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19 建文三宝

    “二哥被皇祖父册立为淮王?”

    抄了半宿《皇明祖训》,朱允熥只觉得腰酸背疼,活动开筋骨,听着身旁小太监的汇报,问道:“说说具体情况。”

    自从老朱对东宫上了心,朱允熥身边的太监宫女迎来一次大换血,全部换成了生面孔。

    其他的都被蒋瓛给带走,八成是砍了脑袋,就身边这个,因为之前质疑太子妃不请御医的决定,受了提拔,成为朱允熥身边使唤的太监。

    小太监年纪不大,名唤来福,大概十六七岁,长相很是普通敦实,性子也憨厚,因为仗义执言,被太子妃严厉责罚,断了两根手指。

    来福听朱允熥问起,急忙回答:“殿下,奴婢听宫里人说,淮王殿下守灵之时正好陛下前往,他奉上血书的孝经,陛下大为感动,当场便册立为淮王。”

    “倒是机灵。”

    朱允熥点了点头,这虽然是个笨办法,可自古以来就很实用。

    皇祖父又重孝道,朱允炆如此做也是投其所好,再加上平日里朱允炆表现的确不错,被封为淮王,也在意料之内。

    只不过这方法落了下乘,远不如朱允熥连番表现来的顺畅自然,且对身体也有损害。

    血者,人之精也,如此损耗自身气血,又不加休息补充,身体怎么受得住?

    朱允熥摇了摇头,自从见识过数百年的风雨之后,他往日那份修仙的心思也淡了,但这并不代表那些东西都给他遗忘掉。

    风风雨雨中,那些科学的概念被他吸收,融入进去,成就了全新的自我。

    这是朱允熥的底气所在,是他有自信超越成祖皇帝朱棣的底气!

    用过早膳,朱允熥先去灵堂祭拜,而后才往大本堂去。

    他今日来的稍稍迟了一点,但也没有超出时间,近乎是卡点。

    大本堂内,人来的齐整,几位翰林在和皇子皇孙们聊着,尤其是朱允炆待遇不凡,黄子澄和齐泰都在边上,秘密商量着什么。

    朱允熥并不在意,同刘三吾问好,又和方孝儒聊了两句。

    对于这位被自家祖宗诛十族的大儒,朱允熥心里还是抱有几分敬佩,在他身上似乎能见到些微海瑞的影子。

    而且从交谈之中,朱允熥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方孝儒和其他翰林的不同之处,这家伙对他保持着敬,但又不畏,交流时不卑不亢,全然没有半点谄媚。

    且一旦有思想不和之处,争论也是不遗余力,全然不会顾及所谓的身份。

    是个直肠率性之人!

    朱允熥心里做出评价,这样的人注定官运不会亨通,甚至于说,不横死就是一件好事。

    此人才能不足以在朝廷任职,该放在外地去厉行改革,至于朝中,得选取个能斡旋群臣之人。

    朱允熥如此想着,坐在了位置上。

    夺嫡的事情虽还没有落音,可朱允熥已经开始思索起官员任命了。

    今日课程依旧较为枯燥,上面也换了人,是齐泰主讲。

    相较于黄子澄,齐泰的讲述更为委婉,旁征博引较少,大部分都是平铺直述过去,讲的也不算太深,但刚好适合这些皇子皇孙。

    只是朱允熥依旧是兴致缺缺,齐泰只说了几句话,他便将其打入了书呆子的行列之中。

    本性不坏,可惜榆木脑袋,太过于墨守成规了些。

    朱允熥自信看人不会错,这建文三宝闻名不如见面,办事能力还不如严世蕃,只不过胜在忠诚。

    交代了课业,朱允熥起身要回去抄写《皇明祖训》,老朱交代他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也不安心。

    刚出大本堂,身后胖乎乎的朱高炽追了上来,喊了一声:“吴王!”

    朱允熥回头,朱高炽颤颤巍巍的小跑上来,两人关系还算不错,性子也合得来。

    说来奇怪,朱高炽看上去老老实实没什么心机,可偏偏和谁都能聊得来,属于是那种谁也不会得罪,谁都想拉拢的角色。

    对于这位历史上的明仁宗,朱允熥脑海中有不少印象,也是个面厚心黑的主,看上去老老实实,其实心底里鬼主意也不少。

    话说起来这位也是他的祖宗……

    朱允熥有些奇怪,问道:“燕世子可有什么事情?”

    “殿下被封为吴王,恭喜啊。”

    他眼中有艳羡之色,相比之下他年纪还长一些,对朱允熥,以前他心里还有些看不上眼的,但这几日变化着实巨大。

    身为燕世子,朱高炽在这大本堂中读书,皇子皇孙见了不少,真叫他心服的没有,但现在多一个,就是眼前这位吴王殿下。

    冲着吴王这份隐忍,这份时机的把握,朱高炽心里叫好,反而是一直以来表现不错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还是太稚嫩了些。

    未来这储君之位,八成要落在吴王朱允熥头上,朱高炽回想起父王的话,以及道衍和尚的教导,心中一凛。

    朱允熥虽然不清楚朱高炽心里想些什么,但已经打起了戒备,这位仁宗皇帝,可不是史书上说的那般纯善。

    “皇祖父垂怜,我也是受宠若惊。”

    朱高炽稍稍落后小半个身位,可惜太胖,看上去还是并肩行走的样子,他稍稍扯了会家常,话题便到了朱允炆身上:

    “殿下可知道,刚才淮王和黄师、齐师在说些什么?”

    朱允熥摇了摇头:“二哥向来勤学好问,黄师和齐师又喜欢二哥,大概是在聊些学问。”

    朱高炽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聊学问,只不过不是书上的学问,而是朝堂上的学问!”

    “朝堂?”

    朱允熥面色如常,“学以致用,二哥想为皇祖父分忧,足见他心地良善。”

    “可不是小事,乃是为了财税大事!”

    朱高炽见朱允熥死活不上套,没办法,只好将事情原本说出来。

    朱允熥并不在意,道:“财税为国之大事,皇祖父为此忧心,做臣子的自然要尽心竭力为皇祖父陛下分忧,二哥能有此心,是一件好事。”

    朱高炽憨憨的挠了挠头,似乎是无心道:“我还不小心听到,黄师和淮王殿下提及,要用这法子压你。”

    “当真听到?”朱允熥眼神顿时凌厉起来。

    “嗯……”朱高炽一惊,讪讪的笑了笑,“大概是我听岔了。”

    朱允熥拍了拍朱高炽肩膀:“世子慎言,我与二哥感情甚笃,他不会如此对我,我也不会怀疑他。二哥想要为皇祖父分忧,是好事,你我也该帮忙才对。”

    “殿下高义,是我孟浪了。”

    朱高炽咋摸着这味道不大对劲,但一时半会也想不清楚,小眼睛眯了眯,干脆先认个错。

    目送朱允熥走远,朱高炽叹一口气,相比之下,还是淮王好对付些,这吴王实在太过于滑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