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宫廷夜宴
夕阳的余晖洒在石板路上,车轮在青石板上发出沉稳的响声。
王启年驾着马车,载着范闲直奔那座巍峨的皇宫。
宫门口,一排排金甲侍卫如雕塑般矗立。
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对每一位来宾进行着例行盘查,要求将凶器都放在宫门口。
范闲从容不迫地应对盘查,先是交出了身上的匕首,随后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问道:“针算是凶器吗?这么长的针。”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仿佛在描绘一幅无形的画卷。
“算,算!”负责盘查的侍卫慌忙应答,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于是,范闲如同变戏法般,从头发、袖口、腰间等身体各处掏出了一枚枚长短不一的钢针,每一枚都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这一幕,直看得侍卫眼睛直跳,心中暗自惊叹这位小范大人的不凡。
虽说他们是负责宫禁安全的侍卫,可他们却也没有权力搜身。
毕竟能够来参加这场宴会的人都是不简单,要么是庆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要么是他国使者,他们哪里得罪得起?
因此,所谓的盘查,只是让嘉宾们主动配合,交出凶器。
若是嘉宾们不愿意配合,他们也没有办法。
比如东夷城的使者,那位四顾剑的首徒云之澜,就直接仗剑入内。
他们拦着不放,可最后只等到庆帝的一道放行旨意。
看到这种结果,谁还敢拦啊。
总之,就看嘉宾们的自觉了。
好在大家都懂规矩,至少明面上还都过得去,看不到什么凶器。
可即便如此,若是宴会中真的出了什么事,他们当然是要负责的。
看到范闲掏出一大堆凶器,一时之间,这侍卫也不知道该说感谢配合,还是该说什么了。
可谁知道,范闲这还没完,都走了几步,却又跑了回来。
这可把侍卫吓了一跳,哆嗦着问道:“小,小范大人,你这是忘了什么吗?”
范闲却似乎有些羞馁,微笑着接着问道:“那个,毒药是不是也算凶器?是不是也要放在这儿?”
这下,侍卫是真的脸都绿了。
他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小范大人,乃是天下第一毒师费介的弟子。
当时便后退了两步,远离范闲。
随后才反了过来,慢慢地踱上前来。
“当,当然,还请小范大人勿要带入宴会,我们会好好保管的。”
然后,范闲便又从身上掏出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
侍卫的脸色如同调色盘一般,从绿转白,再从白转红,最终定格在了一种无奈的苍白。
他最终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压力,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些瓶瓶罐罐,心中祈祷着这场宴会能够平安无事。
望着侍卫面前那堆满了匕首、长针以及各种毒物的桌子,刚好经过的辛其物简直要惊呆了。
恰好这个时候,二皇子带着谢必安走了过来。
看着桌子上那些毒药,二皇子也十分感兴趣,甚至想拿过去看看。
范闲急忙阻止道:“别,别!这可是剧毒啊,你拿走,到时候出了什么事,那就说不清了。”
见范闲对自己这么防备,二皇子只是哈哈一笑,却也没再坚持。
于是,他们一起向宫内走去。
留下侍卫在那堆凶器前,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福是祸。
几人边走边聊,二皇子旧事重提,再次试图拉拢范闲。
可范闲几句话间便将话题扯到了旁边的辛其物身上,那话语间的口气,就好像二皇子是在拉拢辛其物一样。
辛其物是太子的人,这也算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听到话题在范闲口中不知怎么地,竟变成二皇子对自己进行拉拢,辛其物正想着怎么委婉地拒绝,却忽然发现太子来了。
这简直就是当面撬墙角啊!
这下子,辛其物只觉得自己跳进黄河里都洗不清了。
好在太子并未生气,与二皇子并肩入内。
辛其物不禁白了范闲一眼,却拿他没有办法。
范闲刚进入宴会大厅,便遇到了熟人。
郭保坤跳出来大声嘲讽,说他死到临头了。
看到郭保坤那一脸笃定的兴奋之色,范闲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于是,范闲便故意装作不认识郭保坤。
那般目中无人的样子,实在气人。
郭保坤顿时便炸了毛,自爆般地大放厥词。
最终郭保坤那跳梁小丑般的模样,连他爹礼部尚书郭攸之都看不下去了,上去训斥了他一番。
面对亲爹的训斥,郭保坤只得顺从地向范闲躬身致歉。
对于郭保坤的道歉,范闲不禁大咧咧地接受了,还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样子对郭攸之道:
“算了算了,他还是个孩子,我不会介意的。”
这一副拿郭保坤当做小儿辈的姿态,更是将郭家父子气得七窍生烟。
范闲转身离去,心中却早已笑开了花。
辛其物连忙将范闲拉至席间,劝道:“你与那郭公子之间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
其实,你们本来也没有什么仇怨。
只是几番口角,意气之争罢了,算不得什么。
倒不如,趁着还未完全闹僵,化干戈为玉帛。
大家同朝为官,何必非要弄得那么难看呢?
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不如回头我来做个中人,帮你们调解一下。
若是你们认为我还不够格,我想太子殿下也一定非常愿意做这个中人的。”
辛其物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话,劝范闲和郭家消弭恩怨。
毕竟,礼部尚书郭攸之乃是太子的左膀右臂,郭保坤也同样与太子交好,整个郭家都是太子的人。
现在太子又在竭力拉拢范闲,他当然希望双方能够和解。
毕竟辛其物这个鸿胪寺少卿,也同样是太子的人。
若是范闲和郭家父子冰释前嫌,那么范闲加入太子阵营的可能性自然大增。
而且这一举措还可以减少太子阵营的内耗,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辛其物相信,即便是对范闲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同一部尚书作对,无论对谁来说,都没什么好处。
可惜范闲却对此毫无兴趣,只是顾左右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