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46 请陛下定嫡庶之分

    “微臣恭贺陛下,恭贺大明,皇孙朱允熥乃陛下圣孙,乃大明朝圣孙!”

    卓敬大声高呼,声音震得群臣耳膜轰鸣。

    詹徽大睁着眼睛。

    该死啊,卓敬从哪里学会的如此吹嘘之言?

    为何我没有先他一步想到!

    詹徽深刻的反省自己,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巴掌。

    他后知后觉,也是纳头就拜:“老臣恭贺陛下,恭贺大明,皇孙朱允熥天赋卓绝、睿智粹美,是上天赐给大明朝的福瑞!”

    刘三吾等人紧随其后,山呼:“陛下有德,天赐圣孙,大明有望千秋万代!”

    老朱耳边听着臣子们的吹嘘,满眼都是自豪之色。

    瞧瞧,咱的好大孙,一道折子就给这些久经官场的老狐狸给震慑住了。

    圣孙!

    好!

    这个称呼好极了!

    大孙当的起圣孙二字!

    他心底里满意极了,可面上故意露出不喜之色,道:“身为朝廷重臣,你们这样吹捧一个还没有及冠的小孩子,像什么样子?你们这些朝廷重臣,难道就不知道羞吗?”

    “臣等知罪!”

    众臣子心里一突,莫非是过犹不及引得陛下不喜了?

    詹徽小心翼翼的抬起头,仔细观察着老朱的神色。

    察言观色这项本领,詹徽修炼到了极致,眼下只是几眼,就读懂了老朱的心意。

    瞧他眼里,满是自豪之色,哪里有生气的样子。

    吴王殿下大势已成!

    詹徽心里头冒出这个想法。

    这道折子一上,淮王再使用其他任何办法,都不可能抵挡了。

    储君之位,八成会落在吴王头上!

    詹徽心思急转,心念一动,瞄了一眼卓敬。

    刚才卓敬占了先机,一句圣孙,让陛下龙颜大悦。

    这件事情传到吴王殿下耳中,卓敬就是大功臣!

    只等吴王掌权,卓敬必定飞黄腾达,至少官拜尚书!

    让这小儿领先一步!

    詹徽心中一凛。

    他很清楚,自己该做出选择。

    两不相帮看似平稳,但永远没有收获。

    陛下垂垂老矣,大行就在这几年,吴王殿下一旦继位登基,像他这样摇摆不定的老臣,说不定会被直接找个借口致仕。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吴王殿下还差一把火!

    詹徽目光逐渐坚定下来。

    今日,就让老臣,为吴王殿下点燃这把火。

    想到这里,詹徽起身往前两步,正衣冠,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庄重肃穆:

    “臣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詹徽,请君前奏对!”

    刘三吾、卓敬等人一惊,君前奏对?这詹徽在搞什么名堂?

    饶是老朱心思如海,此刻也是一愣。

    所谓君前奏对,乃是君臣之间最为直接的交流方式。

    君臣之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挖鼻屎,都会被事无巨细的记录进起居注中。

    然后还会被整理进入国史之中,编纂成册!

    如果不是万分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贸然启用君前奏对,不仅会被后世人嘲笑,还会被皇帝给砍成肉糜。

    老朱冷冷的注视着詹徽,这個位高权重的老臣,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叫陈洵仁来!”

    很快,中书舍人陈洵仁夹着纸笔急匆匆赶来,跪倒在地:“臣叩见陛下,万……”

    “罢了,起来吧,詹徽要君前奏对,你记一下。”

    陈洵仁一惊,好奇的瞥一眼詹徽,随即往旁边跪坐,纸笔摊开,神色肃穆起来。

    刘三吾、卓敬等人,自觉地往后面挪了挪位置,依旧是跪着,但都好奇的看着最前面的詹徽。

    真有本事,君前奏对都给说出来了!

    詹徽恍若未觉,再度行大礼,叩拜问安:“臣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詹徽,敬问陛下万福金安!”

    “朕安!”

    老朱同样是神色肃穆,最爱用的“咱”此刻也改了口,平白又多出几分威严来。

    詹徽声音依旧严肃,再度顿首,才道:“自古圣王治世,天地有常,纲行不悖,所以万世治安,体嗣传承有序。如今太子殿下薨逝,国之大殇,君臣之心,皆伤痛也!吴王淮王均为英杰之辈,才智突出,睿质夙成,英姿特立。然国之旧事,东宫乱序,嫡庶未分,实乃危局!臣詹徽,谏请陛下,拨乱反正,定嫡庶之分,以正君道,明臣职,立大明万世法统!万岁万岁万万岁!”

    詹徽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话音落地,满座皆寂。

    刘三吾吓得眉毛胡子都快立起来了,这话是能说的吗?

    原本以为朝堂之上只有我头铁,没想到还有不想要脑袋的!

    卓敬更是直呼老前辈,这等诛心之言,换他是绝不敢说的。

    就连负责记录的中书舍人陈洵仁,此刻也是惊得不敢下笔,战战兢兢的小心偷瞄着面无表情的皇帝,手都快抖成筛子了。

    群臣心中惊惧,战战兢兢,不敢抬头面对老朱的目光。

    詹徽此刻心中也是没底,额头紧紧碰触着地面,冰凉的触感让他火热的思绪逐渐的冷却下来。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在文楼之内,呼吸声被刻意的压得很低,群臣好似一尊尊雕塑,大气不敢喘,唯恐惹恼了上面那位,人头落地。

    朱元璋淡漠的注视着跪在地上的詹徽,又看了看手中的奏疏,想起上面朱允熥那些惊世之语,再回想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朱允熥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他忽然惊觉。

    不知不觉之间,他心中那一杆看似公平的天平,已经彻底的倒向了朱允熥。

    这个迷途知返,并强势崛起、一发不可收拾的聪慧至极的朱允熥!

    如今,詹徽已经率先开出第一炮,其目的性极其强烈。

    老朱眸光深沉,扫视过底下群臣,声音严肃:“准!”

    话音落地,群臣一惊。

    皇帝就这样简单地答应了?

    定嫡庶之分,这就是明摆着要确定继承人了啊!

    吴王?

    还是淮王?

    吴王是太子殿下嫡次子。

    而淮王,在吕氏扶正之后,从庶长子变为嫡长子,也算是嫡子。

    皇帝,更中意谁?

    詹徽此刻没有想这些,他惊喜万分,眼含热泪,叩谢圣恩:“臣叩谢陛下,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朱直接下旨:“嫡庶之分不可不察,三天之后,吴王淮王定嫡庶!”

    中书舍人陈洵仁挥毫写就:

    “洪武二十五年秋七月庚辰,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詹徽上书君前奏对……”

    “……拨乱反正,定嫡庶之分,以正君道,明臣职,立大明万世法统……”

    “帝思之,答曰:准!并旨:嫡庶之分不可不察,三天之后,吴王淮王定嫡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