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踏九洲

第四章 信使来了

    “高点……再高点……”

    “哎哟……你们两个会不会玩啊……”

    城郊河边有一大片滩地,崔景叶正带着两个仆从在此放风筝。

    这只风筝可不一般,立放在地面上足足有一人高,若是用寻常的纸张做蒙面,飞在空中根本受不足风力,一定会在空中撕成碎片。

    所以这只风筝用上等的绵绸做蒙面,上面再用金线银线做画笔,绣出一只展翅大鹏,飞在空中远远望去,栩栩如生。

    崔景叶为了得到这只风筝,足足花了十五金。

    抬头远望,这只风筝已高飞入云,只有一只手掌大小。

    那两个仆从一胖一瘦,站在崔景叶的身前,拼了命的死死地拉着手里的风筝绳。

    那个身材瘦弱些的仆从,只能用脚尖勉强顶着地面,若不是有那个胖仆从的份量压镇,崔景叶肯定会被风筝带飞到天上去。

    胖仆从回过头,面露难色地看着崔景叶:“爷……不能再高了,小的快撑不住了……”

    崔景叶看了一眼那两个仆从的窘样,失望地叹道:“哎呀……真是没用,太扫兴了……早知多带两个人来了!”

    真是肚子饿了有饭吃,想睡觉了有枕头。

    河堤上突然传来一声疾呼:“十三爷……十三爷……”

    崔景叶寻声望去,又一个皇子府的仆从顺着河堤飞奔而来。

    崔景叶笑道:“你来的正好,快跟我一块放风筝……”

    仆从躬着腰,大口大口地喘了两口粗气,看样子他这一路飞奔而来就没歇过。

    “皇……皇城里来人了,老太君请您马上回府!”

    听到皇城里有人来,崔景叶是又惊又喜,立马就将手里的绳圈往地上一扔,转身就往河岸上跑。

    七年了,七年了,可算是想起他了!

    虽然不知道皇城里的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但是崔景叶心里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崔景叶这一撒手,可苦了那两个拉绳的仆从,硬生生在被风筝拖出了两丈远才停下来。

    崔景叶转回身冲着跟在自己身后,那个刚赶来传信的仆从,他狠狠在拍了一下大腿:“哎呀……你就不要跟着我啦,快去帮他们俩把风筝收回来,那玩意可贵着呢……”

    …………

    崔景叶在回府的路上心中有着各种猜想,是那个皇帝老爹又准备出巡,会来梁都城看望自己,还是招他回皇城,又或是再给自己赐个爵位……

    当崔景叶回到府门前,却未发现有传旨的仪仗队伍,他的心头不免生疑。

    门口的仆从刚要随着崔景叶入府传话,崔景叶大手一扬:“一旁呆着去……”说话间一个箭步冲进了府院之中。

    大厅内齐太君,拙爷,齐姑姑都在,厅堂一侧端坐着两位信使,他二人一男一女,身着绵衣,外披紫袍,袍上绣着玄墨云纹,腰带上悬着白玉腰牌,皂靴上钉的是紫铜盘扣。

    这是皇城亲卫的装扮。

    崔景叶走进大厅向齐太君请过安,看了一眼那两位信使,男子明显年长,皮肤黝黑,神色坚毅,女子面容娇小,看着与崔景叶年纪相仿,却是一幅不拘言笑,生人勿近的模样。

    但细看之下,这二人眉宇间还颇有些相似。

    两位信使中男子名叫樊栋,女子名叫樊菁,正是一对亲兄妹。

    齐太君看向樊栋说道:“劳烦樊统领把来意和叶儿说清楚吧!”

    樊栋起身应道:“是老太君……”紧接樊栋和樊菁二人向崔景叶作揖一拜:

    “羽林卫风营统领樊栋……”

    “羽林卫风营副统领樊菁……”

    “见过十三皇子!”

    羽林卫是靖国皇帝亲卫,与皇城禁军不同,羽林卫由靖帝直接掌管,下设风营、林营、火营、山营四营。每营不过八十人,设正副统领各一人,由此向上设正副总统领各一人,再向上便是直达靖帝本人。

    羽林卫的成员可不是普通的士卒,入选者皆是严格挑选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府中的子女,他们对靖帝必须绝对的忠诚,靖帝也对他们同时异于寻常的信任。

    因此靖帝的寝宫之外都是由羽林卫守护。

    崔景叶心头暗道:风营统领亲自来传信,看来事情不小啊。

    崔景叶点了一下头,往樊栋对面的椅子上一卧:“说吧……靖帝有什么旨意?”

    看着崔景叶这般不羁的模样,樊菁不由地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樊栋似乎并不介怀,他应声道:“一个月前,安国派遣使团进入皇城,为使两国交好,各项事宜都已协商完毕。”

    听闻此言,崔景叶兴奋地一拍身旁的桌案:“好事啊……”

    樊栋接着说道:“其中安国将其十六皇子孔容从送至靖国国学苑,随靖国家皇家子嗣一同学习靖国文化。”

    刚才还斜倚在椅子上的崔景叶站起身问道:“难道父皇是让我回皇城陪安国的皇子一块读书?”说着崔景叶脸上难得露出羞涩神情:“我这些年在梁都城自由散慢惯了,学业早已荒废了,只怕……”

    没等崔景叶说完,樊栋打断道:“十三皇子误会了,那孔容从只有八岁,国学苑自会安排适龄皇家子嗣与其一同学习。”

    崔景叶愣了一愣:“那我要干什么?”

    樊栋顿了顿,看向齐太君,齐太君轻声道:“但说无妨!”

    樊栋轻咳一声:“靖帝下旨赐婚,羽林卫风营护送十三皇子崔景叶前往安国,迎取安国九公主。”

    这道旨意如一道晴天霹雳正中崔景叶的头顶,崔景叶呆站在原地,脑子里嗡嗡作响:“赐婚……九公主……”

    过了好一会儿,崔景叶才缓过神来,他转过头看向齐太君,本想向齐太君确认此事,没等崔景叶开口。

    齐太君抬眼示意了一下她案前的一卷绵布:“确是如此,如若不信可以看一看……”

    崔景叶没有伸手去拿那卷绵布,他已不需要再求证,在他的心里齐太君绝不会骗他。

    崔景叶自然知道这次赐婚不过又是一场政治联姻,

    这一招并不高明,也不新鲜,却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办法之一。

    崔景叶没有生气,更没有愤怒,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生在帝皇家,许多事都由不得自己作主。

    当年他的母样为了柳氏可以嫁给靖帝,如今为了靖安两国邦交,自己娶一个公主又有何妨。

    况且就算崔景叶心中有一百万个不愿意,他也没有反抗挣扎的资本,只是崔景叶当了这么些年的闲散皇子,突然一下子成为一件政治联姻的工具,他还是一时之间无法立刻接受。

    崔景叶此刻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一场梦!

    樊栋接着说道:“靖帝命我兄妹二人先行一步,将旨意告知老太君和十三皇子,以便早做准备,负责护送任务的风营约在七日之后到达梁都城。”

    齐太君笑着点了点头:“有劳二位了!”

    齐太君话音一落,齐姑姑走到樊家兄妹面前:“二位统领一路车马劳顿,厢房已备好,还请二位好好歇息几日。”

    樊栋和樊菁再向齐太君作揖拜道:“谢过老太君!”言罢便随着齐姑姑走出大厅,留下崔景叶一人呆在厅中。

    大厅里没了外人,崔景叶长叹一声:“我那个皇帝老爹这七年要么不出现,要么出现了就给我一棍子……”

    齐太君看着一脸满不在乎的崔景叶,刚要唤崔景叶上前,可是嘴角颤动了两下,还是忍住了。

    因为那卷绵布上还有一道旨意,崔景叶于安国皇城迎娶安国九公主,完婚后留住安国皇城。

    稍有些政治眼光的人都明白,安国送十六皇子进靖国国学苑,靖国十三皇子留住安国皇城,这就是质子交换。

    这也是最常见的政治手段,但齐太君觉得对崔景叶来说,到安国作质子附马比单纯的政治联姻还要残忍。

    身为质子所在承受的风险可非比寻常,如若靖安两国世代交好,还则罢了,如若靖安两国稍有不和,最先遭殃的就是质子。

    齐太君实在不忍让崔景叶这么早知道靖帝这道旨意的真实意图,在崔景叶回府之前,便要求樊家兄妹不到最后一刻不得告诉崔景叶。

    “祖母……”崔景叶自从回到梁都城便这样称呼齐太君,看着齐太君哀伤的神情,崔景叶轻轻唤了一声。

    齐太君回过神,轻叹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崔景叶走到齐太君身后,一边给齐太君捏了捏肩膀,一边故作轻松地笑道:“迎娶个公主而已,只是不知道那个九公主长的什么模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最主要的是长的丑不丑……”

    说着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我长的这么俊俏,若是那个九公主是个丑八怪,等我把她娶回梁都城,还不要被那群公子哥笑话死啊!”

    崔景叶的话惹得齐太君嗔笑一声,轻轻拍了崔景叶的手背一下:“你这孩子又在胡说……人家是公主,自然知书达理,温婉可人啦……”

    崔景叶嘿嘿憨笑一声:“祖母肯定是不会骗我的,我就去把那个什么九公主带回来,到时让她恭恭敬敬地给您奉杯孙媳茶。”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