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取妻秦淮茹

第37章 买缝纫机还是自行车?

    “怎么样,是不是吃出点熟悉的感觉?”

    “是有谭家菜的味道,但也只是一点皮毛,待会儿问下吧。”

    谭婉儿喝了口茶水清清口,做出评价。

    娄晓娥往嘴里塞着菜,只觉得比家里的饭菜好吃多了。

    “慢点吃,姑娘家注意点形象,在家可没见你吃这么多……”

    看到自家女儿脸上沾的菜汁,谭婉儿掏出手绢给擦拭起来,嘴上却交代着什么。

    “爸爸,要不让这个厨师给咱家做饭吧。”

    吃腻的东西也想换换口味,娄晓娥甚至在脑海里构建出对方的形象:四五十岁胖胖的中年人。

    “成,只要乖女儿开心,就是把整个后厨的人都搬家里也行……不过咱们也得问问对方愿不愿意。”

    作为一名父亲,对待自家的小棉袄那是相当的好,就连谭婉儿都有点吃醋。

    ……

    “厂长,这位是何雨柱,今年十六岁,后厨其他师傅有事,我就赶鸭子上架……”

    食堂主任微低着头,一脸接受批评的模样,深谙职场规则。

    “年少有为啊,何师傅手艺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娄至明相当懂得驭人之术,先是夸奖一番,接着朝着食堂主任指示道:“轧钢厂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发现新鲜血液,只有这样厂里才能蓬勃发展,国家才能变得强大。”

    看到何雨柱,他想到了那天的李平安,觉得要推波助澜一把。

    “是,厂长,我打算把何雨柱提为十级炊事员,您看?”

    “行!明天把申请报告交上来!”

    三人这边说着话,谭婉儿母女俩在边上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人。

    年纪不大,一脸的憨厚,略带拘束的站着,在听到最后那句话时笑的后槽牙都漏出来了。

    何雨柱心中激动,没成想因为做顿饭的功夫就升了一级,这要是每天来上一次那就太爽了。

    正遐想着,注意到对面的娄厂长家人,母女两人俏生生站在一起好比两朵争鲜斗艳的花朵。

    不知想到了什么,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赶忙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眼尖的娄晓娥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嬉笑道:

    “妈妈,你看他害羞了,脸都红了!”

    “晓娥,不许乱说。”

    谭婉儿低声呵斥一声,想起要询问的事儿,缓步来到对方跟前。

    “你师承何人?怎么会谭家菜的手法?”

    一股淡淡的清香传到何雨柱的鼻子里,他不由暗暗吸了几下,只觉得从未闻过这么好闻的气味。

    “我没有师承,我是跟我爸学的,他好像说学过谭家菜,只不过去年跟着寡妇跑了……”

    “你爸是?”

    “何大清!”

    谭婉儿似乎有了点印象,早些年师兄来信说收了个天分不错的徒弟,她也没多做关注。

    算下来自己还是何大清的师叔,何雨柱的师姑祖。

    “我叫谭婉儿,是谭家菜的嫡系传人,你父亲当年被我师兄收为徒弟,这样论下来,你该称呼我一声师姑祖!”

    何雨柱傻眼了,这怎么还认起亲戚了,不过他可不傻,直接跪下去就磕头。

    “师姑祖好!”

    他还想再给娄厂长磕一个头,被对方阻止了。

    娄至明一脸的黑线,这小子看着挺憨厚,没想到也是个机灵鬼。

    “行了,咱们论咱们的,你以后还叫他娄厂长就行。”

    谭婉儿也忍不住露出笑容,介绍起来。

    “这是我女儿娄晓娥,刚十一岁,虽然在辈分上她比你高,是你师姑……你俩平辈相称算了。”

    这关系有些乱,她也不想梳理,现在是新时代,也不用太注重这些。

    娄晓娥在板着指头算,好不容易才捋顺,看着比她高不少的师侄,嘴角微微上扬。

    见证了大型认亲现场,食堂主任心中满是感叹。

    这何雨柱看来也是傻人有傻福,没想到还能跟娄厂长一家有联系,他恨不得现在就马上回家问问家里人。

    ……

    “人都走了,还傻站着干嘛!”

    “主任,你掐我一下,看是不是真的?”

    何雨柱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自从父亲不辞而别,家里就剩下兄妹两人相依为命,这一下多出了个亲戚,那种感觉很难描述。

    “嘶,好疼,果然是真的。”

    何雨柱如梦初醒,看着早已经消失不见的身影,这才往食堂方向走去。

    食堂主任摇摇头,看来以后还得巴结点这小子,人家命好啊!

    ……

    下午五点,正是下班时间。

    轧钢厂上空响起嘹亮的广播声,也算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工人们从各个车间涌出来,先是汇集在广场上,然后朝着厂区大门涌去。

    也有少部分人朝着车棚位置走去,接受着周围人群羡慕嫉妒的目光。

    “啧啧,要是我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骑着多拉风!”

    “那就加把劲儿干,半年不吃不喝就能攒一辆!”

    虽然买一辆自行车需要小两百,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不是天堑,省吃俭用点一两年就能买上。

    相比后世背着房贷、车贷生活的现代人,这个年代的人可谓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听着周围人交谈的话语,李平安有心买一辆自行车。

    现在还没实行票证制度,还不需要工业劵和自行车票。

    要是等到55年后,即便有钱都买不到。

    那时候,国家实行“票证制度,根据公民的劳动强度、劳动岗位性质,由政府计划供给,定量供应,凭票购买。

    也就是说,想要购买某件商品,除了货币,你还得有票证。

    “还是先回去跟媳妇商量下吧!”

    虽然他身上装着钱,可购置大件还是要沟通一下,要不然影响夫妻感情。

    想到这里,他脚步加快。

    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稳,就见秦淮茹从里屋走出来。

    “平安哥,你回来了,你快过来!

    我跟晓丽姐上午去百货大楼买了匹布,给你做了身衣服,也不知道合不合身,我去给你拿来试试!”

    “行!”

    看着秦淮茹离去的背影,李平安整个人靠在沙发上,很是享受这种家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