经波折,不过仍阻挡不了蓬勃发展态势。
受此影响,这个时代名山福地从不缺隐逸山林,修仙之人,中游山洞天福地,应该是有先人曾在此处凿屋修行,也许功行圆满,举霞飞升。
不管如何,江舟年本就羡慕阴长生、王方平之类的飞升之道,这样正好以贤为鉴,修道成仙。
……
日复一日,不知如此这般采炁炼阴阳几个日升月落,江舟年从入定中醒来。
银辉顺着月光铺在石室地上,望着天上皎月如玉,群星似晶,足下清风拂空,万物沉寂。
江舟年只觉得心胸寥廓,灵魂澄净,神识融入目之所及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以及天地之中。
等气息回转,从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中醒来,才发现不过短短几吸之间,却好似一念沧海桑田,自阴阳生生,直到日月尽头。
识海里濛濛灵气如同如燕归巢一样不断互相吸附聚集,凝聚,最终化作灵液,像春露生于朝气,滴滴凝于识海。
可惜,和偌大识海想比,这么点灵液实在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