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纪年:三清山

第80章 真的假的

    这女道士也是见惯了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跟身边的学徒吩咐,让她去药铺请一位老师傅过来,鉴定一下丹药真伪。

    顺便报价回收。

    这女学徒立马飞奔出,不到片刻工夫,就有一位身穿蓝色道袍中年人,跟在她身后进了书肆,路过郭嘉身边时,一股淡淡药香味沁人心脾。

    术业有专攻,这中年道士拿起,三个瓷瓶详细端详了一会,此方世界各类丹药,长相非常相似,为了区别和防伪,制丹师就会有独家标记。

    刻印在这瓷瓶身上,一般情况很难仿冒作假,至于这些瓷瓶被使用后,约定俗成规矩,是立刻销毁,以免流入市场。

    成为假货的帮凶。

    确定瓶身无误后,这人又拔出塞子,放在鼻尖轻轻闻了一下,他常年浸淫丹道,对各种药丸味道,心中了如指掌。

    双重鉴定之后,他才确定了丹药,没有任何问题,才转过身朝着这女道士,微微点头示意,同时也给出了自己鉴定价格。

    “这三瓶丹药,品质均是不俗,特别是其中一瓶清心丸,乃以古法炼制,虽说年代有些久远,可药效没丝毫减弱,功效最是出类拔萃。”

    “可以卖到280两,另一瓶清心丸,可以卖到150两,至于这童生丸,一般人拿去也没有用,只能往海外销售,收购最多50两。”

    这中年道士说的也是实话,童生丸乃破开道禁的关键之物,可每一个童生,道门都有下发,人人都有的东西,就等于人人都没有。

    卖不上价钱。

    其他人拿去,也没有任何用处,倒是东土以外三洲,对此物需求量极大,原本炼丹一途,就是道门最具有优势。

    相比之下,明教最擅长炼器,虽盘踞北俱芦洲,可想要求得上品丹药,也得悄悄来东土采购,顺带售卖一些,教众制作法器。

    其他两洲情况,也是大体相似。

    其实不止是童生丹,哪怕其他各类丹药,但凡是道门出品,在海外均供不应求,不管人妖都趋之若鹜,这就奠定了海外贸易基础。

    因此丹药的大宗贸易,一直占据东土道门,海外贸易销售之首,不过对于一些丹药,道门也有着管制与禁令。

    这事由阐教牵头,紫霄宫中书省配合,丹药司负责具体实施,经过深入调研后,列出《海外丹药禁止出口名录》,林林总总覆盖,上千种丹药。

    常言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供给,赔本的买卖没人做,只要能够赚钱,杀头的勾当都有人抢着干。

    对于这种现状,海外三洲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光照会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诞生,反正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不给?

    不给,我就偷。

    万年来,自然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因此不少药铺,都愿意低价收购,再通过各种地下组织,往海外高价卖出。

    不过这中年道士,也有一些话没有明讲,他是被书肆邀请过来报价,所谓猪过流油,雁过拔毛,他可是要给这书肆回扣。

    因为马上就是,道门秀才录取考试,所以助考类丹药价格,相比平常更有着上涨,只有过了这阵风口,价格才会逐渐回落。

    所以他报出了平常价,只是这价格,已超出郭嘉心理预期,他不知道这郭间,卖给他爹爹的清心丸,竟能卖出如此高价。

    自然是一口应允。

    这女道士见没有问题,也是喜笑颜开,倒不是因为这丹药卖出个好价,自然是因为,马上有着回扣,这种额外收入。

    不需要入书肆账目,而是由她和,那躺椅上老者平分,至于女学徒,自然啥都没有,还得嘴巴严实保密,否则自然有她好看。

    既然双方都已谈妥,女道士便拿出两张书契,内容是一样,只是一式两份,当场和郭嘉签了交易文书。

    这是制式合同,郭嘉也是首次见到,在心中一阵感慨,原来这契约书,诞生时间真早,看来市场对诚信建设需求,一直都是任重而道远。

    合同内容约定,经书交易价格为900两,那买1赠1之事,并没有写在上面,这事回去肯定得向爹娘汇报,《纸人术》透着诡异。

    铁定是不准他练的,因此必须将这事瞒下,他提出这个要求,这女道士正中下怀,原本她还有些担心,这小案首拿回去,发现无法修行。

    会跑过来吵闹。

    因此特意将它作为赠品,反正是送的,你爱要不要,不要就还给我,至于你能不能练起来,这术法都是送的,难道这事还重要?

    合同上也注明,郭嘉拿出来的,三瓶丹药,可抵价480两,尚需支付尾款420两,尾款必须在,半月内付清。

    虽然《风火地雷经》,必须等付完尾款后才能交割,不过那《纸人术》,现在就可以拿走,郭嘉在这里耽搁了这么久,终于交易成功。

    女学徒又回到柜台内,将这书契和《纸人术》,小心翼翼包扎好,装进一个布袋内,再递给郭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在传递过程中,她那玉手轻轻,碰了一下郭嘉的手,广泛意义上讲,也算肌肤之亲,触感非常细腻丝滑。

    拎着布袋走出书肆,郭嘉看着外面天色,夜幕即将降临,不过半天工夫,办成了两件大事,也算是没有白费。

    只是这420两尾款,需要去哪里筹措,他心里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注意,原本他还想着,利用自己过目不忘本领。

    将藏经楼内,看到的那些经书,不管是道法还是术法,都可以一一记录下来,再拿去卖给书肆,可惜理想太过丰满。

    现实太过骨感。

    人家书肆开门做生意,在当地屹立多年不倒,早就与道院藏经阁,有着明里暗里往来,怕是早就将藏经阁搬空。

    对于这种情况,道院上下谁人不知,自然早就合法化公开化,哪怕对于一些擦边事情,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这书肆,背景深厚,实力强大。

    又哪里需要他那些,自己背下来的二手货,可他若拿去卖给外人,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虽然价格可以卖得很便宜。

    可修行功法,一字之差就会引祸上身,但凡有的选择,谁又会去向他这,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私下交易功法,这等重大之事。

    不怕回家练出岔子,落个经脉俱损下场?考虑到这种风险,郭嘉也是不敢私卖,万一购书之人真有个三长两短。

    人家一家子找上门来,他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到时候来个栽赃陷害,硬说他卖的功法有问题,他若是不肯拿出重金解决。

    人家去道院衙门告他,自然是一告一个准,道门有着明规,道经只能领一本,术法只能领取三本,郭嘉是从哪里弄来,这些道门典藏。

    郭嘉跟书肆买书。

    自己想要多学一些东西,道门自然无可无不可,可是他跑出去卖书,这经书来源,可就是大问题,一旦无法交代。

    那乐子可就大了。

    既然此路不通,那还得寻个其他法子,他现在掌握信息不多,因此在脑海中复盘整理,思索自己还有什么长处,又能够满足,哪些市场需求?

    人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然后凭本事吃饭。

    他沿着街面,往前又走了一会儿,突然想到还有两日,就是上巳节了,这是捉鬼良机,那能不能自己也去捉一些鬼,拿去鬼市上交易?

    当然与捉鬼相关的,各类法器符箓,也是大受欢迎,他若是能够,制作出一些东西来,直接卖给对应商号,也是能赚一笔。

    不过现下,还是得先回府,他如今不过,练气期一层,还得勤加练习,紫府开辟三尺三,里面几乎是空空荡荡。

    回到府内,郭嘉却惊讶地发现,他爹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来,看起来满脸倦容,应该是最近非常忙碌,都没有能够好好休息。

    一家人团聚,又是幸福美好时光。在用膳之际,郭嘉将自己授箓一事讲了出来,郭忠与张映秋满脸震惊,一时之间无法相信。

    儿子仅用了半天工夫,就一张这件大事办妥,须知郭忠当初,硬生生花了半年,前后跑断了腿,才将这件事情完成。

    哪怕张映秋,作为道院二代,也花了一个月时间,不晓得这儿子,又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这速度也太过于惊人。

    用罢晚膳,自然就是喝茶闲聊,第一个话题。肯定是郭嘉修行术法,郭忠想要见他,领回的三本术法经书,郭嘉又有哪里敢拿出来。

    三本都是只抄了个开头,随意敷衍了事,要是拿出来被爹娘看到,自己如此荒诞,不得把他屁股打烂,因此只能报了名称。

    这术业有专攻,道门规定只能领取三本,也是这万年来经验,真的是贪多嚼不烂,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门门都只懂一点,真不如精通一门。

    见到爹娘问话,郭嘉说出自己想法,

    “这术法有很多,孩儿最喜符箓,所以抄下了两本符箓相关术法,一本捉鬼术,不过觉得还不够,所以又去书肆买了一本。”

    他这句话,却是捅破了天,书肆是什么地方,郭忠与张映秋又哪里不晓得,那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够消费得起的场所。

    原本温馨场面,瞬间变得有些凝固。

    过了一会儿,郭忠忍不住开口问道,

    “真的假的?”

    他实在是无法相信,儿子有这个经济能力,去书肆逛逛可以,消费可就是另说。

    面对爹娘质疑。

    郭嘉将书契默默掏了出来,将《纸人术》一事隐瞒不提,同时在心里有些不服气,默默回复郭忠,

    “你说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