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仙途:破长生祸从吃鬼开始

第五十一章 缘溪村

    终于,苏云将手上最后一小块干粮也沾上了定心静神的符水,放在路边显眼的位置后,他把东西收回储物袋中。继续朝前走。

    他清楚,跟着路上的百姓一直走,兴许就能到达缘溪村。

    这时,一旁的溪流引起了他的注意,古有圣贤作记,其中有一句写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所以,他虽然没问缘溪究竟是哪二字,但自小,他便看过师父收藏的许多古书,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只是不知道,山林间涌出的小溪,和缘溪村是否有所关联,他只希望,方向没错。

    当然,苏云虽然想尽快赶路,但他并没有走的太快,人生地不熟的他,还是走走顿顿,尽量保证起码有一个人走在自己前面,如此,也算是有人为他带路。

    苏云的衣着在一众逃难者中格格不入,虽然他的符袍上也全是血渍,但相比村民们的粗布麻衣、甚至是单薄的破烂布匹,还算是光鲜亮丽了。

    他像是穿梭在人群中的孤魂,一言不发,一声不吭,走的忽快忽慢,默默跟在人后面。

    有人饿昏了,实在坚持不住,倒在路边,苏云便将其拖到阴凉处。

    但苏云没有时间再等一个人醒来,他只能匆匆的赶路,剩下的一切,都得看那人的造化。

    可这还不是最惨的......

    不知走了多久,天边染上一层蒙蒙的紫色,黄昏将至。

    这时,苏云听到身边人有气无力的在谈论,缘溪村很快就要到了,再走一段山路,顺着溪水的方向,就能进村。

    可就在即将通向希望的这条路上,苏云看到,地上躺着很多人。

    准确的说,是很多尸体。

    有的人饿到极致,倒在路边,身体像虾一样蜷缩着,干瘪的腹部像卷起来的菜叶。

    失活的肌肉,也让他们躯体僵硬,宛若一具干尸。

    还有的人,死时还保留趴在地上的姿势,一只手无力的向前探去,嘴巴张的很大,而眼里,尽是浑浊的死气。

    面对这样的情况,苏云只能长长一叹,他们都是最先一批离开的人,凭借残存的强大的求生本能才走到这里。

    可天公不作美,在最后关头,他们还是饿死了。

    而后面的人,有苏云洒下的泡过符水的干粮,不知还能撑多久。

    每个人都很饿,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遑论嚎啕大哭,面对亲朋好友死在自己脚边,很多人都是麻木的拖起他们的尸体,继续向前走。

    最起码,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安葬的场所。

    暴尸街头的鳏寡孤独,就彻底没了人念想,只有少部分好心的人,能将他们的尸体拖到路边。

    苏云眼底的悲悯越来越明显,同时,他对那伙抢占村寨的贼人,还有恶诡的恨意,也越来越明显。

    终于,又走了一段长长的土路,幸存的人们穿过树林,沿着河流,终于来到一片宁静祥和的村庄。

    矮小的土质房屋建在溪流旁,溪水就从村间直穿而过,在远处流淌成一条波澜不惊的江。

    缘溪村地势平坦,不似梨树洼一般,没有错落的小山包,也没有层层叠叠的梯田,而是建在平缓的河滩上,一眼就能望见更远处的群山。

    河岸两侧,有不少高出河面的大石,卷着袖子的妇女把刚刚洗好的衣服平摊在相对圆润或平坦,且没有棱角的石板上,用手里的棒槌,一下下敲打着。

    在远山夕阳的照射下,溪水波光粼粼,荡漾着一层浅金色的涟漪,木槌敲衣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个女人起身,将手中的洗衣水向河里泼去,她收了木槌、皂角、搓衣板,装进桶中,正要离开,余光却瞥见,村口处,有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她发出一声尖叫。

    “饿啊,老乡们,求求了,给点粮吧......”

    “终于到这村了,太饿了......我......”

    村头,一个接一个人倒下,他们终于看到希望,体力也完全透支,撑住意志的那口气散去,全都倒在村头。

    苏云缓缓从人群后走出,他歪头看了一眼白鸟,少女面庞清俊,可英气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傲气和活力了。

    他收起心神,抬眸望向河岸边都站起身来,还没回家的妇女们。

    双方的目光交织在一起,苏云长长舒了一口气。

    在缘溪村妇女的眼里,他看到了和古微村民一样的底色:质朴、善良。

    ......

    夜幕后,又过了一个时辰......

    在一方稍大些的河滩上,梨树洼幸存的逃难者们坐在地上,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个碗,碗里是热腾腾的鱼片粥。

    他们狼吞虎咽,吸溜吸溜的吃着,也顾不上烫,一个劲往嘴里塞。

    没办法,他们前前后后都饿了一个月了,好不容易有了吃食,忙着填饱肚子才是王道。

    村中依稀能听见潺潺的溪水声,水流不急不缓,倒是令人心旷神怡。

    河滩上也很安静,只有逃难者们吃粥的声音,有人早早就吃了一碗,将碗底都舔的干干净净,抬起眼后,他看向周围埋头的同乡,又看了看缘溪村的村民。

    他想再要一碗,可是忍住了,在乱世中,人家能给你一碗粮,就算是救你一条命了。

    “叔叔,你还要吗?”

    “嬢嬢,粥还有,再给你盛一碗吧?”

    一个大概七八岁左右的,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在人群中来往,询问每一个人,是否还要吃些。

    “村里别的不多,但鱼多、米多,放心吧,还有的吃呢!”

    她很乖巧善良,脸上洋溢着单纯,看着饿肚子的人们,心里很不好受。

    吃完粥的人,看着这年岁不大的小女娃,心底都泛起暖意,有人摸了摸她的头:“饱了、饱了......”

    小女娃乖乖的走开了,有人坐在原地一言不发,但脸上已没有了疲惫。

    还有的人,在填饱完肚子后,像是终于反应过来什么一样,扑通扑通跪在地上,朝附近帮助过他们的缘溪村民磕头。

    他们眼里都是泪花,真的太感激了。

    “诶,都是乡亲,都是乡亲,你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缘溪村民们上前,慌忙将梨树洼的逃难者扶起,忙道:“这有啥的,互帮互助嘛,快起来吧。”

    逃难者们哭的更厉害了,这几年内,他们经历极大的落差,村中茶业顷刻消亡,村寨被占,诡道入侵,还经历了一个月的饥荒之灾。

    没有反抗能力的梨树洼村民们,只能逃,头也不回的逃,饿死在路上,累晕在路上。

    八十里路,对常人来说,多花半天脚力而已,可他们足足走了一夜一天,又是一天了。

    面对缘溪村民的一粥之恩,他们积攒的无助的情绪,终于被热粥融化,完全决堤,成了奔涌的泪水。

    见状,缘溪村民们也只能长长一叹。

    很快,有人走来,来到一位老者旁边,低声耳语了几句,老人顿时皱眉,沉默了半晌,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

    说话的男人看了一眼梨树洼难民,张了张嘴,似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最后也没有说话,抿了抿嘴,退到一旁。

    逃难者们如何看不出来,纷纷道:“老乡们,俺们吃过饭,歇一歇就走,走到哪算哪,不麻烦你们,不麻烦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