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的时代,平凡的世界续写

15——田富军的退休生活

    见有智来,福军烧了两个菜,取出一瓶西凤,慢慢地喝了起来。喝着酒,福军不由得感叹起生活得无常,但两人得私交依然如故,没有因为两个人得位置变化而变化。而现在他和张有智打了一个对调,自己成了一个无职无权得退休老汉,有智却即将成为一个地区得一把手,但仍然没有忘记他这个老朋友。

    刚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感觉的张有智也明白,仕途之上浮浮沉沉都是常有的事。而至于之前俩人之间的不愉快,那都是因为工作。工作都是为别人干的,只有这些一起走过风雨的朋友才真正值得在乎。

    张有智是个福将,他去上任之时重建工程的规划,预算和最为艰难的拨款已经基本完成,初期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他只要按着原来的计划往下走,一两年后就是大功一件。但这里面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三公子也和他上任前后脚到了这里,要求在工程中给他一点机会。

    这让张有智有点犯难,于是组织了一个会议,先给原来的规划定了一个基调:那么他做出来的方案一定是不科学的。然后常委会就通过了一个决议,重建工程需要重新规划。

    而在具体的重新规划中,却是困难重重。专家委员会还是原班人马,他们只在细节方面做了一些小的修改,主体部分基本没变。如果这样的方案报上去,那只能说明常委会上的决议是错的。张有智不停的施加压力,几次亲临会场,但那些搞工程的人就是不松口,还拿出一大堆的数据,什么预算,工期,效果,风险给他看。张有智又不懂工程,给他看这些有什么用,他心里暗骂这些人真是愚蠢透顶。

    新方案的预算比原来多三千万,加上前期按照旧方案进行的准备要报废掉,整个工程需要再追加五千万。不过这不是个问题,有人帮忙,一个月时间就全办下来了,而且拨款非常顺利。对于省上来说,重建有了着落,增加的预算也都是要在本地用掉的,最终都会计入本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常委会一次就通过了。人们都觉得张有智这事办的漂亮,同时又把田福军和他放在一起对比。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怎么当初硬是让田福军和冯世宽给卡住了。看来这思想观念的转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啊。

    遗憾的是那种事仅仅搞了两次,他们这种赚钱的方式也被迫停止了。但对于他来说不是个问题,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对张有智的知遇之恩是他永恒的资本。他很快和表哥成立了一个工程公司,从重建工程中承接了不少标段。

    这正好也解决了胡永州,胡永合兄弟的问题。张有智上任没多久,兄弟二人就跟了过来,想从那儿承包点活干干。但他们之前干的活也就是盖个房子,修点路基什么的,完全没有承接大型工程的资质。重建这么大的事,在资质方面要求很严,张有智也没什么办法。但资质对于三公子来说,无非就是一些盖有公章的纸而已,打个电话,分分钟就解决了。于是双方在张有智的引荐下一拍即合,建立了合作关系。

    胡家兄弟迅速成立了一个项目部,招去一班人马就干了起来。这回工程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找个老汉做饭,而是从原西把红烧肘子专家胡德福招了过去。胡师傅专管给重要的人物做饭,诸如三公子的人,上面来检查的人,而大多数时候他都把胡师傅派给张有智做饭——用他的话说,张书记操心大事多,更需要营养。

    招胡德福过去,胡永州还是费了一番周折。他们先让孙少安给胡师傅递了个话——孙少安的砖厂在石圪节,人熟。钱肯定比现在的工资高,但胡师傅不愿意去,他岁数大了,马上就可以拿退休金;而现在前虽然不多,但也是个正式工,吃商品粮的。跟着胡永州兄弟那就成了私营单位,谁知道这个项目干完了后面还有没有活干?

    听他这个意思,胡永州及直接去找了武惠良。这时候县上正在进行一项改革,把一些不重要的小单位承包出去,提高效益,减轻政府负担,老百姓称之为一包就灵。武惠良听明白胡永州的意思后,立马让相关部门安排石圪节食堂承包的事。他兄弟两口子胡德禄和王彩娥都撺掇让他承包下来,兄弟俩一起干。但胡师傅不愿意但那个风险,于是他就从国营正式工变成了给私人承包者打工的。既然是这样,胡永州那边给的钱多,就跟着他们干好了。

    对于胡氏兄弟来说,重建工程是一个新的起点。虽说都是走州过县的能人,但他们之前交往的层次也就到他表哥高凤阁,相当于现在的张有智,而三公子这种级别的人他们连见都没见过。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经验,无论什么人,想让他高兴无非就是酒色财气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