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镇刑场,斩邪就变强

第14章 洙泗学宫,书山圣庙

    洙泗学宫。

    一处逼仄而又清幽的院落。

    院门外,立了块石碑。

    石碑上泼墨,以狂草写了几个大字:“陆渊至此,必定跌足扑街。”

    落款:昌黎居士周燮醉书。

    看了眼石碑上的字迹,王云不由得苦涩一笑。

    当即,收敛起在外时的傲气,小心整理衣冠,这才轻叩门扉。

    “老师,学生王云求见。”

    王云毕恭毕敬。

    “进来吧。”

    一个略显苍老低沉的男子声音,自院落深处飘出。

    闻声,王云神情拘谨,带着几分紧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推门而入。

    看似不大而又简陋的院落,内里却豁然开朗,另有乾坤。

    茅屋、假山、翠竹、池塘、小亭……梅林飘香,落樱缤纷,桃李灼灼,荷莲摇曳,一步一景,相映成趣。

    王云没心思欣赏景致,穿过小径,直抵茅屋门前。

    屋内陈设,素雅却不低调。

    一张陈年金丝楠木桌,四把新制湘妃泪竹椅。

    檀木茶几之上,金兽吞吐瑞脑,四壁挂满了字画。

    摆满圣贤古籍的书架前,席地坐了一位形貌清矍的青袍老者,手里捧了一卷《圣论注疏》。

    “老师。”

    王云执弟子礼,伏地叩首。

    “事情办完了?”

    周燮放下手中书卷。

    “是。”

    王云点头,“反贼余孽,并非现身。”

    “堂堂帝都,又岂是几个蟊贼可以猖狂的!”

    周燮冷哼了一声,“是钦天监那帮粗鄙武夫多虑罢了。”

    “老师明鉴。”

    王云低着头,面露迟疑,欲言又止。

    见状,周燮眉头微皱:“你还有什么事吗?”

    “弟子今日偶得……偶得一诗,想去圣庙请圣裁。”

    王云鼓足勇气,却仍是声若蚊吟,说完脑袋埋得更深了些。

    好像是做错了事的孩童,又像是等待审判的犯人,一颗心狂跳不止。

    “偶得一诗?”

    不出所料,周燮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许多。

    毕竟,他是天下闻名的文赋大家。

    一篇《帝都赋》,传颂一时,奠定其无人能动摇的大儒地位。

    可没想到,其得意门生,写的文赋却狗屁不通陈,反倒是对旁门左道的诗文情有独钟。

    若非不想便宜了陆渊那个老东西,他早就一脚将王云踢出师门。

    而且,让周燮老怀欣慰的是,王云的诗才,足以碾压陆渊教出来的弟子。

    周燮这才对王云作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眼见周燮面色阴沉,王云心头咯噔了一声,更是呼吸略窒。

    过了半晌。

    周燮忽然一挥手:“去吧。”

    “陆渊门下有人前日作出了一首堪堪鸣州的七言律诗,你努点力,可别给老夫丢脸。”

    鸣州?

    王云吃了一惊。

    出县、达府、鸣州、镇国、传世……无论是诗作,亦或是文赋,想要在圣裁时达到鸣州的境界,绝非易事。

    不料,大儒陆渊门下,竟有人抢先一步,作出了鸣州之诗。

    王云霎时倍感压力。

    更不知自己这首《咏海棠》,究竟能达到什么境界。

    “弟子尽力而为。”

    事到如今,王云只能硬着头皮。

    “嗯。”

    周燮点点头,不再理睬王云,继续看他的书。

    “弟子告辞。”

    王云退出茅屋。

    站在门外,清风拂过,只觉背上一片冰凉,早已被汗水浸湿。

    长吐一口气,王云快步离开院落,前往圣庙。

    圣庙,位于书山之巅。

    一条长长的石阶,没有任何弯曲,笔直延伸,直抵山顶。

    巍峨殿宇,睥睨整座乾元城。

    此时。

    已有几名弟子,正在圣庙外的广场上排队,等待圣裁。

    “哟,这不是周大儒门下的王云王师兄吗?”

    一名清秀书生不无戏谑地笑道,“不知王师兄最近又写出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文赋,可以供我等一乐?”

    此言一出。

    其他几个书生,顿时哄然大笑。

    身为周大儒的弟子,王云迄今为止,从未写出一篇哪怕出县的文赋,气得周燮曾当众怒骂王云的文赋狗屁不通贻笑大方。

    闻言,王云暗自皱了皱眉。

    他认识这个书生,名叫秦文杰,乃是陆渊的弟子。

    据说此人,诗才了得。

    而周燮先前所说的“堪堪鸣州的七言律诗”,便是出自秦文杰之手。

    面对秦文杰等人的嘲讽,王云面不改色,清眉一挑,淡淡道:“远看书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灌木丛中窸窣响,定睛一看老母猪。”

    尼玛,翻老子的黑历史是吧…秦文杰嘴角一抽,脸上笑容瞬间消失不见。

    这是秦文杰两年前所作之诗,差点没被陆渊当场革除学籍。

    幸亏秦文杰的父亲,与陆渊私交甚好,这才强忍冲动。

    经此一诗,秦文杰痛定思痛,居然知耻而后勇,诗才日渐凸显。

    终于在前日时,一首《六月帝都送父之江州》,被圣裁为鸣州之作,让他彻底扬眉吐气,一雪前耻。

    放眼整个洙泗学宫,更是在诗赋方面,稳稳压了王云一头。

    秦文杰这才在王云面前嘚瑟。

    可谁曾想,王云并非一盏省油的灯,面对秦文杰的挑衅,直接搬出了对方的黑历史。

    伤害不算太高,但侮辱性极强。

    “你——”

    秦文杰差点没忍住打人的冲动。

    “秦师弟,别冲动。”

    其他几个书生,急忙拽住秦文杰,“君子动口不动手。”

    况且,圣庙是何等神圣之地。

    在此地动手,不管什么背景来头,势必会被逐出洙泗学宫。

    秦文杰冷静下来,可心中怒意未消,狠狠瞪视王云:“你来圣庙,也是为了圣裁?”

    “不错。”

    王云毫不示弱。

    “好得很。”

    秦文杰勾起唇角,下巴一扬,眼中锐光闪烁,“你我今日便在圣庙,来个以文会友,怎么样?敢不敢?”

    言语中,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王云向来傲气,不让于人,又怎会轻易退缩:“有何不敢?”

    “很好。”

    秦文杰从袖子里取出一卷短笺,在王云眼前扬了扬,“这是我最近新写的诗作,名为《咏海棠》。”

    “巧了,我也正好写了一首《咏海棠》的诗作。”

    王云挑眉道。

    “哦?”

    秦文杰一声冷笑,“天意如此,要在今日,让你我二人,分个高低。”

    王云目光微沉。

    霎时间,现场便弥漫起了一股浓烈的硝烟味道。

    又过了一会。

    圣庙大门,訇然中开。

    一个中年书生,满脸颓丧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在书生后面,站了个青衣老者,乃是圣庙的庙祝。

    “还有谁想请圣裁?”

    老庙祝佝偻着背脊,扫视了庙前的诸书生一眼,冷声问道。

    “我!”

    王云和秦文杰异口同声。

    “一起进来吧。”

    说完,老庙祝一转身,背影便已消失在了幽深的圣庙之中。

    两个书生,对视一眼,均从彼此眼底看到了一丝不服。

    目光甫一交触,同时冷哼,然后把头一扭,谁也不愿落后对方,身形一闪,迈步走进圣庙。