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个秦始皇很听劝

第2章 张良

    【收到建议:在下邳将张良抓住。奖励:标准医药箱】

    白色界面上弹出一条信息让嬴政一愣。

    这标准医药箱是何物?

    医与药二字不难理解,所谓医药,便是装药物的箱子罢?

    嬴政按照自己的认知理解,这所谓的“标准医药箱”,想必里面装的就是来自后世的药物。

    他对此大感兴趣。

    近来头痛头晕的厉害,时常胸闷咳嗽,失眠心悸,每每只能服下丹药才能稍有好转,可过不多久便旧疾复发。

    加之自己幼时在赵国当做质子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导致一直以来的病虚体弱,也分不清身上有哪些毛病。

    问询太医令也只得回复,言称是自己政事劳累所致,需要多做休息云云。

    全是废话。

    如今天下抵定,暗中却仍有六国余孽作乱不休,正是自己砥砺奋进之时,想要做出一番前无古人的大功业又如何能够懈怠?

    虽是这么想的,但身体的虚弱却不以嬴政的意志而转移。

    “或许这后世之药能治愈朕的顽疾吧。”

    他心中如此想,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

    “原来刺杀朕的是一个叫张良的人。”

    嬴政并不知道这张良是何许人也,但想也能知道这天下想刺杀他的不过是那群六国余孽罢了。

    “一而再,再而三?这群小人安敢如此欺朕!”

    嬴政心中怒火升起,自荆轲开始再到如今的张良,这群六国余孽无时无刻不想将他置于死地,一次两次三次,他心中的忍耐早已到达了极限。

    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他当即站起身,一拍桌案,厉声道:“传我旨意,派人前往下邳,大索城池捉拿刺客!”

    那宦官正惶恐于陛下醒来后表现怪异,刚才还目视前方,仿佛眼前有物一般,心中惊恐于陛下是不是中了邪,就听见嬴政拍案起身,大喝一声差点吓得他膝盖一软跪在地上。

    “陛下,如今您身边卫士不足,恐刺客之事再起,还当以安全为重,不宜分兵啊。”

    宦官知道始皇帝难伺候,不过职责所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劝谏。

    嬴政可不吃这套,“执朕虎符,调动郯郡内卫军,围下邳城,搜查城内半月之内出入城者,将其尽数押至咸阳!”

    “这……”

    宦官心头一颤,明白始皇帝是真生气了,他不敢忤逆,只能唤人前来交待一番出去传令。

    见得如此,嬴政心中的怒意才消了半分。

    他冷静下来微微思考,打量了一番周围,询问道:“此处是洛阳皇宫?”

    宦官应诺。

    “朕落水至今已有几日?”

    “回陛下,已有三日了,约莫昨日子时到的洛阳城中。您昏迷三日三夜,如何也叫不醒,来看的太医都说没有大碍,只是受惊过度需要静养。邓中郎不敢擅作主张,只得将陛下暂且安置在洛阳皇宫,同时派出快马往咸阳报信。”

    回到了熟悉的节奏,宦官松了口气,说的头头是道。

    嬴政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宦官看了一眼嬴政脸色,不觉有异,这才说道:“启禀陛下,三川郡郡守李由正在外庭等候,可要召见?”

    李由,丞相李斯的长子,尚了一位公主,其后被任命三川郡郡守,驻守洛阳。

    作为自己左膀右臂大臣的长子,李由本能能力不错,还尚了公主,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嬴政点点头,“宣他觐见吧。”

    宦官退去,此时太医赶到,为嬴政做了个全身检查,他没有拒绝,趁这个功夫心念一动,打开白色界面继续浏览。

    回头查看第二个网友发的信息,这次他留意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史记》是何物?后世的史书吗?

    流芳百世?那个卑劣的刺客今后未必还能封候拜将不成?

    汉朝?秦朝之后的朝代吗?

    一句话中包含了太多隐晦的信息让嬴政大脑狂转。

    “果然,王朝兴衰终有始灭,连我大秦到最后也逃不过去……”

    他心中叹息一声,虽说自己盼望着大秦国祚绵延万年,还说过皇位万世相传的话。

    但这世上又哪有不朽的王朝呢?就算两周加起来起始近八百年,也终有灭亡的一日。

    不过嬴政又莫名带着点自信,连周朝加起来国祚都能近八百年,他以如此丰功伟业开创的大秦,想必少说也能延续千年吧?

    他顺着界面浏览下去,可惜却没再看到有网友回复。

    点开白色界面下的提问框,嬴政还想再问些什么,他对于后世的历史无比好奇。

    【每周(七天)提问次数已用尽】

    然而,白色界面上突然跳出这么一行小篆,提示嬴政每七天才拥有一次提问机会。

    “竟然还有如此限制?”

    嬴政蹙了蹙眉,还是关掉了白色界面。

    他扶额思考,若是每七天只有一次提问机会那便不能滥用了。

    不提完成谏言所奖励之物,光是能从所谓的网友口中得知后世之事这一点对他来说便是一件天大的宝藏,每次的提问机会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得确保得知的消息能对大秦与自己有用才行。

    同样,身为一位自比功绩远迈古之帝皇的君主,嬴政对后世之人给他的评价也很感兴趣。

    自己平定天下,废分封,置郡县,说一句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也毫不未过吧?

    他很想从后世之人的口中得知这一切。

    心神沉思之下,嬴政连太医何时离开的都没注意,还是一旁的小宦官提醒一句才回过神来。

    “陛下,太医说您湿寒入体,加之平日政务劳累,需要多加修养。还……还有……”

    “还有何事?”

    小宦官小心翼翼地看了嬴政一眼才道:“还有太医说,陛下最好慎吃方士所炼之丹药,其中之物可能对龙体有恙。”

    嬴政眉头一皱,正当小宦官以为他会如从前一般大发雷霆时,嬴政只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从前渴求神异而不得,如今有了这能连通后世的奇异之物,嬴政的心中反而平静下来。

    自己大抵是没有长生成功的,否则后世如何还会有朝代变迁?

    若是世间真有长生不老药,想必后世人再清楚不过,到时一问便知,也不必再寄望于此时吃的那些丹药。

    或许平日里神困疲乏时吃几颗提振精神便是好的了。

    这时,门口传来通报,宦官已经领着李由已经到了寝殿之外。

    宣其进入,刚一入门,一个袍服佩绶的中年人便一路小跑至嬴政跟前,双腿一弯,跪的毫不拖泥带水。

    “陛下!臣得知陛下遇刺落水彻夜未眠,心忧难耐,恨不能以身护卫陛下,苦候一夜,如今终于得见圣颜无恙,真乃臣之幸也,我大秦之幸也!”

    李由跪伏在地掩面泣声,仿佛死了亲爹一般,其话语之悲切,情绪之恸然,绝不似作伪。

    嬴政见此微微动容,急忙起身将李由扶起,甚至为其掸了掸袍服上的灰尘。

    “爱卿不必如此,尔与乃父不愧为孤之臂膀,此份心意孤亦能体会。”

    他看见李由袍服头冠都有些散乱,似是仓皇出门,如今天色尚黑,还不及卯,想必李由也是在外庭等候了一夜。

    这种时候他连称呼都换了,自一统之后他很少再自称为孤,只在某些场合面对臣子以示亲近。

    李由起身后看着始皇帝并无大碍的样子也是松了口气。

    他的情绪绝非伪装而出,得知始皇帝遇刺落水时他也心中震惊,毕竟此时天下初定,谁死了始皇帝也不能死。

    外有六国余孽作乱,内有秦国贵族虎视眈眈。

    李由作为李斯长子,自然清楚此时大秦表面安定之下的暗流涌动,如若始皇帝出了事,那真是一场天崩地裂般的大变故。

    在这场大变故中别人怎么样不好说,他李氏肯定落不着好。

    待李由情绪平复之后,嬴政才回到桌案上首。

    李由尚了公主,身为外戚和嬴政也勉强算得上一家人,君臣一番寒暄后才进入正题。

    “陛下,据审讯的邓中郎说,那刺杀王驾的刺客为一天生喑人,其人身后必定还有人指使,臣推测可能为六国余孽。”

    李由面带怒意,谁人都知道六国余孽巴不得嬴政马上死,刺杀也是一波接一波,但每次幕后主使之人就是很难捉到。

    毕竟此刻又不像后世全国联网,自秦之前未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大的国土,光是管理都是不易,主使刺杀之人更名异姓往人堆里一钻,想要找出来便是难上加难。

    更别提六国余孽暗中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庇佑个把人还不是轻轻松松,是以李由表面愤怒,心中却也叹息一声,认为很难找出幕后之人。

    哪知听了他这话,坐于上首的嬴政竟是丝毫不恼,他轻笑开口:“爱卿勿恼。朕已经知晓了行刺之人为谁。”

    李由侧目,始皇帝这几天一直处于昏迷当中,刚刚醒来又是如何知晓此事?

    看出李由眼中的疑惑,嬴政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幕后之人名为张良,刺杀朕失败后如今已更名改姓逃至下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