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15 封朱允熥,为大明吴王

    朱元璋的来去并没有引起奉安殿内人的注意。

    他们齐齐掉泪,齐齐看着跪在灵前泣不成声的朱允熥。

    地上那块染了灰尘的糕点,被小太监捡拾起来,放在盘中带走。

    此刻,其他人这才知道,那一巴掌,是朱允熥为了避免朱允熞在灵前犯下大不敬之罪,情急之下才有如此动作。

    皇三孙殿下果然是用心良苦,为了教育皇四孙殿下,甚至不惜背上骂名。

    不少守灵的臣子心中感慨万分。

    以前只知道皇次孙殿下纯孝,总觉得皇三孙殿下太过于顽劣。

    现在看来,皇三孙殿下的孝心不比皇次孙殿下少一分。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几位小殿下也同样如此,实在叫人感动。

    以后谁敢说皇三孙殿下顽劣不孝,那一定是瞎了那双狗眼。

    天底下再也难找到比皇三孙殿下更为纯孝的人了。

    朱允熥抹了抹脸上的眼泪,见朱允熞还是傻愣愣的站着,立刻道:

    “四弟,你还愣着干嘛,快跪下给父王磕头赔罪。”

    说着,朱允熥拉着朱允熞跪在旁边蒲团上,而后冲着灵位,说道:

    “父王,四弟他不是故意的,您别生气,四弟给您磕头了。”

    话音落地,朱允熥按着朱允熞的脑袋,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大殿内的哭声都给压了下去。

    朱允熞磕的迷迷糊糊,脑门子疼得厉害,再加上脸上的鲜红巴掌印,顿时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四弟你知道错了就好,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父王不会怪你的。”

    朱允熥边说边把朱允熞抱着,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是在哄孩子。

    群臣一见这场面,也跟着落泪,心中纷纷感慨:

    太子殿下果真教子有方,皇四孙殿下虽说不懂事了些,但也是知错就改的大好男儿。

    瞧他哭的痛彻心扉,绝对不是装出来的模样,这是真的知道错了啊。

    皇三孙殿下真是个好哥哥,不仅说服了自己的弟弟,还教给他这么重要的道理,实在叫我等感动。

    群臣脑海中不免出现一个词来:兄友弟恭!

    两位殿下真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太子殿下在天之灵知晓,肯定也会欣慰吧。

    殿内气氛祥和时,一个年老的太监轻手轻脚走了进来,来到朱允熥身边,轻声道:“殿下,陛下有召,让您去奉先殿。”

    “嗯。”

    朱允熥点了点头,嘱咐朱允熞道:“四弟,你好好在这为父王守灵,切不可顽皮,再惹父王生气。”

    ……

    奉先殿就在旁边不远,是用来祭祀祖先之处。

    原本祭祀之事应该由太庙承当,只不过太庙祭祀属于五礼之中的吉礼,算国家仪式典礼和国家政务活动,准备繁琐,要求严格,而且一年只进行一次。

    朱元璋本身又是个十分看重孝道之人,觉得自己没能在父母生前尽孝很不心安,可是想随时去太庙祭拜也不成,且程序繁杂,于是想起在皇宫东面建个奉先殿,以备随时可去祭拜,尽一尽孝心。

    奉先殿祭祀不属于五礼之内,只是皇室私底下的祭祀活动,什么时候拜都可以,因此奉先殿又有着“小太庙”之称。

    殿内,老朱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老脸上又有泪花:

    “爹、娘,老大走了有快两个月了,现在应该也见着你们了吧。

    他还小,又要强,您老在那边照顾着点,叫他注意身子,别又得病了。”

    抹了一把泪,老朱看向马皇后的画像,诉着苦:“妹子,你见着老大,得狠狠地收拾他!你说他怎么这么狠心,就舍得抛下咱?

    咱原想着他熟悉一下政务,以后继承咱的位子,把这份基业一直给传下去,哪知道他先抛下咱走了。

    妹子,你说老大心里咋想的,熥儿这孩子聪明,他怎么就没瞧出来?

    他做的这些事情,去了你那里怎么和儿媳妇交代,妹子你可得劝着点,老大病没好全,别收拾的太狠。”

    老朱絮絮叨叨的,全然没有皇帝的模样,就像是个田间地头的老农,“妹子,熥儿没叫咱失望,以前那些事情都是他装出来的,他是个聪明孩子,可怜你走的早,他娘也走得早,现在老大也走了,他这孩子很苦,没处说话,只能硬撑着。

    唉,咱也苦,你们一个个都去了,就留着咱管这烂摊子……”

    ……

    朱允熥轻车熟路的往奉先殿走,到了门口,便瞧见朱元璋倒负双手、背朝着门站在那里。

    朱允熥迈步走进,小声喊了句:“皇爷爷。”

    “跪下。”

    老朱没有回头,看着奉先殿内朱家先祖的牌位,轻飘飘给了一句。

    朱允熥跪在蒲团上,静静的等待着老朱的下文。

    奉先殿内忽然就沉寂下来,两人都没有说话,殿内很是安静。

    有小半炷香时间,老朱似乎是想清楚了一些事情,才开口:“疼吗?”

    朱允熥一愣,额头的疼痛传来,他摇了摇头:“不疼。”

    “好孩子。”

    老朱难得夸了一句,转过身来,心疼的看着朱允熥红肿的额头,“熥儿,你别怪他,他年纪小,不懂这些。”

    朱允熥眼眸含泪:“皇爷爷,孙儿不怪四弟,他和我一样,都没了父王,本来该相互扶持才是。孙儿只是心疼,他这么小,就被灌输这些东西,这事情不该牵扯到他才对。”

    “咱明白,你们都是好孩子,这些事情都是吕氏挑起来。”

    老朱粗粝的手指轻轻擦掉朱允熥脸上的泪珠,“老大现在还没下葬,咱现在不处置她,等……”

    不等老朱讲完,朱允熥便开口道:“皇爷爷,纵使母妃有千不该万不该,那也是母妃,做孩子的怎么能怪她。如今父王走了,母妃的希望都在二哥身上,您也别太怪她,也别处置她,这个家,谁也不能少。”

    老朱看着朱允熥坚定地眼神,老怀大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擦了擦眼角的泪花,道:“行,这件事咱听你的,不处置。好孩子,起来吧。”

    朱允熥先是恭恭敬敬的给列祖列宗叩拜之后,才站起身来,站在老朱身边,已经有老朱肩膀高了。

    老朱欣慰的看着朱允熥一板一眼的行礼,面上更有满意之色,随即郑重道:“传旨!叫刘三吾来!”

    他话音刚落,殿外守候着的老太监立刻往外走,很快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急匆匆赶来,入殿跪拜,手里还拿着起居注,聆听圣命仔细记载。

    又有小片刻时间,刘三吾也赶了过来,他刚才在奉安殿偏殿稍事休息,没想到皇帝旨意来了。

    老朱瞧了眼起居郎,又瞧了瞧刘三吾,没那么多花口,直截了当的说道:

    “咱叫你来,是要你拟一道旨意,明早早朝就要!”

    刘三吾:“陛下所拟何旨?”

    “咱要封熥儿为大明吴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