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虎啸

第七章 天坑

    下天坑的前期工作很简单却很费时间。我们拿出登山绳,把绳子的一头绑在一棵大树上,另一头绑在一个人的腰上,然后这个人要匍匐往前爬行,一边爬行,一边拿着手里的登山镐敲打岩石地面,排除可能发生的地面坍塌的险情。

    在排险人员的安排上,我和张工发生了分歧。我坚持要用我们队伍中身手最敏捷的小雄来担任排险任务,而张工却一定要让方工去。我的原因,自然不用解释,我们六名战士就是来保护两位地质专家安全的,这种危险的活儿理应由我们来干;而张工却认为,这种排险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很高,本来是应该由他亲自上阵的,但是无奈张工已经上了年纪,就应该由同样身为地质勘探专家,他的学生方工来排险。

    我们两个争了半天,最后我实在是拧不过这个啰唆固执的小老头,便只好让步,同意了张工的办法。我让小雄也绑了一根登山绳在腰上,如果发生什么危险,就让小雄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方工的安全。

    那方工看到我的安排,不屑地丢下一句“这点小事儿,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后,就俯下身子,爬过去排险了。

    在排查到昨天小牛子跑出去最远的位置时,方工一登山镐下去,岩石瞬间四分五裂变成碎石,掉进黑洞洞的天坑里去。小牛子见状吓得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拍着心口说:

    “俺的个乖乖啊!幸亏俺昨天是空着肚子跑过去的,要是吃饱了跑过去,你们这会儿就在给我开追悼会了!”

    虽然小牛子是半开玩笑说出这些话的,但我们谁都笑不出来。我心里暗想,在这大山里如果想少遇到点不必要的危险,还是得多听听张工的话。

    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方工排查出一大块儿安全的空地。他趴在天坑边缘,招呼我们给他丢一支火把过去,我们也没再问他为什么,便点燃一根火把丢了过去。方工拿着火把,在天坑的周围照了照后,便将那火把丢进天坑,然后站起身来径直走了回来。

    “没问题了。我已经看过,边缘的岩层已经可以安全行走,洞穴深度大概20米,可以下去。”

    “那好,我们两个现在就下去看看。张班长,你们就在上面接应我们吧!”

    “这怎么可能?鲁波、崔伟、小牛子!”

    “到!”

    “你们三个在地面上接应。”

    “是!”

    “小雄,王贝!”

    “到。”

    “你们两个准备一下,把负重物资放下,跟我一起和张工、方工下去。”

    “是。”

    这次,我没有再跟张工嚼舌头,而是直接下达命令。张工看我这么坚决,也就没有再阻拦,只是说:

    “那好吧!你们下去后要听我的,可不敢再像昨天小牛同志那样莽撞了!”

    说着话,我们已经放下五条登山绳,点燃两只支火把,准备下到天坑里面去。

    顺着登山绳,我们很快下到天坑的底部,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出口,那块直径七、八米左右的光亮只剩下花生米大小。洞内的风,徐徐地往上涌,火把上的火焰被上涌的风带得忽明忽暗,借助一闪一闪的火光,我看到摆在我们前面的是一条狭长的下坡路,大概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通过,四周都是岩石。坡的尽头是什么,我们只有走过去才能看得清楚,不过在我们当时的位置已经能听到隐隐的流水声。

    “嗯!跟我昨晚推测得差不多!从这上涌的风来看,下面的空气应该是流通的,能够听见流水声,就证明这下面有一条地下暗河。”张工扶了一下厚重的眼镜片,继续说道:“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张班长!一会儿我们要通过这条下坡通道,如果火把熄灭,我们就打开手电筒,后队改前队,往回撤。切记,千万不要跑,不要大口喘气!”

    我点点头,示意了一下跟我一起下来的小雄和王贝,并将手里的火把和挎包里的手电筒给了王贝,说道:

    “按张工说的办!王贝,你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我们将队伍一字排开,方工走在最前面,我紧跟其后,张工走在队伍的中间,两名战士押尾,鱼贯进入狭长的通道。

    我们顺着陡坡大概走了十分钟后,发现这通道越往里走越宽敞,迎面而来的风越来越弱,火把上的火焰在微风的作用下越烧越旺。没有花去多少时间,我们便走到了那通道的尽头。

    借着火光,我看见眼前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湖泊,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放眼望去寻找波纹的源头,却发现远方湮没在黑暗中,我们手里火把的光亮根本就照不到头。这时,方工拉响一发照明弹,黑暗的四周被这枚红色的照明弹映得明亮起来。这个天然的地下湖大概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头顶上犬牙交错着一根根看似锋利无比的石笋,湖对岸的峭壁上大约10米高的位置有一个直径5米的椭圆形缺口,缺口里倾斜出来的涓涓细流如同一个小型的瀑布一样……

    照明弹落入水中熄灭,我们周围再次被黑暗吞噬,四周只剩下忽明忽暗的火把无力地支撑着我们周围有限的光亮。

    “这里果然有暗河。”张工见此情景激动不已,说道,“雨季时,这里肯定至少有几条大型的瀑布向这个地下湖灌水,而这个地下湖的底部一定联通着下面的地下暗河,联通地下暗河的缺口一定不是很大,所以这个地下湖才不会很快干涸,刚刚走过的通道就能说明问题。我们刚刚通过的通道前窄后宽,说明这里地下湖的水位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这条通道,向我们下来的天坑灌水。巧夺天工,真是巧夺天工啊!”

    我和下来的两名战士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心里除了赞叹这里的壮观之外,倒没有像张工那样兴奋,也许这就是战士和科学家的区别吧!

    (自从我将老张雷的故事发在论坛上之后,我一直处在异常紧张的状态,几乎可以用坐立难安来形容。就像老人家在开头说的那样,天知道他的经历现在有没过保密期,我是不是正在做一件泄露机密的事。晚上朋友打来约麻将的电话,在手机铃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潜意识以为那是有关部门打来的让我删帖的电话,直到看见手机上熟悉的名字后,我紧张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下来。)

    (我不是个喜欢捅马蜂窝的人,所以请原谅我不能一口气将张雷老人的故事更新完毕。所以,请原谅我只能一点一点地将老张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