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匡扶汉室

第十九章 无君无父之人,朕要之何用?

    不大一会儿,演武场已经是人山人海。

    突然从远处跑来一队队禁军甲士,将演武场包围的水泄不通。

    “陛下驾到。。。”

    伴随着领路太监的一声高喝,禁军甲士皆是单膝跪地,一手扶胸,一手紧握长戈。

    “恭迎圣驾,大宋万年万万年!”

    一阵整齐的回音响彻天地,刘备从马车上下来,顺着临时开辟出来的通道,走向了演武场的高台。

    无论是被关押的学子,抑或是在宫门外静坐示威的学子,都目光灼灼的盯着刘备一步步的走向高台,场上响起了一阵嗡嗡的吵闹之声。

    “今日官家好生威武啊,只是不知道叫我等来此处是为了什么?”

    “你看官家,腰配宝剑,身着重铠,莫不是要挑起战事?呜呼!可怜我大宋百姓,尚未歇息几年,又得重尝战火之苦。”

    学子议论纷纷,将演武场弄的嘈杂一片。

    刘备眉头拧在一起,脸色不悦。

    随行太监见状,大声喝道:“肃静!官家有话要说!”

    这时候,演武场中才渐渐安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重新汇聚在刘备身上。

    只见刘备身穿金色铁甲,铠甲上的鳞片如同龙鳞般紧密排列,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臂膀上披着锦缎,略显华贵。

    惹人注目的是胸甲部分,雕刻着繁复的龙首,龙眼炯炯有神,四周饰以龙纹。

    这一身倒是将刘备衬托的有了几分英武之气,刘备冷冷的扫过众人,也不开口。

    一时间场面有些冷寂,底下学子眼巴巴的看着刘备,以为他能说些什么,却不曾想到,刘备居然一言不发。

    有些学子顿时骚动起来,一时之间议论声又起。

    “这日头,快把我晒死了,官家到底讲不讲啊”

    “是极是极,这位兄台言之有理,我看官家是成心来晒我们了。”

    “胡说,此时正是冬日,何来日头晒人,我看你们两个是心虚罢。”

    随行太监见状,又是一阵高喊:“肃静!肃静!”

    任凭他怎么喊,场面却是止不住了,议论之声更大了。

    啪啪啪。

    高台上的禁军甲士突然手拍胸甲,演武场四周的禁军也随之拍着自己的胸甲。

    场内的学子何时见过此等场面,便收了议论之声,闭上了嘴巴。

    只见刘备招来随行太监,对他低语了几句,太监急忙忙的跑下高台,冲出了演武场,不知去了何处。

    刘备看着底下的学子,清了清嗓子。

    开口说道:“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我大宋便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但是,朕心痛啊,为何将皇位传于朕的手中,便是这一副模样?朝中奸臣横行于世而身居要位,朝外将士浴血厮杀却得不到奖赏。”

    刘备顿了顿,扫过众人。

    “朕后悔的很啊,后悔朕误信奸臣之言,差点误杀岳飞,折辱我朝一名武将,险些自毁长城,令金人耻笑!但是今日,朕听闻尔等在宫外静坐,以此来示威,甚至有人企图敲响登闻鼓,以求朕出面解释。”

    学子之中,有一人出列,对着刘备俯首而拜。

    朗声说道:“学生刘子殇,字灭金,有话要说!”

    刘备看着他,说道:“准。”

    “陛下,学生听闻,自汉唐以来,国家以士治天下,我朝立国之初,便将与士人共天下立为国策,学生以为,官家前些日子,对士大夫下手太狠太重,首开我朝杀士大夫的先例,若是以此下去,国恐将亡!”

    刘备静静的听着这位学子自以为慷慨激昂的言论,不由得一声冷笑。

    “自汉唐以来,以士大夫共天下,那么你告诉我,汉唐今日何在?都沦为了一捧黄土。朕今天就告诉尔等无志之人,朕绝不与士大夫共天下!若是谁能收复北疆,克复中原,朕与他平分天下又何妨?”

    说着,气急攻心,又是一阵重重的咳嗽声。

    “朕今日前来,实在是心中郁郁不平,有些话朕不吐不快,朕想了许久,终于明白导致朕心中焦虑的是何事,是你们!是现在正在读书的天下学子!一个个的饱读四书五经,却偏偏丢弃了自古以来的文人傲骨,更是丢弃了大宋自立国以来的铮铮铁骨!”

    刘备顺了口气,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

    “二帝在位之时,崇尚奇观异草,沉迷绘画之道,不思我大宋江山,甚至任用奸邪迷信江湖老道,金人叩关,居然寄希望于方士的撒豆成兵之术,随即溃败。朕问问你们,靖康之耻,尔等可曾忘了?”

    这一番话,怼的刘子殇不敢言语,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

    开口说道:“陛下非议先帝,实乃不孝,学生恳请陛下,收回方才所言。”

    刘备听完,冷冷的挥了挥手。

    禁军甲士将刘子殇架起来,正拖着离开演武场。

    此时刘子殇还在高呼:“陛下不忠不孝,非议先帝,望之不似人君!”

    诸位学子看着刘子殇被拖着,拖至演武场外,被一刀砍下来脑袋,悬挂在门外。

    刘备看着刘子殇被斩首示众,心中的烦闷并没减少,反而又多了几分。

    “呵呵呵,还字灭金,白瞎了这么好的名字。”

    刘备喃喃自语,随即扫视众多学子。

    此时随行太监已经返回殿中,在刘备耳边轻语:“官家,已经妥当。”

    刘备点点头,示意太监退下。

    气沉丹田,对着学子说道:“尔等求情,足以体现列为皆是重情重义之人,但是朕告诉你们,被抓进牢狱的那些人,不配成为你们求情的对象!他们所言,皆是无君无父,卖国求荣,恨不得让朕去跪舔金人,认金贼为父!”

    一时之间,众人哗然。

    只见又一名学子出列,对着刘备长跪不起。

    低着头说道:“官家,学生有罪,被同窗裹挟而来,学生听闻被关押的同窗是给官家上书不成,从而被抓入监牢,学生悔矣。请求官家,原谅学生。”

    说罢,对着刘备三叩首。

    这一番话让刘备心情略好几分,心中的烦闷也是消减了不少。

    对着这位学子说道:“知错而改,善莫大焉,各位学子若是有人与他想法相同,可自行离去,朕绝不计较尔等静坐示威之事。”

    参与静坐示威的学子陆陆续续的从从演武场中离开,每人离开之前,都对刘备行叩拜之礼,以示悔改之意。

    刘备看着学子离去,心中高兴没一会儿,便暗自埋怨:“那学子,甚是可恶,朕居然不知他姓甚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