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44 老朱的震惊

    暖煦的阳光从窗格中照射进来,经过琉璃的折射,散成一地的星光点点。

    午后的风顺着微开的窗隙流淌进来,拂动书桌前少年乌黑的长发,书页被掀开一角,露出上面端庄朗逸的字迹来。

    一条鞭法!

    朱允熥记得很清楚,一条鞭法是桂萼提出。

    当时他大为欣喜,下令在全国各地进行推进。

    然而收效甚微,地方上官员推三阻四、地主老财互相隐瞒不报,再加上宫中多次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

    有心改革的他只好停下脚步,寻求徐徐图之的方法。

    最终还是没能推行到全国,只在少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

    朱允熥从未否认过一条鞭法的潜力,可下面的阻力实在太大,大到连他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张居正最终将一条鞭法推行到全国,一手缔造了隆万中兴,给大明朝注入了最后一针强心剂。

    否则,灭亡的时间恐怕还要来的早一些!

    旧事重提,虽然是未来的旧事,朱允熥知道一条鞭法还有缺漏之处,但是眼下已经够用。

    至于更为激烈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需要徐徐图之。

    花费一个多时辰,朱允熥吹了吹纸上的墨迹,满意的点了点头。

    时不我待,距离太子朱标下葬没有多长时间,老朱却还没有明确表示储君人选。

    人老多犹豫,或许老朱心底里还有一份忌惮。

    朱允熥要掐灭这丝忌惮,明确的告诉老朱,他才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历史上,老朱在太子朱标下葬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确立了朱允炆的皇太孙地位。

    按照皇家一贯的调性,等明面上发出旨意的时候,这件事情其实早就尘埃落定。

    典礼的准备需要时间,因此那一个月的时间更接近于准备皇太孙正位大典的准备时间。

    如今,时间不多,朱允熥准备用一条鞭法,给老朱注入一针强心剂!

    此法必成,老朱没理由拒绝,也不可能拒绝!

    ……

    文楼。

    老朱照常处理着奏疏。

    打开一道折子,老朱看了几眼,就烦躁的扔在一边。

    “这户部真是吃干饭的,他娘的天天跟老子抱怨没钱没钱,这个月已经是第四回了!”

    财税问题一直都让老朱万分头疼,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可来钱的路子却很少。

    在老百姓身上加税,老朱不会做,官逼民反的事情,他是亲身参与者。

    可平定叛乱、大搞建设等事情都需要用钱,一旦没钱,很多事情都会停滞不前。

    “真要是换个人糊涂皇帝,恐怕允炆那混账办法已经开始用起来了!”

    老朱叹一口气,朱允炆那法子虽然混账,可真特娘的诱惑人心。

    今天他发下旨意,立刻就会有显著的效果。

    过不了一个月,大明的财税那得翻上好几番。

    用上一年,国家富的不成模样,打仗有钱了,平叛也有钱了,甚至修宫殿的钱也有了。

    到那时,大明这就是一片花团锦簇的模样,官笑皇帝笑,只有百姓哭。

    烈火烹油,饮鸩止渴,只要几年时间,大明就给败坏干净,到时百姓卖儿鬻女,四处流民不断,起义的火就要烧到他老朱头上来了。

    “允炆那呆子想不出这样办法,肯定有小人教唆!黄子澄用心险恶,但嘴倒是硬,蒋瓛还没问出什么东西来!”

    老朱又拿起赵勉的折子,看了两遍,叹一口气。

    解决不了财税的事情,户部上书哭穷就不会结束。

    这也没办法,国家财税经由户部,出钱也是户部,做不好事情,赵勉的脑袋就要在地上打滚。

    哭穷,那肯定得哭,至少得让老朱知道,国家的确没什么钱。

    “要不,再多发点宝钞?”

    老朱心里头冒出这个想法来。

    多发一点宝钞,好江湖救急。

    这办法虽说也是饮鸩止渴,但后遗症没朱允炆那办法重,顶天了宝钞废纸一张。

    老朱愁的挠着脑袋,恨不得给大明的印钞机加上一对翅膀,狠狠地喷吐大明宝钞来。

    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可是他来钱快,后遗症也不是太大,在老朱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就这时,陈公公挪动着步子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前些日子受了二十板子,陈公公遭老罪了,好在留了一条命。

    在御医的治疗之下,现在也是勉强能够行走,便又在老朱面前当值。

    他手里拿着一道奏疏,是刚才吴王差人送来的,回想起之前的事情,陈公公还在犹豫着是不是要拒绝。

    “不会让公公为难,这是陛下允许的!”

    来福一句话打消了陈公公的疑虑,接过奏疏,敲了敲上面的封面。

    他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这封面上不是三个字,心里更松了一口气,颤巍巍的走到老朱身边,跪道:“主子,吴王殿下差人送奏疏来了。”

    老朱本想骂一句老狗,看陈公公这可怜模样,顿时意兴阑珊了,接过奏疏,摆了摆手。

    陈公公心中大石落地,恭敬的退在一旁,安稳的站着,像是一尊雕塑。

    “一条鞭法?”

    老朱看了眼封面,心中疑惑,听起来还有几分正常,就是不知道这内容能不能看。

    罢了,终归是熥儿的一番心意,即便是内容差点,只要不是允炆那些混账话,他也不怪罪了。

    十三岁的小娃娃,能有什么好建议,大概就是旧事重提吧。

    老朱摇了摇头,打开朱允熥的奏疏,细细的看了起来。

    “咦?!”

    老朱的面色由平静,逐渐的变为疑惑,那疑惑就像是爬山虎,逐渐在老朱脸上爬满。

    一旁小心伺候着陈公公小心的瞥一眼老朱的面色,差点没直接心肌梗塞。

    这面色,他曾经见过的。

    见过之后,差一点点就人头落地了。

    难不成这一次,吴王殿下上的这道折子,也是催命符?

    陈公公腿都软了,浑身冷汗直冒,小心的看一眼老朱手边上的香炉。

    等会儿陛下,会不会又拿那个香炉砸我?

    额头上才刚刚结疤,这回要不要躲?

    陈公公心乱如麻,面色就像是染铺倒了,五颜六色都有。

    老朱心情也是大差不差,他将这道奏疏上上下下看了一遍,脸色一直在不断变化。

    合上折子,老朱缓了小半刻钟,再度打开奏疏,又细致的上下看了一遍。

    周而复始,足足有四五次,老朱神色变化的次数越发多了。

    身后陈公公浑身都汗湿了,双股战战,心说这次完了。

    上回主子看了一遍奏疏,就差点没给他扒皮抽筋。

    这回主子看了四五次了,恐怕得是挫骨扬灰。

    吴王殿下,您到底上了个什么东西,主子这脸色越看越不对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