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实力派啊

第九十一章 最对的决定

    挂断电话后,文海脑子里还思索着那条方姐透露给他的消息。

    “项乐章和老时要合作写一首中国风,还是合唱的那种?”

    “哼,我说呢,老时那家伙怎么会突然站出来帮一个流量说话,原来,是‘利益相关’啊。”

    “也不知道月圆传媒给了他多少钱。”

    “不过,这不重要,我也不在乎。”

    “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复仇的机会。”

    文海眼底掠过一抹寒芒:“你们对我造成的那些伤害,我要一五一十地全部还回去!”

    虽然对方是项乐章加时如沙的超强组合,但文海丝毫不慌。

    如果比的是中国风,他大概率是打不过他俩的。毕竟,他本身就没多少创作中国风歌曲的经验。

    但是,这可不是什么比赛,没有风格、题材、主题、流派、元素等等的限制。

    他大可以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

    用自己的长处打对方的长处,文海根本不带怕的。

    即使,对方的长处可能比他的长处要更长一些。

    因为,文海知道,艺术这种玩意和其他东西不一样。

    突出三个字:不稳定。

    一个业余词曲的作者,也可能写出《马赛曲》这样的名曲。

    而一位大师,也有可能失手写出粪作。

    事实上,强大如时如沙,也曾写过几首很烂的中国风歌词。

    当然,以上都是极端情况。

    正常情况下的“不稳定”指的是:你有80分的水平,那你的发挥可能会在70分到90之间。

    同样的,如果你有70分的水平,那你的发挥可能就在60到80之间。

    发现了吗,在80分选手发挥比较糟糕而70分选手发挥得比较好的时候,70分选手完全是能够战胜80分选手的。

    而文海和项乐章、时如沙组合的差距,并没有70分选手和80分选手那么大。

    在文海看来,如果说项、时组合有80分的水平的话,他自己至少也有75、76分。

    只要项乐章和时如沙的发挥稍微差那么一点点,或者他自己的发挥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他就可以打赢他们。

    正想着,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系统提醒他,他的邮箱收到了一条邮件。

    “来了。”

    文海自言自语一声,进入邮箱,将方姐发给他的音频下载下来,听了听。

    四分钟后,他的眼底掠过一抹喜色。

    “这个伴奏……写得太好了!”

    “我写《离人曲》的时候还以为,在一年之内,我再也拿不到那么好的伴奏了。”

    “但这首伴奏,居然比当时的还要好上一个档次!”

    如果说他的作词实力有75分,在这首伴奏的加持下,他轻松就能写出突破八十分的作品!

    但很快,那抹喜色就从眼底褪去了。

    他突然想起来,这首歌,是要写给潘明安当“代表作”的。

    也就是说,这首歌的歌手,会是潘明安。

    八十多分的歌交到他手上,说不定一下就给唱到七十分了。

    “算了,不管了。”文海心想,“先写再说!”

    “万一,潘明安和那姓项的一样,突然开窍了呢?况且,从伴奏来看,这首歌应该不会太难唱……”

    …………

    时如沙推开工作室的门,眼皮微微一抬。

    他的经纪人老孟居然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来得挺早啊。”

    时如沙笑了笑,把薄外套脱掉挂在椅子上,说道。

    老孟也笑道:“刚和金小姐签完合同,想着反正也没什么别的事了,就提前过来了。”

    “她有告诉你项先生作曲和编曲进度吗?”

    “拜托,”老孟无奈一笑,“你和人家刚见完面还不到三天,别那么心急嘛。我估计,他还在构思阶段呢。”

    “应该不至于。他之前跟我说过,他抓到了灵感。我猜,他已经开始写了。”

    “哦?那要不你再猜猜,他写了多少?”

    时如沙给自己打了杯温水,一口饮尽,想了想,比了个“1”。

    意思是,项乐章完成了伴奏的十分之一。

    老孟点点头,说:“我猜也差不多。”

    时如沙张了张嘴,刚想说话,老孟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又自觉地把嘴闭上了。

    老孟拿起手机,一看,眉头一挑,说:“是金小姐的。”

    “怎么,合同出问题了吗?”

    老孟摇头。

    “应该不是。我先接。”

    半分钟后,他带着一脸震惊挂掉电话,飞速打开自己的邮箱。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份新邮件。

    那封邮件里还有一个附件,是个音频。

    一个备注为“新歌伴奏”的音频。

    时如沙见老孟表情不对劲,赶紧凑过头去看了一眼。

    瞳孔猛地一缩。

    “这是……我想的那个伴奏吗?”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老孟艰难地点了点头,“我还以为项先生还在构思阶段,结果……”

    “你知道吗,我现在有点怀疑这会不会是项先生以前的存货。不然,怎么可能会出来得那么快?从我提出合作到现在,拢共还不到七十二小时!”

    说着,时如沙摇了摇头,又说:“算了,管它是不是存货呢,先听听看吧。”

    如果这首伴奏非常优质,那它是不是存货,重要吗?

    “好。”

    老孟说着,把伴奏下载了下来。

    随着“叮咚”一声,下载结束。

    他问时如沙:“我用不用帮你把耳机拿过来?”

    时如沙摇摇头。

    “不。连音箱吧,我们一起听。”

    老孟照做了。

    他非常熟练地把手机连接上音箱,随后,开始播放。

    一首R&B搭配着中国风的伴奏缓缓流出。

    老孟倒吸一口冷气:“你要是告诉我这首曲子是用不到三天时间写出来的,我不会相信,绝对不会相信!”

    时如沙并没有回应他这句话。

    他闭着眼睛,感受着伴奏中R&B的节奏以及中国风的各种元素……

    妙啊,太妙了!

    即使是小王和小赵的那首足以获奖的伴奏摆在它面前,依然不够看。

    能够写出这种伴奏的人,就算不是天才,也一定是有大才华的。

    我已经有多久没拿到过这种级别的伴奏了?

    想着,时如沙微微一笑。

    跟项乐章合作,可能是他近几年来做过最对的一次决定。

    如果说,这是项乐章的存货的话……

    项先生,请务必多用这种存货敷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