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武道:从太极拳开始

玉箓大醮(五)

    时至黄昏,日落西斜。

    金色霞光破开云层,笼罩整片三清山福地。

    此时,三清宫前的大坪上,再次聚满人群。

    露台还是那个露台,只不过拆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摆设,成为了一个比武台。

    大殿门前同样的坐着原先那九人。

    “这三清山,果然是一等一的洞天福地,如此霞光万丈的日暮之景,竟让人有一种仙门顿开之感。”齐本义感慨道。

    随后又叹息了一声:“可就是不知这仙家何处,仙路何寻。”

    众人闻言,神态各异。有与他一样,有这般感慨的,亦有不屑而笑的。

    自古以来,寻仙问道者何其多也。他们道门中人,同样向往长生飞仙,求得大逍遥,可终究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虽然依旧有不少人沉浸在其中。

    “齐道友,你着相了。”李太虚开口道。

    这时,邓虹鱼岔开话题道:“李真人,不知此次切磋较技是怎么个章程?”

    李太虚抚须笑道:“没有章程。”

    “嗯?”

    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没章程是怎么个说法?”

    “就是一人上台,谁想与其较技,谁就上去。”

    众人闻言,很快便意识到这种方式的弊端。

    “李真人,你这方式不太公正吧,若是一人连续赢了好几场,但几场之后因为力竭,输给明显不如他的呢。”

    “那便输了呗。”

    “那岂不是谁最后上,就对谁有利。”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李太虚淡定道。

    “那输了的人,能够继续上场吗?”

    “不能。”

    “这……”众人面露沉吟。

    “诸位道友,莫要太看重胜负,道家本无为,万法皆自然。”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道了一声“福生无量天尊”。不再去争议这比试规则的问题。

    很显然,在这种规则下,不仅仅是看重个人实力,同样也得看运气。

    此外,通过这样的比试,也可以看出谁家弟子的气量、胸襟、胆魄。

    若是一直畏缩不上者,非要等到最后一刻,趁人之危,那这种弟子即便赢了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所以,这场比赛规则虽然十分简单,但却能够看出很多比试之外的东西。

    紧接着,李太虚从怀中拿出一物。

    “就拿此物当本次比试的彩头吧。”

    众人见状,便是一直淡定的葛冲虚也面露惊色。

    “七星刀?”

    这刀众人如何不认识,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便是用的一把七星宝刀。

    “这不会是当年曹操刺杀董卓用的那柄吧。”李松林道。

    “自然不是,那把名曰七星,贫道手里这把名为九曜。”

    “这里面有何说法?”见众人一脸好奇,李太虚便解释道:“当年干将莫邪夫妇,获得天外陨铁,先是锻造了干将、莫邪,也就是后来的吴王剑和越王剑,人人都以为他们将残余的材料做了一把七星宝刀,实则不然,当初这对夫妇实际上是获得两块,一大一小,大的做成了干将莫邪二剑,小的则做成七星九曜双刀。”

    “原来如此。”

    “七星刀自曹操刺董后,就一直下落不明,不过这把九曜宝刀,却一直在我这三清宫里当个法器来用,平日里也无甚大用,如今正好做个彩头。”

    李太虚虽然说得云淡风轻,可这宝刀的价值,众人如何会不清楚。

    便只是当做一古董,那也是价值连城。

    ……

    露台上,伴随着一声铜锣之响,各家各派切磋较技也正式开始。

    一中年道士上台,将规则讲明,便下台而去。

    留下的是台下众人一阵议论纷纷。

    “没有规则,没有次序?”“这怎么比啊。”

    “什么怎么比,刚刚那道长不是说了吗,一对一,输了的下,赢了的人继续。”

    “那岂不是越先上台的越吃亏!”

    “哎,也不知道为何定这样的规则,本来我还想第一个上的,拿个彩头。”

    台下众人纷纷扰扰,几分钟过去了,但却一人先上台。

    邓虹鱼见状,不由冷哼一声。

    “刚刚张道友不是说自己龙虎山的弟子,天资聪慧吗,怎么却不见有人上台,难不成都是一些胆小之辈。”

    张玄机眉头微皱,实际上这也是有些出乎他预料。

    他未没想到李真人会出这样一个规则。

    输赢是小,但若是堕了龙虎山的威名方才是大。

    “不如诸位与门下商量一下,二十分钟后,我们再进行也无妨。”李太虚道。

    “老道就不用了,这次也就只带了一小徒。”邱守道开口道。

    随后,葛冲虚也道:“贫道玉虚观的弟子本就不多,今日也就带了三名劣徒,接下来该如何便由他们自己决定。”两人这般说后,其余人也便不好意思退场。

    李太虚扫了一眼众人,道:“既是如此,那就正常开始吧。”

    大约三分钟后,终于有一人上台,乃龙虎山的萧冲之,并无什么名气。

    在这种规则下,各家各派的其他带队人,也很快找到了策略。

    那就是让一些普通弟子先上台。

    见到龙虎山的上台,另外一边,崇真宫的也派出一人来,亦是无甚名气之辈。

    两人草草过招后,由龙虎山弟子胜出一筹。

    之后,又是几轮,皆是一些寻常之辈,虽看着在台上,打的激烈。

    但在内行人眼里,却不足道尔。

    就在新一轮比斗再次开始时,忽然,在三清宫侧殿的一处房顶上,传来一声哈哈大笑声。

    笑声中满是讥讽。

    众人寻声看去,那大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邋遢道人。

    只听他开口说道:“小孩子过家家,才这般打呢。”“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喽,如此算计,我看是修道修到狗肚子里去了喽。”

    “陈疯子,休要在这捣乱,该哪凉快哪待着去。”

    主持这场比试的一名三清宫道士当即开口呵斥道。

    这邋遢道人一直都住在这三清山上,三清山的道士们自然是见过他。

    只因他平日里行为怪异,且多是一些疯言疯语,又不修边幅,所以三清宫的道士都管他叫陈疯子。

    “你个小娃娃,不知礼数也,该打。”

    那邋遢道人,从口中吐出一果核,手指一弹,直接击中他的脸颊。

    主持道士吃痛一声,脸上顿时冒出一红印,同时还能看到些许口水。

    大庭广众之下,被这般落了面子,主持道士可谓是气急败坏,当即便要喊人去抓这邋遢道人,可却被李太虚制止了。

    “杜均,不得无礼,你且先退下。”

    “是,师祖。”

    杜均无奈,只能告退。

    李太虚看着那邋遢道人,对于此人的来历,其实他也不是太明白。

    他只知自打他十三岁上山时,那邋遢道人便在。

    虽然那时,他并未有这般一头白发,可从那会的模样来看,也不算年轻。

    须知,他时下也已近90岁高龄,这邋遢道人起码大了他三十岁。

    如此高龄,尚还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当真不可思议。

    平日里,他要么是山林野石之间闲荡,要么就是待在后山一座破旧不堪的无名道观里,也不知道他要干嘛。

    而且这道人也多有怪异之举。

    记得在60多年前,在一个雨夜,这邋遢道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放声痛哭了一晚上。

    声音凄厉,响彻整座三清山,让人睡觉都不得安宁。

    “不知道友有何见教?”李太虚开口道。

    “老道我只是觉得无趣,看着你们这些愚钝不堪的后生子弟在这扰我清净,更是觉得聒噪。”

    “要我说,你们这些个窝囊弟子加起来,都不如我的一位小友。”

    这话一开口,无疑惹怒了台下众人,更是让坐在殿前的高功们脸上无光。

    “你这野道士,有何本事在这大放厥词。”台下一年轻道士怒道。

    “就是,就是,我看就是个疯子,在这里捣乱。”

    “居然敢说我们窝囊,真是口出狂言。”

    “赶紧把他赶出去吧,这疯子根本不要理会。”

    ……

    台下一片嘈杂,纷纷怒视。

    李太虚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不知道友口中所言的那位小友是谁,不妨请出来见上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