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领主,就被送上断头台

第41章 末位淘汰

    中午之前。

    前往东西五镇交接工作的各科主事,陆续返回大本营。

    魏渊却并不急着召见。

    而是让各科主事将调查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

    唯有新近上任的刑科主事裴宣,等不及写报告,直接找到魏渊要人,“大人,刑科衙役严重缺编,人手严重不足,再不解决,怕是要出乱子。”

    “衙役,是该到解决的时候了。”

    魏渊并未回避问题。

    衙役肩负领地治安巡逻,缉捕盗贼,侦破案件,防火救火,看管监牢以及守卫府库等各项职责,绝对是维持领地治安与稳定的最核心力量之一。

    而在裴宣上任之前,刑科其实就是个空架子,只配备了几名书吏,既无破案之才,也没有维持治安的能力。

    也就难怪裴宣火急火燎了。

    尽快配齐衙役,魏渊没有意见,但具体怎么配置,却有自己的想法。

    并不想照着古代县衙画瓢。

    魏渊将蓝星警察体系以及公检法制度,跟裴宣、苏辙二人详细讲了讲,让两人结合衙役制度,取长补短,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折中方案来。

    两界社会形态截然不同,生搬硬套肯定是行不通的。

    也算是交给苏辙的第一项任务。

    ………

    下午两点。

    边防营营正林冲,副将武松,城防营营正杨志,副将杨宁,兵曹主簿朱武以及兵科主事方岳等,悉数汇聚大本营。

    参加魏渊亲自主持召开的军务会议,讨论领地军队整编以及布防事宜。

    会议开始前,兵科主事方岳,汇报了此前战斗的伤亡情况,“东西五镇的战斗,双方合计投入战士2690人,合计阵亡112人,重伤178人,轻伤225人。”

    双方合计伤亡五百余人,可见战争烈度之强。

    彼时。

    东西五镇殊死一搏,哪怕在青湖镇战败,也是一边溃逃,一边抵抗。

    伤亡也就不可避免。

    抛开重伤员,剩下战士足够整编为四个满编营,还有一百余人盈余。

    魏渊也没卖关子。

    昨天晚上,他就差不多理清了新一轮的军队整编方案。

    城防营仍旧驻守龙山城,维持一个营的编制不变。边防营则顺势扩编为三个营,分别镇守龙山县西面、北面以及东面。

    剩下就是将领任免。

    “原边防营营正林冲,转任边防1营营正,吴过为副将,率部驻守西部边境,负责监视西面的防城县。”

    青湖镇一战。

    林冲以实际行动证明,像他这样的猛将带兵冲锋,到底有多猛。

    仅此一战,就赢得边防营将士认可。

    吴过既熟悉西部情况,带兵又较为灵活,正是辅佐林冲的合适人选。

    “原边防营副将武松,升任边防2营营正,宋晖为副将,率部驻守东部边境,负责监视东面的石岭县。”

    以武松的指挥才能,担任营正,多少有些勉强。

    但没办法。

    武松的武力值摆在那,总不好让他屈居宋晖等将领之下。

    好在宋晖既熟悉东部情况,为人又刚正,应该能跟武松合得来,互相配合,掌管好边防2营,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也是用心良苦了。

    “原城防营副将杨宁,升任边防3营营正,原边防营百将姜虎升任副将,率部驻守北部边境,负责监视北面的武利县。”

    杨宁、吴过、宋晖三位年轻副将中,属杨宁资历最老,战功最卓著,又是魏渊嫡系中的嫡系。

    如果要从中晋升一位营正,那绝对非杨宁莫属。

    早在攻打临渊镇时,魏渊就有意历练杨宁,让杨宁独当一面,又有代理城防营营正的经历,当能很快适应新的岗位。

    况且还有姜虎辅佐。

    吴过、宋晖二将似乎是在原地踏步,但其实他们之前只是挂着副将头衔,实质仍旧只是一位百将。

    现在才算是名副其实,等于还是升了半级。

    “原边防营百将崔皓,接替杨宁,升任城防营副将。”

    这样的安排,势必会让城防营最为勇猛的百将熊武感到失落。但没办法,谁叫熊武受伤了一段时间,导致崔皓资历更老呢。

    只能再熬一熬了。

    想要在军中晋升,除了自身实力,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熊武无疑就是差了点运气。

    不过话说回来,熊武好歹是从魏渊三尖刀下捡回了一条命,当初的临渊镇守将郝悍可是战死当场,岂不是运气更差?

    就看跟谁比了。

    剩下的百将、屯长等基层将领,大部分从战俘中选拔任用。

    少部分则从原边防营、城防营立功的将士中擢升。

    虽然战俘整编之后,基本不存在忠诚度问题,但毫无疑问,越早团结在魏渊身边的将领,资历就越老,也越容易得到晋升。

    总有个先来后到。

    因着并未招募新兵,所以也就不存在基层将领短缺的问题。

    “大人,整编之后,多出的一百一十余名战士,编入哪个营?”

    方岳请示。

    作为兵科主事,军队整编正是他的职责。

    “不必编入哪个营,从中挑选出修炼资质较差的,退出现役,转入刑科任职。”魏渊摇头拒绝。

    衙役肩负缉捕盗匪、维持治安的职责,不能全靠普通人。

    也需要一批战士加入。

    尤其随着领地军队新一轮调整,城防营驻守大本营,边防营驻守边境,大本营跟边境之间的乡镇,就出现了一个防守空当。

    更加需要加强治安。

    衙役的存在,既能缉捕盗匪,也能防止敌对势力探子的渗透。

    绝对有必要让战士加入。

    “大人,领地晋升之后,流民之中每天都有六七名新战士出现。照这个趋势,两三个月之后,就又能整编为一个新的营。没必要将多余战士退役吧?”

    方岳不解。

    “对啊,大人,战士肯定是多多益善啊,周边敌人可都虎视眈眈呢。”

    其他将领也都很费解。

    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希望军中战士越来越多。

    而不是减少。

    “这正是此次军务会议,我要强调的第二点。”

    魏渊却是目光坚定,沉声说道:“有修炼资质的领民,转职为战士,加入军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拿着丰厚俸禄,一直服役到退役。”

    “军中也要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对于那些修炼资质较差,或者训练不刻苦,作战不勇猛,甚至是触犯军规军纪的,该淘汰,就要坚决淘汰。”

    “领地要坚持精兵策略,需要的是精锐中的精锐。”

    既然战士之间有修为境界的差距,那就必然存在实力的差距。一支全员脱胎境一重的军队,跟全员脱胎境二重的,又怎么可能有可比性?

    修炼资源是有限的。

    哪怕是最基础的妖兽肉,也不可能敞开了面向所有战士供应。

    龙山县仅四个营的战士,规模就超过两千二百人,哪怕每人每天只供应半斤妖兽肉,也需要一千一百多斤妖兽肉。

    荒野之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妖兽供应?

    只能是优中选优。

    “未来,领地主战部队,除了刚入伍的新兵外,入伍一年老兵的考核标准,应该逐步提升到脱胎境二重。”

    魏渊顺势划下一道杠杠。

    如果连黑云甲都穿不上,那还算什么精锐?

    这话一出。

    在场所有将领全都陷入沉默,一个个压力山大。

    战士实行末位淘汰。

    难道他们这些个将领,就能一直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