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纪年:三清山

第102章 四只老鼠

    上巳节。

    太阳刚刚升起,街面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在采购祭祀物品,又过了个把时辰,通往城外的车队渐渐排起了长龙,大家都要去城外宗祠祭祖。

    这年头有钱人都住在城里,但是在城外都有着家里的老宅,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宗祠,而很多在外乡的族人,也会提前一些时日返乡。

    白云道院衙门。

    刚刚上任的,三位都管与六房主办,捧着茶杯团聚在一处,一起喝着浓茶,各自闲聊着,差不多快到正午,大家才纷纷散去。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按照惯例,上巳节要休沐一天,道院也给所有人放了假,不过郭监院发了话,神宗司要求各地加强戒备,因此三都六房还得过来值班。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大家还是乐呵呵来了,毕竟都是新上任的道爷,眼下都想抢着表现,哪怕心中再不情不愿,嘴上也得咬牙夸赞。

    郭监院说得对,道爷们就得带头执行。

    虽然名义上今日,还要再上半天班,不过考虑到大家都要回去祭祖,舒明与郭静江商量了一下,也是默许大家下午就不要来了。

    因此整个道院在下午,显得格外冷清。

    到了傍晚。

    整个白云道院管辖区内,到处都是袅袅烟雾,那些富户大族都在,宗祠内祖宗们的灵位前,摆好鸡鸭鱼肉,及瓜果蔬菜等供品。

    然后全家老小,按照尊卑长幼,纷纷跪下磕头,给祖宗们烧香祭祀,同时向祖宗们祈求,有钱人的祈求内容各有不同。

    普通人和穷人们的愿望,却非常的惊人一致,均是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庄稼能够丰收。

    对这世上大部分的人而言,在土地里刨食是唯一的选择,哪怕在富庶的江南,能够脱离土地,而生存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傍晚时分,向来喜爱待在公房内的,郭监院也没了人影,今天是一个特殊日子,可是白云郭族却罕见地,推迟了祭祖时间。

    因为郭族马上就要出殡,之所以没有选择上巳节或者节前出殡,是因为很多贵客都需要,在家过完上巳节,才能外出。

    在整个青竹观,从来没有在上巳节,去别家祭拜的道理,这与过新年不同,新年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走亲访友。

    上巳节是阴间的新年,别家的老祖宗,难得有机会回来看看,你一个外人贸然登门拜访,这不是瞎胡闹么。

    白云道院内,各大酒肆,也都难得关了门。

    整个白云道院里,也只有黎明赌坊,和怡红院还开着,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歇业的时候,从年头到年尾总,是在开门接客。

    只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东家。

    到底是谁?

    天终于黑了,四处都是阴风,家家户户都紧闭宅门,门口上都贴着崭新的门神,和道观里求来的庇佑符箓。

    只欢迎自己的祖宗回家。

    拒绝孤魂野鬼上门乞讨。

    ……

    城隍爷朱陵跟通判薛染,早早来到白云道院边界,恭候着青竹观城隍庙的城隍爷孔闵,前些日子就有传话,孔城隍要下来指导工作。

    按照惯例,今年就轮到了,白云道院。

    朱陵前世乃是,白云道院里的六房协办,生前也早早中了举人,可是苦苦熬了一辈子,始终在六房协办置上原地踏步。

    一辈子连个主办都没混到,一般举人功名,最差也能混个都管,像朱陵这样的,在当世之中也实属罕见,一般都是犯了大过错。

    才会被这样摁下去。

    不过幸好,死后得到道门敕封,念朱陵勤勉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上面便将他扶上了,城隍爷位子。

    至于通判薛染,却不是本地人氏,他出身位东土边境火焰山,生前一心向道,可惜中了秀才后,科道一途就止步于此。

    虽然最终没了念想,又下定决心,不负万里之遥,来到青竹观修道求学,最终在白云道院落脚,在六房中也混了个书办。

    后来调到洞庭道院,死后同样得到敕封。

    或许是上面考虑到,要树立正面典型,最终还是遵照他的心意,让他回到白云道院城隍庙,做了通判。

    毕竟在上面看,对薛染这种苦修道士,本质上极其愚昧与落后,但对到道门向往与忠诚,值得被表彰与褒奖。

    因此才得到敕封。

    今夜这两位,为了讨上司欢心,天刚黑就带着一众公差,来到了边界处,在此苦苦守候,毕竟是顶头上司到访,总得拿出一些诚意来。

    只可惜他们算错了时间,孔城隍这会儿还在青竹观,哼着小曲唱着歌,搂着一些艳鬼快活着,若不是身边一旁的通判杨永霉。

    及时出言提醒,他却早就忘了,今夜还有公事要办,恋恋不舍推开身边这些艳鬼,虽然他们彼此都,只是能看却不能吃。

    不过这有总比没有强。

    幸好酒还是能喝。

    孔城隍醉醺醺,坐进八位鬼差,抬着的轿子,还有数十位,身穿红色衙役服饰的公差,分成两队在旁边护驾跟随。

    杨永霉在前骑着鬼马,和几位亲信一前一后,在前面领队,虽然都是阴魂,大家完全可以飘着走,可为了树立城隍威严。

    也学着阳间搞了一整套流程,毕竟活着的时候没能享受到,那时候既然得了机会,那总得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只是他们这晚来,可就苦了白云道院这两位,朱陵朱城隍,向来性子执拗,并不是一个唯上的人,生前曾有一次道院开会。

    他那会儿已坐在,礼房协办位子上,刚刚才中了举人,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从外地公干归来,明面上一路风尘仆仆,正好赶上开会。

    赶巧很晚开会,正常人都吃过饭食,实际上他因一路游山玩水,才导致回来迟了,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见到院长大人,说得唾沫横飞,心里非常不痛快,刚开始还能开小差,后面终于按耐不住,于是就在下面所有人,都毕恭毕敬之时。

    突然跳出来,一语双关,大喊大叫肚子饿。

    那会儿院长,恰好是一个老实人,也是中了进士的老学究,所以特别宽容他,不仅立马停止召开了院务会

    还特批朱陵一笔款子,让他出去吃饭。

    那会儿薛染跟他关系不错,两个人出门直奔海月居,但是谁也不曾想到,他们竟然吃了70两,点了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

    差点没把海月居掏空。

    整整70两,折合现大洋三万五千。

    回来还说吃不饱。

    他俩钻了道院空子,那院长也是个老好人,竟然一声不吭将这个亏,硬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自己掏了腰包,将这笔饭钱垫上。

    随后道院便推出了院规,每人每餐合计不能超过4两,但也就是从此之后,这朱陵就在老院长心中挂了号,随后不管换了多少任院长。

    他的位置始终岿然不动,至于跟他一块的薛染,在朱陵的不停挑唆下,也对老院长怀有浓浓敌意,特别是薛染,自从来到三清山之后。

    就从来没回过火焰山,自带苦修道士光环。

    天天逢人就说老院长,只会躺在公房内发文,成天啥事也不干,只会检查道院卫生,完全就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有人告诉老院长后,老院长笑笑没有说话,只是后来薛染想办法,活动到其他道院后,觉得待遇不好又想回来,后面的院长没有任何人同意。

    直到他死后,神宗司才批准,他的魂魄可以归来,回到了他生前魂牵梦萦的地方,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你当别人是傻子,别人只是太仁厚,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别人只是不吱声,你想当然谁都会惯着你,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