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领主,就被送上断头台

第3章 请君入瓮

    神河历9527年,4月4日。

    动乱已经过去三天,龙山村重新恢复宁静。

    唯有阵亡者留在亲属心底的伤痕,需要时间慢慢洗磨。

    经过治疗,魏渊伤情已经趋于稳定,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静养。如果再强行催动刀芒,怕是神仙也难救。

    书房内。

    魏渊正在听取杨宁的防务汇报。

    “大人,最近两天,领地外围除了莽牛村的探子,还发现至少两拨来自西面栎塘村的探子。”

    临近领地互相监视,再正常不过。

    尤其龙山村跟莽牛村刚爆发一场大战,身为利益悠关者的栎塘村,也即随时可能偷家的第三方,就更不可能无动于衷。

    此刻怕是已经蠢蠢欲动。

    “栎塘村的兵力规模,查清楚了吗?”魏渊问。

    “据抓回来的栎塘村探子交待,栎塘村人口堪堪过千,战士规模在65人上下。结合我们对栎塘村的抵进侦查,应该八九不离十。”

    “青铜…”

    魏渊很快就推算出栎塘村领地石碑等级,比龙山村略胜一筹。

    也就难怪李宏伟要先拿龙山村开刀。

    柿子捡软的捏。

    “莽牛村那边呢,还剩多少兵力留守?”魏渊继续询问。

    “35人。”

    因着俘虏了大量莽牛村战士,这点情报倒是不难获取。

    对比之下,龙山村仍旧是三座领地当中,实力最弱的一方。

    唯一优势。

    就是龙山村还掌握着54名莽牛村俘虏。

    “说说俘虏情况。”

    “按照大人您的交待,以是否有家人在莽牛村为标准,将54名战俘分为两拨。有家人的23人,没家人的31人。”

    领民都是流民,有没有家人,基本一半对一半。

    “有家人的继续收押。没家人的战俘,按照大人您的指示,已经跟护卫队进行混编,开始适应性训练,目前情况稳定。”

    对于土著NPC的忠诚度,系统是有设定的。

    战士投降之前,肯定是效忠原领主。

    可一旦投降,对原领主的忠诚度就会快速瓦解,转而效忠新主。从而确保在激烈的领地兼并战争中,强势领主能够快速滚雪球,脱颖而出。

    但这又并不绝对。

    像眼下这种情况,魏渊并未攻占莽牛村,有家人还留在莽牛村的战俘,自然就会心存顾虑,不可能立即转头效忠新主。

    这是人性使然。

    “很好。”

    杨宁虽然缺少急智,执行力却是没的说。

    整编战俘之后,龙山护卫队规模不仅恢复,甚至比开战之前还多。

    使得龙山村。

    得以维系跟莽牛村、栎塘村相当的战力。

    种种巧合之下。

    临近的三座领地,赫然形成一个全新的三足鼎立之势。

    这对哪一方都不是好事。

    正常情况下,三足鼎立自然是最为稳固的地缘结构。

    可荒野就不正常。

    如果龙山、莽牛、栎塘一直就这么耗着,更外围的领地却还在进行兼并战争,估计很快就会诞生镇级领地。

    查看领地排行榜就知道了。

    截止目前,保护期才刚过去三天,夏州就诞生超过五百座镇级领地。

    竞争非常之激烈。

    而一旦一个区域出现一座镇级领地,其威慑力便能辐射整个区域。

    其他村级领地很难再有出头之日。

    被吞并是早晚的事。

    因此,看上去三足鼎立很稳固,实际却是一个三输的结局。

    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稍微有点野心的领主,都会想办法打破这个平衡,从中渔利。

    却又谈何容易?

    既然是三足鼎立,那无论哪一方率先出击,都有可能被另外两家联手,成为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一方。

    除非是像之前的莽牛村,拥有同时威慑其余两方的绝对实力。

    否则谁动谁死。

    这几乎就是一个死结。

    更大的症结还在于——

    领主想要将领民转职为战士,对资质是有严苛要求的。

    基本都是应征尽征。

    所以也不可能仗着人口、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大量爆兵。

    由此陷入一个死循环。

    “大人,要不试着加快对剩余战俘的劝降工作?”杨宁提议。

    如果能够整编剩下战俘,那龙山村战力就将一跃成为最强大的一方,或许就有机会打破眼下的平衡。

    “劝降可以,但还不足以打破平衡。”

    即便劝降成功,碍于这些战俘家人都还留在莽牛村,龙山村的攻击目标,就只能是旗鼓相当的栎塘村。

    一旦失手,便给了莽牛村可乘之机,再也没有翻盘希望。

    “这样…”

    魏渊到底是沙场老将,很快便有了主意,“阵亡将士不是明天下葬吗?你立即组织人手,额外再多准备至少四十副棺木,里面装石头,一同下葬。”

    “棺木?”

    杨宁愣了好一下才反应过来,“大人您是要隐瞒实际伤亡,迷惑敌人?”

    “既然我们没办法主动出击,那就干脆换个思路,利用信息差,引诱敌人主动进攻我们,来个请君入瓮。”

    击杀李宏伟之后,魏渊到底是怎么率部反败为胜的。

    除了龙山村人,外人并不知晓。

    别说栎塘村了,就是当事人之一的李宏伟,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最后一战,明明都已经是贴脸输出了,怎么就莫名其妙输了?

    完全没道理啊。

    既然敌人猜不到内情,那自然也就不知道,最后一战,龙山村到底阵亡了多少战士,又俘虏了多少战士。

    很容易对龙山村的战后实力造成误判。

    这就有了布局落子的基础。

    只要让敌人确信,龙山村虽然赢了,却是个两败俱伤的惨胜,内里其实已经是个空架子,就足够勾起敌人的进攻欲望。

    如何破解三足鼎立难题,可不止是魏渊一人的困境。

    敌人只要来犯。

    不管是栎塘村,还是莽牛村,魏渊都有把握让其有来无回。

    困境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大人英明!”

    杨宁是真的服了,“可一天时间,四十副棺木…”

    领地木材倒是储备有不少,木匠却只要区区三个,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没可能在一天时间内,打造出四十副棺木。

    哪怕做工再粗糙呢。

    “现打来不及,就去找领民借。”

    魏渊也是发现了,杨宁执行力很强,变通上却差点意思。

    还得慢慢引导培养。

    “领地原始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寿材,大可借来一用。”

    “我即刻去办。”

    寿材对老人而言,绝对是命根子一般的存在。

    绝不好借。

    可大敌当前,杨宁也只能是主动揽下这个容易得罪人的苦差事。

    总不能让领主大人出面。

    作为领主,魏渊并不关注过程,他只要结果,“吩咐下去,让护卫队加强外围巡逻值守,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

    “撒出去的探子也要即刻回缩,不要给被敌人擒拿暴露的机会。”

    “领民也是。”

    “一定要加强进出村寨的管控,没有我的指示,一律不得外出。”

    计谋想要成功,就一定不能忽略细节。

    “遵命!”

    杨宁也知兹事体大,绝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