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我真的没有不老药

第二十四章 赎身契

    烈日高高挂,正午的阳光无处躲避。

    道路两侧的尸首上已满是苍蝇,一股腐臭的味道飘荡在县城中。

    还有喘息的人们病怏怏靠在房檐下,双眼无神,嘴唇干裂,一副病态。

    郑先带着口罩,手上也擦拭上了酒精,扫视了一眼人群,脸色凝重:“看来情况不容乐观,王武派一队人去前面探探情况,其余的医官口罩带好,这是保命的家伙,还有不要触碰到对方的身体。”

    救治他人的前提,需要先保护好自己。

    富贵站在身后,脸色苍白,没有了往日贱兮兮的面孔,腿肚子不停打颤。

    “好心人,给老朽一口吃的吧,俺的孙女快要饿死了。”

    一个头发乱糟糟的老头,弯着腰,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眼中满是哀求。

    富贵于心不忍,从怀里掏出一块饼。

    瞬间。

    刚才还病弱的人们,死死盯着那块饼,眼中满是贪婪。

    周围的人群步步紧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群早已将道德忘在脑后,腹中的饥饿让他们暂时忘记了人性。

    还没等郑先招呼,留下来的禁军抽出锋利的长刀,脸上带着冷意,只要这些人敢扑上来。

    这些人就不再是难民,而是暴乱者。

    作为总领官,郑先不能坐以待毙,大声道:“本官是奉圣上旨意来关内道救治百姓,圣上已经下旨,粮食正在运送的路上,若是有人胆敢反乱,休怪本官手下无情。”

    这个时候,只能通过安抚的方式让这群人冷静下来,但他知道,这样也只是一时的,人在饥饿面前什么都做得出来。

    富贵飞快伸出手,将饼交给老者。

    下一秒,老者掰碎几半,放在小女孩的嘴里,沙哑道:“丫丫快吃,吃了就不会睡了。”

    老者也是聪明者,自然知道这块饼不能留在身上,在众人的眼皮子低下吃的一干二净。

    跪在地上给富贵郑重其事的磕了一个头,这才拖着单薄的身子走向一旁的屋檐下。

    很快。

    王武带着一队禁军回来,马匹的后面还跟着一队人,打头的一名中年男子大腹便便,身穿蓝色官袍,眉毛自然下弯,气喘吁吁道:“下官林海拜见总领官大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林海飞快扫视了一眼总领官,心里微微惊讶,这个总领官也太年轻了,莫非是朝堂中某位大人的子侄,如果是这样……

    郑先自然而然后退一步,因为他清楚的看见林海的脸上已经冒起了水痘。

    旁边的王武冷声:“此乃太子属官,华县男郑公子。”

    林海眼珠子一转,小小年纪竟然能封爵,想必一定是太子身边的红人,立马赔上一副笑脸:“想不到声名远扬的华县男竟然如此年轻,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把眼前的郑先伺候好,到时在太子身边美言两句,自己就能迈向新台阶。

    可是吹捧不能太做作,这样显得太假。

    郑先颔首,他没时间和这人这里叨叨,开口问道:“整个县的百姓只剩下这些了吗,其余的人呢。”

    林海心中一喜,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从大疫开始,百姓大多在城东空地,每日官府会城东开仓放粮,至于这些人……估摸是不愿接受官府的救济吧。”

    “去城东。”

    城东头。

    四处都是百姓拥挤在一团。

    林海叹息道:“作为一方父母官,下臣不忍看见这副场景,所以自发组织县中衙役,将百姓聚集在此,也是为了好救治灾民。”

    看着乌泱泱的人群手中捧着破碗,拥挤在一团,拼命争抢着那就救命的米粥。

    郑先眉头凝住,吩咐道“林县令,吩咐衙役让人群分开,另外将城中所有死去的人立马焚烧,一定不准靠近水边,再去找一些生石灰在县城扑洒一遍,从现在开始人群喝水只能煮沸。”

    林海点头答应,脸上神神秘秘道:“华县男这一路舟车劳顿,下臣在县衙备下粗茶淡饭。”

    在林海的带领下,郑先向县衙的方向走去,期间隐晦看了一下王武。

    王武心领神会的脱离队伍,转身向巷子深处走去。

    唐朝时期分食用餐。

    看着林海口中的粗茶淡饭,突然体会到了语言的艺术。

    鸡鸭鱼样样都有,心中恶骂了一句:FB。

    林海见郑先没有露出反感的表情,笑呵呵道:“华县男,下臣敬您一杯,这县衙简陋许多,对比长安更是不如,只能委屈华县男将就一下。”

    官海浮沉多年,林海的每个动作都是设计过的。

    喝了一杯酒,眼泪说来就来,掩面痛哭道:“华县男,下官对不起县中的百姓啊,下官看到他们如今衣不蔽体,心中实在不忍,下官在这里已任职十年有余,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听见他们叫我一声父母官,下官心中就如同针刺。”

    “下臣还对不起圣上,没有将圣上的子民照顾好。”

    郑先一愣,这人酒量如此不行,才一杯就醉成这样了,连声安慰道:“林县令,你说的本官都明白,别哭了。”

    ……

    林海看着郑先离开的背影,嘴角浮现一模冷笑,吩咐来身旁的主簿:“此子虽然年轻,但是行事却为老辣……我就不信这当官的还有不爱财的。”

    “还有,大牢里的人都给我看好了,若是发生差池,你知道会怎么样……”

    木房内。

    郑先坐在书桌前。

    “太子殿下亲启:吴山县人口不足五成,百姓游离失所,缺衣少粮,大疫之下,牲畜无存,吴山县令林海,善刁钻。”

    郑先吹干墨迹,这才放心叠好。

    这时。

    王武敲了敲门,来到郑先身边,附耳轻声嘀咕。

    郑先脸色一变,猛地倒吸一口凉气。

    ……

    夜香楼。

    自从上次郑先在诗会上名声大震。

    小香两姐妹自然沾光,如今夜香楼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老鸨说起话来更嗲,扭屁股的幅度更大。

    小玉坐在铜镜面前,娥眉微蹙,看着桌上的赎身契,呆呆愣住。

    五千贯。

    还只是一个人的价格。

    要知道西市一间黄金地位的铺子也才四千贯。

    如今小玉两姐妹身份水涨船高,老鸨自然不想放过这两个香饽饽。

    小香迈着盈盈步伐来到姐姐面前,笑嘻嘻的扑在她的身上,指了指赎身契,笑吟吟道:“姐姐,我这里存了二千贯,加上你的三千贯,刚好五千,妹妹知道你从一开始就喜欢郑公子。”

    小玉见心思被说破,脸色微红,思绪开始回忆。

    十三岁的她拉扯妹妹来到京城,刚开始险些被饿死街头,如果不是郑公子好心扔了几个铜板,说不定她们两早就饿死在路上。

    所以在她心里,不管其他人对郑先有何看法,自己也始终认为郑先就是一个好人。

    可是一想到这样就得和相依为命的妹妹分开,心中一时间左右为难。

    摇了摇头:“爹娘死得早,如今我在这世上只剩下你一个亲人,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

    小香心中一暖,转移话题道:“姐姐,你长大了,比我都大了一轮呢,我来摸摸看。”

    一时间。

    房间高山草甸,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