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纪年:三清山

第70章 知行合一

    宾主分开落座,席间还有白云道院里,最红的几位头牌陪酒,如今大家早已,无须顾虑女色问题,因此在谈笑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闹腾了整整一个时辰,三人各自尽兴,散席之后又屏退左右,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论的正是今日上午事情。

    汪洋将先前所见情形,与自己大致猜测,与舒明一一讲述,舒明听罢,只是冷哼一声,

    “不想这妖族余孽,竟敢潜入道门三清山圣地,还敢在此作乱,这为祸地方胆子真的很大,他们最好祈祷,不要遇见我。”

    “否则一旦被我,发现蛛丝马迹,必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舒明这番话,表达得非常傲气,言语之间透露着阵阵杀气,毕竟他是截教第六代弟子,截教始祖玉清道君,便专攻杀伐。

    遥想当年,截教诛仙剑阵,非四圣及齐不可破,这等傲然脾性,也传给了后辈弟子。

    汪洋与郭静江见状,均是赔着笑脸,伸出大拇指道,

    “师叔确实大义,展现出这等风骨,真乃吾等晚辈楷模。”

    对这些马屁,舒明只道这两人真心赞许,因此又豪迈道,

    “斩妖除鬼乃我道门分内之事,这自然不可推脱。”

    他说得非常自信,汪洋与郭静江两人,对望却没有说话,只是彼此间眼神,意味深长,属实耐人寻味。

    ……

    郭嘉在静室中,独自修行。

    这是郭忠和张映秋,刚刚为他设置的小型静室,修炼是私密事情,即使是家中长辈,也不好在旁边围观。

    因此平日里都是个人,独自潜心修行,除非有特殊事情,需要有人护法,一般为了避免打扰,有的还设有阵法屏蔽。

    这老宅内,也有专供族内,子弟修行之所。

    如今郭嘉已经破开道禁,正式踏上修行之路,此刻端坐在白色蒲团上,心思千回百转,仔细考虑现状。

    如今修炼程度,按照上一世说法,应该是练气期第一层,如此突破实属不易,不过美中不足,却是仅修道法,根基虽然稳固。

    可与人争斗,却还是差了些意思。

    因此还需要修炼数门术法,如此才能实现有效御敌,和增加一些自保手段。

    科道一途出身道士,因为重心在长生不老方面,所以对御敌和自保之术,往往不甚重视,通常不太关心这件事情。

    基本只了解一些皮毛,浮光掠影很难有所大成。

    这也是道门有意为之。

    自从一统东土后,并未下发太多强力术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只有一些简单的驱鬼超度之术,或者低阶符箓攻击,等一些常规手段。

    对于那些大型法术,或者剑走偏锋的术法,并未让太多人知晓,因此大多数人闻所未闻,既然不知,又何谈学起。

    倒是长生不老之术,在此世间广为流传。

    可对于那些强力术法,即使在三教之中,也是各家不传之秘,只有最核心弟子,才能受得真传,可修炼此术。

    各地方道院,在平时仍然有一些御敌手段,只是这类术法还不够完善,其中最好的,也不过是一些大型法术山寨版。

    或者残缺削弱版。

    不过除此之外,郭嘉也因身份问题,在修行术法方面有着诸多限制,毕竟他还只是一个童生,至少在明面上,不能修炼太过,惊世骇俗的术法。

    还有就是,郭嘉此刻手中,并没有太多高深的术法可供修行,他上一世是明教圣人,而非道门圣人,会的几乎都是明教术法。

    对道门手段,只有了解,并未掌握。

    经过认真思考,他总结了一下,如今只能谋而后动,待到授箓后,拿到道门赐下术法,再从长计议。

    眼下,他还有一件重要事情,需要尽快完成,即体内圣火令修复问题,如今破开道禁,也开辟紫府,圣火令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郭嘉内视之下,发现圣火令原本暗淡颜色,在体内灵气温养下,竟然有一丝丝血气,似乎有了治愈迹象。

    这可是大喜讯,郭嘉见状心中不由一喜。

    果是先天灵宝,虽目前近乎全损,可只要在他体内紫府温养,得到源源不断灵气滋润,那持之以恒下,总有一天能够恢复如初。

    这是一件幸事。

    圣火令在前世,作为他贴身之物,陪伴他征战天下,同时也是明教最高至宝,有着镇教威能,一直受教中气数滋润。

    对外凶名赫赫。

    也成了他最钟爱之物,又哪里舍得它,就此损毁沦为废品,有机会修复自然最好,这可是世间稀少宝物。

    也是他曾经最好的伙伴。

    见到圣火令无恙,眼下却还有几件事,需要他思索谋划,就是他们家,这郭族第三房今后发展。

    如今郭静江,成为真传弟子,换算过来,就是科道一途进士及第,特别是如今,他又在白云道院担任监院。

    如此势能早已,压过长房一头,两脉分家是板上钉钉事情,郭嘉提出借此机会,脱离族中控制,也是有自己想法。

    这长房已是艘破船,眼下虽然还漂浮在海面上,在他分析预判中,可已经或者即将,失去连续几任船长,这船本身还有不少破洞。

    既然开不远,也随时有倾覆危险,那不如趁早脱离,还能够保得自身平安,也不会被对方,在发生危险时,强行吸血给船续命。

    常言道,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

    郭嘉这番想法,幸运得到了,他爹娘共同认可,大的前进方向明确后,如今摆在他面前,还有几件重要事情,需要好好谋划。

    第一件事情,就是郭忠与张映秋修行问题。如今两人修炼多年,早已将考取功名机会用完,多年奋斗拼搏,也不过是,一个秀才和一个童生。

    再也无法寸进。

    彼此修为迟滞多年,想要再考取功名,已然没有机会,只是对于此,郭嘉不甘心让他们俩,就此沉沦下去,最终泯然于世间。

    在大限来临时,化为飞灰。

    因此这棘手问题,亟待尽快解决。郭嘉需要寻找方法,让他们能够再度突破,哪怕不再增加修为,至少也要延长寿元。

    这样,他才能够继续享受,来自爹娘所带来家的温暖。

    送别父母,这件事情令人非常难受。

    第二件事情,是几个姊妹修行问题。他如今中了童生,可他这一辈,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总共三个孩子,还是白丁之身。

    如果将这些姊妹们,好好教育一番,再悉心培养,这三房中必能出三个举人,甚至是出进士,这可是了不得大事。

    家族兴旺发达,已不是指日可待,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顷刻而就,马上就能够实现,且拥有如此这般势力,也达到了道门仙族标准。

    届时就不是,一个小小道院,能够容纳下。

    第三件事情,是家中生计问题。根据郭嘉目前掌握信息来看,这三房前期,主要是依靠娘亲张映秋陪嫁过活,大体上是平平淡淡。

    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有了起色。

    郭忠一直努力奋斗,如今终于可以,挑起家中大梁,但是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上而言,离高门大户还差着好远。

    举例来说,目前连这三房老宅,都只能简单收拾,而无力进行翻修,就别说将左邻右舍买下,再进行二次扩建,让宅院面积翻番。

    实事求是说,郭嘉爹娘经济,在他眼中确实颇为窘迫,虽然府里也有着管家仆役,还有一些小厮和丫鬟。

    可从那临时伴当,个人表现出素质来看,这些也仅仅是实现了有,还远远达不到良,甚至是好,以及最优地步。

    当今世界,人力贱,物力贵。

    人是真的便宜。

    东西是真的贵。

    才导致了这郭府,明明连孩子们,几身新衣裳都难置办,却还能有一些闲钱,养着这些下人们,撑起郭忠这秀才,阁老的体面。

    第四件事情,就是三房分家时,到底能分到多少祖产,眼下局面甚是浑浊,谁都没有把握,能精准预测出,局势走向。

    因此需要打一个问号。

    只是无论分配到多少,他们三房目前人微言轻,没有足够能力影响长房,给予自己更多分配,怕是分到族产寥寥。

    今后,又该如何维持生计?

    少了族内分红,影响却肯定比,众人想象中还要大,哪怕蚊子再小也是肉,如今丢掉这红利,里外里再一番。

    可是要付出双倍代价。

    所以说转世重生时间不长,可从郭嘉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千年望族名下均是产业繁多,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渗透进能够赚钱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一些优秀家族。

    利用自己优势,把持着一些高端技术领域,如此一来,能够攫取超额利润,通过技术迭代研发,更加在部分市场,形成区域性垄断。

    如此蓬勃发展势头,不仅让族中子弟,那些平凡的大多数,从此有了生计,而一旦族中子弟,开始为族内效劳。

    这样就客观上形成了,大家族里面,族人与家族主体,在经济链上的人身依附,这可不仅仅是,依赖于血脉家法束缚。

    虚实结合之下。

    里外配合夹击,族长在族内话语权,达到前所未有之巅峰,不管哪一辈子弟,都会向族内俯首称臣、哪怕性格再倔强。

    都会俯首帖耳。

    这就是家族产业的重要性。

    谁掌握经济大权,谁就掌握了话语,所以就掌握了资源分配权,谁就掌握了,对别人人生的决定权,包括不限于,日常工作安排,婚姻大事决策等等。

    因此未来,到底如何生存,却是一大难题。

    常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晚上想好,千万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傍晚想好,换条路,早上起来,又走原路。

    想得有些头疼,不知不觉间,郭嘉已悄然睡去,这一晚他睡得很安详,没有做任何梦,他不太喜欢在梦里,幻想着成就一番事业。

    而更加愿意,在生活中努力拼搏。

    依据他第一世经验。

    既然已经发现问题,那剩下的就是如何去解决,光靠想是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脚踏实地去做,哪怕现下没有方法,做着做着就必然会有路子。

    皇天不负苦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