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实力派啊

第八十九章 合作

    最终,在金孝娜的强迫下,项乐章还是勉强同意了时如沙的见面要求。

    他们的见面就定在三天后的今天。

    为了不“浪费”项乐章太多时间,时如沙特地把见面地点定在了离片场不远的一家咖啡馆里。

    而又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时如沙花了点小钱,把整间咖啡馆包了下来。

    项乐章比约定好的时间提前十分钟到了咖啡馆,却发现里面已经有位中年男人在等他了。

    那位中年男人穿着一身西装,一丝不苟地梳了个大背头,下巴上还留着一看就知道精心打理过的白色胡子。

    在来之前,金孝娜给项乐章看过时如沙的照片,所以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中年男人,正是他今天要约见的对象:中国风之父,时如沙。

    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怪怪的……

    项乐章刚带着礼貌的微笑走进店里,时如沙就发现了。

    他站起身来,朗声笑道:“项先生,久仰久仰!我听了你的《青花瓷》后,就特别想见你一面。今日啊,总算是如愿了!哈哈,希望我这小小的愿望,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

    “不会不会,时老师。”项乐章口是心非道,“能和您一起喝咖啡,是我的荣幸。”

    时如沙摆了摆手,说:“没必要用那些敬辞,我们以朋友的态度聊天就好了。”

    请项乐章坐下后,时如沙又说:“听说,你写《青花瓷》是为了和老文比赛?”

    他口中的“老文”,自然就是文海了。

    项乐章点点头。

    “算是吧。”

    “为了比赛,能在一个月内词曲兼包地写出《青花瓷》这种杰作,项先生……你不简单呐。”

    “其实也没什么,”项乐章说道,“就是灵感突然来了而已。”

    “这样啊。”

    时如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说:“对了,我有点好奇,你写这首歌——尤其是歌词部分——的灵感,到底是怎么来的?或者说,从什么地方来的?”

    项乐章知道,对方问这个问题,并不是真的好奇他的灵感来源。

    不过,他并不介意。

    “说起来有点复杂。”

    项乐章笑了笑,瞎扯道:“这首歌是先有曲后有词的。我在作曲的过程中,突然回忆起小时候去博物馆的经历,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那一瞬间,我就想:‘我能不能以某件传世的华国艺术品为歌名,写这首歌?’

    “最开始,我想到的是青铜器。它身上的总总特点可以象征许多东西,例如,它的铜锈就能用来象征世事的沧桑等等。

    “不过,由于曲子的曲调比较温柔淡雅,有种江南的感觉,而‘青铜器’给人的感觉是厚实笨重,我觉得不是很搭,就没有用。

    “后来,我又想到了汝窑瓷——全世界如今只有七十余件的国家重宝。但考虑到它的特性不适合写缠绵的爱情,名字也不够美,也没有用。

    “就在这种想到一件艺术品——排除掉——又想到一件——又排除掉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最适合这首歌的珍品……”

    “青花瓷。”

    时如沙笑着插嘴道。

    “没错,青花瓷。”

    项乐章点点头,继续胡扯:“虽然我最终没有使用汝窑瓷,但在搜索它的资料的时候,我查到了一句词:‘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这句词,正是副歌中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的由来。……”

    扯完“灵感来源”,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六分钟。

    看见时如沙眼底的满意之色,项乐章知道,对方已经完全相信这首歌的词是他亲手写下的了。

    “说了这么多,”项乐章说道,“时老师,你还没告诉我,你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见我,是为了什么?总不能就是为了听我聊我的灵感来源吧?”

    至此,他们的谈话终于进入了正题。

    时如沙摸了摸自己的白色胡子,笑道:“项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我的一个外号——‘中国风之父’?”

    “听说过。”

    “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项乐章没有回答。

    他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答案是:因为你的词,中国风歌曲终于在华国流行起来。为了这个,人们才把你称为“中国风之父”。

    但他认为这不会是正确答案。

    他猜对了。

    时如沙解释道,在很早以前,他其实是一名唱作型歌手。

    华国第一首被正式称为中国风的歌曲,就是他出的。

    那首歌一经问世,立马火遍大江南北,同时也带红了“中国风”这种音乐类型。

    因此,人们才给了他这个“中国风之父”的称号。

    听到这,项乐章发现,他脑子里的第一个答案,其实对了一半。

    “不过,他说的这个,跟我问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或许是看出了项乐章的想法,时如沙笑了笑,继续说了下去。

    后来,没过多久,他出了一场意外,导致嗓子受伤,没办法再唱歌了。

    但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开始往词曲方向使劲。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作词天赋似乎比作曲天赋要高上不少。

    在权衡之下,他决定暂时放弃作曲,专攻作词,先在作词领域闯出一片天。

    最终,他成为了现在的金牌作词人。

    重点来了。

    在专攻作词的那么多年里,他一直都没忘记保养自己的嗓子。

    虽然没有恢复到巅峰状态——可能永远都恢复不到巅峰状态了——但偶尔唱唱歌,还是毫无问题的。

    只不过,他已经在作词领域混出名堂了,每天的工作也比较繁忙,一直都没怎么唱。

    直到听了《青花瓷》,他心中埋藏的唱歌之魂又一次复苏了……

    “也就是说,时老师,你现在又想重新回到舞台上当歌手了?”

    “不,”时如沙摇摇头,指着嗓子笑道:“就算我想当歌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你的意思是?”

    时如沙交叉着放在桌上的手猛然握紧。

    他看着项乐章的眼睛,犹豫了一阵,但最终还是说道:“项先生,我想……跟你合作一首歌。”

    “一首……中国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