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县试进行时
时间,就像那个狡猾的小偷,总是在人们疏于防备之际悄然溜走,令人措手不及。
武德五年,大唐的县试如约而至。
窗外,夜色依旧深沉,黎明前的黑暗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浓烈。
阳泉县县学内,往常此刻正沉浸在梦乡中的学子们却已纷纷起身,整理行装,准备迎接这一天的挑战。学子们或怀揣焦虑,或充满斗志,亦或面无表情,内心却波澜起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李麟戟也在此时走出了房门,虽未言明,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
这时,孙良才带着一大堆东西走了过来双手不住地摩挲着那些物品,,脸上写满了紧张,仿佛能从中得到一丝安慰。
“麟戟,你说我这次能过吗?”孙良才看着李麟戟说道,眼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看着孙良才紧张的样子,李麟戟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但也理解。对于前世经历过无数大考小考的李麟戟自然是不会紧张了,而孙良才屡试不第,紧张是自然的。
“良才兄,别担心。只要我们平时努力了,考试时心态平和,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孙良才听了李麟戟的话,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跟随着众学子一起走出县学,一路上的马车和考生不少,有家人陪同的,还有一人独行的,越往考点方向走,人越多。
考点设在县府后面,整个考场搭建得十分庞大,坐北朝南,气势恢宏,门上“龙门”二字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寓意着考生们能够鱼跃龙门,一举成名。
龙门前早已站立着等候点名入场的许多考生,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或紧张地环顾四周。
负责维持秩序的衙役们举着灯笼来回查看每个考生的履历,仔细检查考生是否有夹带。
唐朝没有现代的身份证件制度,防止代考的手段相对有限。考生们需要提交自己的详细履历,其中写明体貌特征和五代出身,以尽量防止冒名顶替。
而考生的个人履历早在年初时就已登记造册,此时只需核对无误即可。
考生们按照顺序一个个走上前去,递交履历,接受检查。
朝廷对科举作弊的惩处还是很严厉的,轻则取消科举资格,重则杖责八十,永不录用,乃至流放边疆。因此,每个考生都格外小心,生怕因小失大,断送了前程,至少李麟戟排队等候这段时间没有查出任何有夹带小抄的情况。
终于轮到李麟戟了,简单检查了一下随身携带的物品,大步走上前去。递上履历,然后抬头挺胸,接受衙役的检查。
衙役仔细核对了履历和体貌特征,然后点了点头,示意可以通过。
李麟戟向衙役拱手致谢,转身走向考场入口。回头看了看孙良才,发现他还站在原地,双手紧握,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良才兄,该你了。”李麟戟喊道。
孙良才回过神来,他看了看李麟戟,又看了看手中的物品,颤颤巍巍的递上的个人物品。
看着孙良才的反应,李麟戟十分怀疑这货多年科举不第,很大可能是因为过度紧张。
过了龙门之后,就有衙役带着众人前往考区,一排排低矮的考棚整齐地排列着,每个考棚都配备有一张书桌和一盏油灯,供考生们夜间答题时使用。
等考生找到自己座位安顿好时,天已蒙蒙亮。
倪鸿熙作为一县之主的县令,也是这次县试的主持者,在县里学官的陪同下出场了。
倪鸿熙站在考棚前,目光扫过一群群满怀期待的学子,开口说道:“诸君,今日县试,乃尔等展现才学,追求功名之始。吾知尔等皆饱读诗书,日夜勤勉,为的便是这一刻的绽放。然学问之道,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尔等当以国家社稷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学问不仅在于纸上谈兵,更在于经世致用。望尔等能将所学所知,用于实际,造福一方。”
看着考生的反应,倪鸿熙声音逐渐高昂起来:“吾知尔等皆非凡才,胸有丘壑,志在千里。今日县试,便是你们展现才华、角逐荣光的舞台!望你们生花,胸中藏锦绣,将所学所悟,尽展无遗!”
讲完话,巡视一圈之后,倪鸿熙就离场了,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随着所有考卷分发完毕,考场全部落锁,县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考生们纷纷调整呼吸,静下心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县试第一场的考题。
题目公布后,考生们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试图从脑海中搜寻与之相关的理解和感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经义,即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只有确立了根本,道义才会自然产生。
李麟戟端坐在考棚内,目光凝聚在试卷上那八个字上,开始思考。题目中规中矩,倒是不难。
“本”指的是君子修身立命的根本,是道德品行的基石。而“道生”则是指只有根基稳固,道义、德行才能自然生长,枝繁叶茂。
从启蒙教育到如今的科举考试,每一步都是对“本”的锤炼与打磨。作为一个君子,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品行。
思考完后,李麟戟提起笔,轻轻地蘸了蘸砚台中的墨水,开始作答。
‘夫君子者,道德之表率,仁义之楷模。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源于“务本”二字。所谓“本”,乃身心之基,道德之根,务本则能立命,立命则能行道,此所谓“本立而道生”也。’
‘君子修身,首在务本。本者,心也,性也,乃人格之基石。君子当以诚为本,去伪存真,守正不阿。身正则影直,心正则行端。修身之道,在于涵养性情,陶冶品德,以仁、义、礼、智、信为纲,时时自省,处处自勉,方能成其大器。’
.......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李麟戟轻轻放下笔,满意地审视着自己的答卷,待墨迹干后,用镇纸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