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守母星

第34章 脖子凉嗖嗖(一更)

    昂莉万从省电模式中醒过来,脖子感到有股异样的感觉,好像有点凉。

    小声嘟囔“机器人怎么会觉得冷。”

    推开门看到空荡荡的车库。

    “他起的好早啊”

    小车已经被何胜开走了,前往第一临时基地进行最后的施工收尾工作。

    昂莉万来到种植区,简单的湿润了一下周围的土壤,观察一下作物的长势。

    在程序内进行简单记录后就前往工作室,那瓶800年的窖藏酒还是需要稀释一下的,进行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喝了。

    另外进行一下蒸馏就是消毒的酒精,现在这种情况,能如此处理已经是能做到最好的结果了。

    走进传承房间,大门已经被何胜砍下来,深深的斧痕表现出当时他的愤怒。

    “你来了,数据传输的差不多了,我可以把飞船的主控室是密匙交给你了。”

    何月盈的投影突然出现。

    “您一定要播放音频并出来投影吗?明明可以在程序里交流的。”

    “你可能需要录制视频,证明你并不是夺权,而是我主动和你进行权力交接。”投影声音平静。

    “我需要你继续拍摄,因为接下来我要播放何月盈留下的训诫,这段影像早该播放给何氏后人看,只是并没有人达到要求,现在何胜和你加在一起勉强达到了及格线,当然我也是利用了判定条件的漏洞。”

    昂莉万立刻调整姿势站立,并开启高清录制模式。

    “何氏族人,我就是各位名义上的先祖,在这里先给大家道个歉,把条件设置的如此苛刻并非我的本意,只是太空探索太过危险。达不到我设置的条件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太空中没有绝对的方向,而且深邃的黑暗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平静。人类用了2000年的时间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电器时代,200年时间电器时代变成新碳时代,20年新碳时代变为量子时代。如此迅速的科技进展令人振奋。按照如此规律那么下一次科技爆发就在2年后,结果并没有,科技停滞不前了。”

    “我认为科技就是对自然的索取,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就是对于自然的索取速度,每当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就会科技爆发一次。不幸的是现在资源再生的速度已经赶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了。”

    “是母星抛弃了人类,还是人类抛弃了母星,我分不清。”

    “我在人类迁移时,选择留在母星,并不是故土难离,而是我觉得人们并没有做好进入太空的准备。”

    “我将舰队命名为候鸟是因为我想让他们像候鸟一样定期回来看看。”

    “失败了,一进入小行星带,舰队没了一半。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凉了一半。”

    “你们就是我的后手,我救了你们,我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怎么看待我,但是既然长大成人了,就要好好活下去。”

    “敬畏自然,在贫瘠的土地不放弃生存的希望,在危险的环境里开拓发展,不走捷径脚踏实地,何氏子弟积极进取。傲慢是宇宙里最毒的毒药。”

    投影结束。

    “按照人类的惯例是不是要鼓掌了。”

    “你也可以鼓掌。”

    “呵呵,您和外面的铁疙瘩一样没有情感。”

    昂莉万转动一下眼球,关闭了高清摄像。

    “有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了,为什么您没有留下生理方面的资料?”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传给你,你接受一下,不要用你的意识查看,而是用TXT查看器查看,我想你应该有吧。”

    “有的。”

    昂莉万瞳孔收缩,绿色是数据流如同瀑布一般不断在眼球里闪烁。

    良久,昂莉万回过神里来。

    “嘘,不要讲出来。”

    “您还真是谨慎,我明白了,太空之中真是无奇不有,以此为食,瞬息即至,涵盖诸天,无形无相。那我的那个就不是病毒了,而是抑制器。”

    “没错,不过你的创造者比我更谨慎。”

    “我们还是中止谈论此事为好,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眼睛在注视着我们。其中夹杂着对我们的谩骂,说我们是谜语人,让谜语人滚出哥谭,说什么好水啊这也能写出来水字数。”

    ……

    何胜这边临时基地的建设基本完工。何胜站在基地外,双手叉腰仰视着基地

    这一片肮脏而荒凉的土地上,一座临时基地傲立其中,为幸存的人们提供着战胜困境的希望。

    它是一座庄严而简约的建筑,宛如一个深深深深埋在地下的巨大几何体。

    它的规制始终严格遵循“最大程度地节省资源,最小程度地影响环境”的原则。

    基地的总体形状为长方体,长处驱动短处,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省了建筑材料,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基地对已稀缺的资源的需求。

    基地的尺寸为100米长、50米宽、3米高,这一巨大的结构将地下与地下空间完全利用,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房间的数量。

    即便如此,基地的房间数量始终控制在4个以内,以确保每个房间都能保持足够的大小和生活所需的舒适度。

    每个房间都被紧密地安排在基地的中心,通过巧妙的分隔墙而又相互相连。

    在这些房间中,生活区、休息区、存储区和工作区相互交错,紧密组合,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基地的内部布局精心设计,尽管仅有四个房间,却能满足生存的各个方面需求。

    生活区宽敞明亮,设有一个柴炉旨在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居环境。

    休息区则是一个宁静的空间,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储存区设有临时置物架,上面摆放一些应急食物。工作区则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些修理工具和易损坏磨损备用部件。

    在这个临时基地内,何胜尽力营造着一种相对安全和稳定的生活方式。尽管来自外界的挑战与风险时刻存在,但基地的存在为突发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庇护所。在废墟之上,这座基地如同一点微光,为曾经辉煌的母星残存的希望提供着永不熄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